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0-12-29 09:45:1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強調要“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時代和戰略高度,立足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將中國夢和強軍夢融為一體立起來的執政興國大方略。我們要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根本要求,統籌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一、深刻認識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的戰略意義
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在國家總體戰略中統籌發展和安全,對于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舉措。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反復證明,強國往往是經濟和軍事共同作用的結果,“犁”不行就有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劍”不利就可能亡國滅種。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防實力同我國國際地位、國家安全戰略需求還不相適應,必須采取有力舉措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必然選擇。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戰略形勢產生深刻影響,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加,我國安全形勢復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壓力攀升。在這個關鍵當口,迫切需要統一好富國和強軍兩大目標,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統合好經濟和國防兩種實力,有效應對各種矛盾風險,奪取戰略博弈主動權。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基本途徑。雄厚的綜合國力是建設強大軍隊的基本依托。我軍要跨越發展、趕超一流,必須跑出比對手更快更穩更持久的速度。只有深深植根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同建設制造強國、航天強國、海洋強國、網絡強國一體聯動,充分利用全社會優質資源和先進成果,強軍事業才能又快又好發展。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持續保持國防投入力度,我軍現代化建設才有穩定可靠的支撐保障,強軍新征程才能行穩致遠。
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科學統籌發展和安全,是國家治理的重大戰略問題。當前,國防工業和科技管理軍民分離、“兩張皮”的現象仍然存在,影響國家整體建設管理效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著眼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完善國家層面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制度機制,提高跨軍地、跨部門、跨領域力量資源整合能力,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二、準確把握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的目標任務
《建議》關于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部分,明確了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總的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搞好戰略層面籌劃,深化資源要素共享,強化政策制度協調,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統籌、富國和強軍統一。《建議》部署的主要任務,需要全面領會和把握。
(一)搞好戰略層面籌劃。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從頂層上加強軍民一體籌劃,是我們黨長期以來指導國家發展的成功經驗。要加強戰略規劃銜接,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定戰略、編制規劃時充分考慮軍事需求,軍隊發展戰略和建設規劃貫徹落實國家總體部署,軍地戰略規劃搞好布局銜接和任務對接,從源頭上保證建設安排的協調性、一致性。深化資源要素共享,打破體系壁壘、利益高墻,完善軍民需求對接機制,加速技術、人才、服務、資本、設施、信息、管理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和高效配置,實現一份投入、多重產出。強化政策制度協調,搞好軍地政策制度相關改革的進程銜接、任務統籌,理順配套承接關系,特別是在國家安全、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等方面加大溝通對接力度,提高關聯性政策制度的耦合度。
(二)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涉及領域寬、范圍廣、內容多,必須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協調發展。在重點區域,結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布局,統籌戰略方向軍事斗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把戰區軍事建設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布局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基礎設施、科研條件、綜合保障等開放共享和配套發展,為部隊戰斗力建設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新支撐。在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人才培養、軍隊保障社會化、國防動員等領域軍地雙向拉動還有很大潛力,要進一步強化資源整合力度,盤活用好存量資源,優化配置增量資源,發揮資源投入的最大效益。在新興領域,海洋、太空、網絡空間等領域軍民共用性強,既是軍事戰略競爭的前沿高地,也是經濟科技發展的必爭領域,要加強發展統籌,聚合優勢資源,加快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融合發展格局。要突出自主創新、協同創新,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新質軍事能力,集中力量實施國防領域重大工程,推進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和武器裝備體系升級,支撐培育經濟社會發展和軍隊戰斗力新的增長點。
(三)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這些年,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取得了許多突破性成果,為武器裝備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但體制機制不順、政策制度滯后、布局不夠合理等問題依然存在,需要采取有力舉措加以解決。要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分類實施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軍品科研生產能力結構調整,構建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進一步激發軍品市場活力,堅決破除制度藩籬,完善市場準入退出制度,精簡優化許可管理范圍,深入推進競爭性采購,改進調整軍品價格和稅收政策,建立風險評估和信用評價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加快標準化通用化進程,國防和軍隊建設中優先采用先進適用的民用標準,同時先進適用的軍用標準也應及時轉化為民用標準,推動軍民用先進技術加速實現雙向轉移利用。
(四)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國防動員的時代條件、使命任務、主體對象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推動國防動員創新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國防動員體系。要落實國防動員改革任務,進一步優化機構運行,貫通指揮協調鏈路,健全與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相銜接的機制,構建形成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軍地既各司其責又密切協同的國防動員新格局。加強后備力量建設,持續推進民兵建設調整改革,依托國家和社會優質資源發展新型動員力量,加快構建以預備役部隊為重點、基干民兵為骨干、普通民兵為基礎的現代后備力量體系。強化全民國防教育,突出領導干部、青少年學生,創新國防教育方法手段,改進學生軍訓工作,增強全民國防觀念,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五)健全強邊固防機制。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空防的戰略要求。當前,我國邊海防工作還存在著組織領導不夠有力、群眾廣泛參與局面尚未完全形成等問題,必須認真貫徹黨中央治邊方略,確保邊海疆安寧、穩定、繁榮。要堅持政治安邊、富民興邊、軍事強邊、外交睦邊和科技控邊,黨委把方向,政府總協調,軍隊當骨干,警方抓治理,民眾為基礎,著力構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的治邊格局。加強國家邊海防力量、邊海防后備力量、戍邊群眾隊伍建設,構建強大的邊海防防衛管控力量體系。著眼平時常態管控、急時聯合處突,健全軍地行動協調配合機制,強化軍警民聯防。加強特色邊防小鎮建設,完善邊海防基礎設施,大力推進智慧邊海防建設,提高信息化管控水平。建立完善軍地工作會議、統籌規劃、情況交流、信息融合、檢查督導等制度,更好發揮黨政軍警民強邊固防整體合力。
(六)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是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的政治基礎。要發揚愛國擁軍、愛民奉獻的優良傳統,匯聚軍民同心推進強國強軍事業的磅礴力量。軍隊要強化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自覺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協助地方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國防意識,積極參與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滿腔熱情為廣大官兵排憂解難,落實退役軍人安置保障政策規定,為建設強大的全民國防和人民軍隊提供有力支撐。
三、切實把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中央明確的各項任務,必須以釘釘子精神一件一件抓好,軍地合力推動落地生根。
(一)樹牢大局意識。軍地各級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思考推動工作,軍隊要遵循國防經濟規律和戰斗力建設規律,自覺植根于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地方要注重在經濟建設中貫徹國防需求,自覺把經濟布局調整同國防布局完善有機結合起來,堅決摒棄“大利大干、小利小干、無利不干”、“我的地盤我做主”等觀念,分工協作推進重點任務,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二)發揮制度優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強化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有效統合力量、統籌資源、統一行動,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解難事,推動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相互促進、同步增長。
(三)深化改革創新。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路不斷解放和發展戰斗力、生產力,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國家改革和軍隊改革統籌協調,破除一切不利于資源雙向流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創新完善相關組織管理、工作運行和政策制度體系,為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提供強勁的動力活力。
(四)強化法治保障。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統籌推進軍地相關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釋,體系化推進各類政策銜接配套,強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落實的行動自覺,發揮好法律法規的規范、引導和保障作用。軍地各級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法治軌道上保障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