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1-27 16:42:01
原標題:俞夢彥:丹青不知老將至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福州1月26日電(記者巫奕龍)漁舟點點,礁石橫陳。海天之間,沙灘之上,走來一群身著短上衣、大筒褲的惠安女。她們結伴而行,有的還拉著手推車,留下凌亂的腳印。一叢頑強生長的黃色小菊花,映襯著她們五顏六色的頭巾。艱辛的勞作又要開始,她們微笑以對,泰然處之。
這幅小品《惠東女》是年近八旬的著名畫家俞夢彥不久前參加在京舉行的“匠心墨色——全國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的6幅新作之一。他用簡約的筆墨,勾勒出勤勞賢惠的惠安女形象,再現了勞動之美、生活之美。
俞夢彥2020年11月5日在福州永泰嵩口古鎮采風時進行現場寫生教學。 陳榕海 攝
這種隨意賦形、揮灑自如的藝術境界,是以人物畫見長的俞夢彥數十年筆耕不輟、探索求新的結果。
上世紀60年代初,風華正茂的俞夢彥來到福建師范大學開始了學畫生涯。在宋省予、謝投八等名家耆宿的耳提面命中,他接受了油畫和國畫的系統訓練,打下了扎實的中西畫基本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任教。
俞夢彥作品《畬鄉山妹圖》
1980年,他被選派參加西南師大全國高師研究班,師從當代工筆人物畫大師潘絜茲、李際科等,從此選擇了主攻工筆人物畫的藝術道路。他遍訪名家,博采眾長,在畫壇上嶄露頭角。《花蝴蝶、黑蝴蝶、白蝴蝶》《風梳綠浪踏歌行》《樂兮兮》等作品10多次入選全國美展。
俞夢彥有深厚的造型功力,但他深知“太似則媚俗”的道理,在工筆人物畫創作中吸收了水墨寫意的基本元素,線條的運用尤為突出,工筆與寫意兩種技巧融合無間,兼工帶寫的獨特風格躍然紙上。
俞夢彥作品《仙樂圖》(局部)
著名畫家鄭乃珖說,俞夢彥的線描“隨形走勢、隨意流動”,既不是無病呻吟的故弄玄虛,也不是單純的狀物描繪,而是將對象的結構神采化為線的節奏韻律,又在線的節奏韻律中蘊含對象的結構神采。
在傳統題材上,俞夢彥選擇最能體現國畫線條韻味的飛天為代表,力求推陳出新、風流高格。他更關注的是當代題材,尤其是福建地方特色鮮明的惠安女和畬家女。
俞夢彥作品《悠悠海灣漁舟如梭 潮起潮落惠女歡歌》。
惠安女的服飾特點被戲稱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緊致的短上衣、寬松的大筒褲,配上花頭巾、銀腰帶和大斗笠,與惠安女的質樸天然融為一體,構成迷人的風景線。俞夢彥深入采風,將惠安女生活、生產的普通場景提煉升華,塑造了一個個清新自然、鮮活靈動的惠安女形象,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受眾。
作為資深美術教授和中國美協會員,俞夢彥不僅畫作等身,還孜孜于理論求索。他早期出版的《工筆人物畫技法》,旁征博引,理實交融,被選為高校教材。2018年,他與福建師大美術學院副教授俞芳合作出版了《兼工帶寫人物畫》,對自己的創作和教學實踐進行了系統總結,重點闡述了優秀的中國人物畫傳統、兼工帶寫人物畫的特點、寫生和小品創作等。
“對中國人物畫技法的總結,不論工筆還是寫意都有許多著作,但有關兼工帶寫人物畫的專著卻幾乎是一片空白。”俞夢彥說,“在這本書里,我們將自己的切身體悟付諸筆端,力求填補這一空白,同時拋磚引玉,以待來者。”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晚年的俞夢彥,依舊癡迷丹青,一往情深。鴻篇巨制己不多見,人物小品卻日臻化境。“兼工帶寫、以線貫通,是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方向。”對此,他愈加堅信不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