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0-12-22 15:28:12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此舉標志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將極大地促進各地區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十四五”時期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正是中央的重要戰略部署之一。自2016年以來,中央先后在福建、江西、貴州和海南四省開展試驗區建設,旨在通過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綜合性試驗,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引領帶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
“幾年來,試驗區圍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一批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上述經驗成果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20個部門梳理總結形成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涉及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環境治理體系等14個方面。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發揮全社會智慧和基層探索積極性。“采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良性互動,既可以確保基層探索的風險可控,又能夠依靠強大的國家力量,迅速推廣基層的成功經驗。”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王學軍說。
從綠色發展的“靖安模式”到筼筜湖綜合治理模式,從農村人居環境物業化管理到山地丘陵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實踐,從生態產業發展機制探索到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通過4年多努力,試驗區率先構建了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起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主任朱黎陽表示,隨著關鍵性改革不斷破題,生態治理效能大幅提升,綠色發展能力持續增強。比如,福建探索權屬與分類標準并存的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將國土空間范圍內各類自然資源統一到土地利用現狀“一張圖”上,邊界統一、分類管理,為進一步確權和要素流動奠定了基礎。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作用得到了初步發揮。但是,也要看到,生態文明建設總體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尚未完全建成,各地在探索實踐中依然面臨著挑戰,“不敢為”“不會為”情況不同程度存在。
國家發展改革委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鞏固提高現有改革成果同時,著眼于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與協同高效,著力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實現機制,在更高起點上深化試驗區建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