來源:新華網
2020-10-24 15:13:10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即將于10月26日出版的2020年第43期《瞭望》新聞周刊刊發了記者鄭生竹采寫的文章《失信企業摘帽難不難》。摘要如下:
談好的生意,莫名其妙“黃”了;參加項目投標,沒競標就被“刷”了;向銀行貸款,被無情拒絕……一些曾經的失信企業雖已進行了整改,卻沒有及時進行信用修復,仍戴著失信“帽子”,后續經營行為處處受限。
據了解,為了保障企業失信主體權益,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2019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通知,對“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的修復工作予以規范,并規定了行政處罰信息修復條件。
記者在江蘇等地調研發現,近年來,企業信用修復需求有所增加,但數量并沒有明顯增長,原因有三:
其一,信用修復信息“打架”,跨部門溝通難度大。當前,多個渠道公示企業信用記錄。例如,“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分屬不同部門,修復路徑不盡相同,修復信息常“左右互搏”。
其二,市場化信用修復潛藏灰色地帶,增加了企業修復成本。一些市場化網站歸集了大量行政處罰信息,但有的無法及時錨定企業后續修復動態,有的未規定修復途徑,導致“信用中國”等官方平臺撤下失信信息公示后,在天眼查等市場化平臺上仍能看到涉事企業的行政處罰信息。同時,還有的不正規的市場化信息查詢平臺潛藏灰色地帶,“惡意注冊”和“虛假認證”等情況時有發生,增加了企業的相關成本。
其三,企業信用修復意識不足,風險意識欠缺。記者隨機走訪了江蘇十多家企業,多數受訪企業對信用修復并不了解。有的企業雖聽說過“信用修復”,但不清楚具體流程。同時,由于當前仍缺乏專門的信用立法,在一些企業看來,信用約束不是“硬杠杠”,重視度不夠。
對此,多位受訪者建議,應盡快解決信用修復條線多、公示系統不統一等障礙,建立統一標準的信用修復機制,降低企業信用修復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是加快建立完善協同聯動、一網通辦的信用修復服務。建議政府部門間信用修復數據宜做好同步共享,拓寬信用服務機構與政府信息共享的渠道。可利用大數據或區塊鏈技術建立跨部門的信用基礎數據庫,統一匯集信用信息,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并以數據開放鼓勵社會各界利用先進技術研究和推動社會信用建設。
二是盡早建立企業信用數據應用指導標準。建議建立信用數據應用指導標準,為潛在數據社會應用主體提供指導,保留多元數據應用主體對數據是否采信的決定權。
三是信用立法工作應早日提上日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建議盡快啟動相關信用立法工作,明確信用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之間的互動關系,對市場化信息查詢平臺的公示行為予以規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