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2-08 08:55:02
原標題: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
來源: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需要從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國內外新發展趨勢、立足我國新發展階段、面向我國新發展課題提出來的,關系“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聚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重大戰略任務,不斷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我國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從全局高度來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面向未來,從現在到2035年,我國的發展全局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發展全局中,構建新發展格局居于什么地位,是一個必須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的重大問題。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懂得這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經濟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和物質基礎,是國家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這個結論不僅具有科學的理論邏輯,而且具有堅實的實踐邏輯。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我國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現代化進程不斷前行,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伊始就明確指出:“要加緊經濟建設,就是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四個現代化,集中起來講就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不行。科學技術主要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的。”1992年,他在南方談話中強調指出:“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只有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才能全面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才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雄厚物質基礎。”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面向未來的抉擇。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關鍵所在。經濟現代化在國家現代化全局中的基礎地位,決定了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經濟現代化的具體路徑在我國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對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社會主義中國來講,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進經濟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從而也就成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政治高度來認識和把握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我國經濟現代化路徑選擇的極端重要性。
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歷史必然性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發展是一定歷史背景下的發展,不能超越客觀條件推進。同樣,發展格局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既不可能憑空產生,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時而變、與時俱進,是發展格局的生機活力所在,也是發展格局有效服務發展大局的關鍵所在。
回顧新中國70多年的歷史,發展格局經歷了順勢而為的歷史演化過程。簡要言之,從新中國建立到改革開放之前,國際大環境決定了我國經濟以國內循環為主,進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比很小,我國在以國內循環為主的發展格局下發展經濟,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把握國際形勢新變化和我國發展新要求,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實行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國際經貿合作,深度參與國際分工,日益融入國際大循環,逐步形成了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有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也促進了國際經濟發展。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們黨敏銳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明確提出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努力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國內循環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上升,對外貿易依存度已下降到2019年的31.8%,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已下降到現在的1%左右,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多數年份保持在90%以上,有的年份超過100%。可以說,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我們已經邁出了堅定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
可以預見,未來一個時期,無論從需求看,還是從供給看,我國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征都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只要牢牢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握規律、積極作為,我們就一定能構建起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繁榮昌盛,形成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在實干
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勝利都是干出來的。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要完成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緊緊盯住著力點和突破口,實干、實干、再實干。
抓好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云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我們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的重要任務,全面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提升創新能力、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增強供給體系的韌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投入產出關系,促進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貫通,實現經濟在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著力抓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化發展等方面工作。
抓好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我們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著力抓好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工作。
抓好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這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增強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的重要基礎。我們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有效釋放內需潛力,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雄厚支撐,著力抓好加強需求側管理、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等方面工作。
抓好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發展格局的構建離不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我們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著力抓好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等方面工作。
抓好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我們要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重視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著力抓好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等方面工作。
構建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任務繁重。完成這項重大戰略任務,關鍵在黨,必須提高黨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奮力推進我國經濟現代化,不斷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物質基礎。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