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產業富民,生態潤民,鄉風養民——小康路上的華麗轉身

來源:連云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

2021-01-28 21:14:01

“日子富裕了,環境變美了,各種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了,我每天日程都排的滿滿的。”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黃窩村山海黃窩志愿服務隊志愿者胡大媽參加演出后開心的說。在黃窩村,像胡大媽這樣的志愿者還有很多,經過全體干群多年的拼搏奮斗,黃窩村的老百姓不僅口袋鼓起來,腦袋也富起來。黃窩村先后獲得“全國美麗宜居村莊”、“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等榮譽。

不忘初心,高揚紅旗夯實創建基礎

黃窩村依山傍海,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獨特,文化底蘊深厚,因傳說中鳳凰在此搭窩筑巢而得名。長久以來,黃窩村“兩委”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成立以村黨支部書記任組長、村兩委人員為成員的文明創建小組,做到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分工細致、責任到人。黃窩村“兩委”善謀善斷、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緊緊抓住創建國家級美麗鄉村、國家級衛生鄉鎮、全國文明城市等契機,一步一個臺階持之以恒推進文明村建設。

轉捕為養,偏僻漁村實現化繭成蝶

都說靠海吃海,作為傳統漁村的黃窩村,自古以來村民以捕魚為生。但是,隨著黃窩村周邊海洋資源減少,捕撈村民年年虧損,村集體負債漸壘漸高,成為當時連云區三個貧困村之一。自2001年張立祥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以來,黃窩村立足漁村實際,大膽探索轉傳統捕撈為近海紫菜養殖。建碼頭、造船臺、辦工廠,大力發展近海養殖加工特色產業,以紫菜養殖作為全村重點推廣項目。如今,黃窩村以近海紫菜養殖、加工為支柱產業,年產值超1.9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5萬元,走上“小康路”,華麗變身“黃金窩”。

狠抓環境,扮靚顏值念好“美麗經”

黃窩村“兩委”帶領全體黨員和村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拉開村居環境整治的序幕。為改善村內人居環境,黃窩村先后新建村內便民道路4800余米、橋梁3座、便民文化廣場6000平方米、休閑觀景平臺2處,村莊道路硬化率達100%。實施“民居出新”工程中,對全村民居2600平方米瓦面和2900平方米墻面統一刷新,凸顯“紅瓦白墻”蘇北民居特色,切實提升村民幸福指數。新建生態停車場、景觀大門、美麗長廊等,修建防洪坡1200米、疏浚山澗河道,山青水綠、海晏河清,凰窩景區成功創成3A級旅游景區,全年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

黃窩村投入120余萬元新建便民服務中心

內外兼修,文明實踐助推文明新風

黃窩村一直以來積極開展文明教育、培育文明新風、培養文明習慣,將“要我文明”轉變為“我要文明”、“人人要文明”,著力構建文明和諧的精神家園。培養文明代言人,組織“煙頭不落地,海島更美麗”“車輛線內放,空間更寬廣”“不越‘一米線’,保持距離美”等文明實踐活動,從不亂丟煙頭、不亂停車、不亂插隊等一個個小文明到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并逐步邁向人人都為文明代言。追求家風文明,開展“曬家風、傳家訓”等系列活動。

《最美高公島人》頒獎晚會

黃窩村通過評選、掛牌“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星級文明戶”等示范,培育文明家庭新風尚。倡樹鄉風文明,及時修訂完善村規民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籃球場、健身公園等陣地,舉辦漁村納涼晚會、俏廚娘廚藝大賽、文藝匯演等村民喜聞樂見的文明健康活動,幫助村民留住鄉愁、弘揚文明新風尚。

[責任編輯:楊凡、韓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