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7日訊 初冬的小白鄉,苗圃基地色彩斑斕未褪,溫室大棚內百香果掛在枝頭,花盆里的小花讓人有春天之感……11月17日,第十五屆網絡媒體山西行來到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感受到冬日鄉間的活力。
記者了解到,小白鄉的發展源于兩棵樹,一是棗樹,二是苗木。小白鄉萬畝苗木推廣園區以白燕、王村為中心,輻射全鄉9個行政村,總面積2萬余畝,形成了6大類170多種品種的規模,擁有綠美園林、云崗種苗等為代表的28個龍頭企業、22個苗木合作社和180多個經紀人組成的新型組織體系,形成了“企業拓展市場、專業合作社組織生產、農戶積極參與”的機制。產品遠銷河北、河南、內蒙古等10余個省份。
在20年的發展過程中,小白鄉形成了領先的育苗“三五九”法,即種植喬木、灌木和地被,出圃分三年五年九年,實現單位面積土地利用的最大化,以及嫩枝扦插技術。這項技術將傳統木質扦插的一年一茬一年成苗優化為一年四茬40天出圃。同時,拓展了設施紅棗、四季葡萄、南果北種(百香果)等新產業。
小白鄉以綠美園林公司為龍頭,成立專業合作社,聯合山西農大等科院院所,組織周邊農民形成了“公司資本投入、合作社組織管理、科研院所技術支撐、農民多種方式參與”的緊密聯結機制。2019年白燕村村民人均收入2.2萬元,其中,70%-80%來自苗木產業。
作為純農型試點鄉鎮,借力“五地一產”入市改革2020年小白鄉探索“帶地入股”等多條改革路徑,力促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深度融合。
據了解,通過采取公司反租、帶地入股、合作社代管等精準化合作方式,綠美公司集中打造了高標準苗木示范基地,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針對外出務工和無勞動能力的農民,實行“帶地入股”,交由公司經營,實現土地流轉入股保底、企業盈利二次分紅;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民,由農民自營,合作社“統一供苗、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有效激發、激活了各類生產要素的積極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