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2020-12-24 17:21:12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道 外媒稱,馬紹爾群島發現了藏有價值超過6500萬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8元——本網注)毒品的廢棄船只,這是在這個位于中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的群島上發現的數量最多的一批毒品,但不是被發現的第一艘“幽靈毒品船”。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2月22日報道,除了頻頻出現新聞界所稱的“幽靈毒品船”之外,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太平洋島嶼成為國際毒品販運路線的中間飛地。環礁的海岸邊出現了多個丟棄的毒品包裝。以前通常是可卡因,但是近年來警察還在包裝袋中發現了當前販毒者和毒品消費者最搶手的化學品:甲基苯丙胺。
報道稱,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一年中,可以說,至少在亞太地區,毒品交易比疫情之前更加順暢,特別是甲基苯丙胺的交易。聯合國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在一份匯總了從2019年到2020年第一季度數據的報告中指出說:“該地區最受歡迎的毒品的產量繼續達到創紀錄的水平,與此同時東亞和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毒品價格跌至新低。”
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東南亞地區代表杰雷米·道格拉斯說:“很難想象有組織犯罪再次擴大了毒品市場,但他們確實做到了。”“盡管全世界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新冠肺炎疫情上,但一切都表明合成毒品和化學物質的生產和販運在該地區仍處于創紀錄水平。”
報道指出,今年由于疫情,亞洲國家陸續關閉邊界,并加強安全措施以預防大流行。一些國家的街道因為嚴格封控而空無一人。許多人以為,疫情也將打擊毒販,因為如果沒有人流,就不會有生意。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正如道格拉斯指出的那樣,情況恰恰相反。
據報道,毒販利用政府忙于應對疫情,繼續轉移毒品。正如泰國麻醉品管制委員會副秘書長拜實·頌甲哈蓬解釋的那樣,由于有些國家限制人口流動,與在線購買毒品相比,街頭銷售已經失去了實力。拜實說:“我們發現通過臉書、推特和Instagram的互聯網毒品交易有所增加,而且很多毒品通過郵政服務藏匿和運輸。”
報道指出,該地區毒品販賣的中心依然是作為泰國、老撾和緬甸邊境地區的金三角。在金三角的叢林深處,當地民兵很久以前就不再出售海洛因。合成毒品更容易制造,并且不受空間和氣候限制。
如果我們僅關注甲基苯丙胺的話,根據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的數據,去年亞太地區該毒品的交易額估計為61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5元——本網注)。販賣的大部分甲基苯丙胺來自緬甸撣邦。
報道稱,就在幾天前,馬來西亞海岸警衛隊緝獲了數量最大的甲基苯丙胺,超過200萬噸的甲基苯丙胺被包裝成緬甸茶。在此之前,香港當局在11月份宣布緝獲半噸甲基苯丙胺,這是他們從越南到澳大利亞的一批水泥貨運中發現的,數量創紀錄。(編譯/王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