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1-03-17 08:14:03
原標題:虛假投訴竟然成了“生意”
來源:工人日報
一些人虛構理由投訴服務方獲得平臺優惠補償,然后轉賣給其他消費者
虛假投訴竟然成了“生意”
近日,有網友稱,在某電商平臺上售價3元一張的網約車10元優惠券,是賣家通過虛假投訴網約車司機得到的。這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有一些消費者表示,曾購買過類似優惠券。虛假投訴能得到優惠券?竟然還成了“生意”?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北京的小陳有過類似購買網約車優惠券的經歷。他告訴記者,偶然的一次機會,看到網絡上所謂的“省錢攻略”帖子。商家稱,需要登錄小陳本人的賬號,才能操作取得優惠券。半信半疑的小陳便通過短信驗證碼,讓對方登錄了他的賬號。
“很快,我就看到有3張10元的優惠券發下來了,同時還有最近的3張網約車單官方處置投訴的回應結果。這時我才知道,對方是靠借我的號投訴網約車司機,取得這3張優惠券。”小陳說。
記者了解到,部分二手交易平臺的商家通過借用或盜用他人滴滴賬號信息,以司機遲到、拼友遲到等理由進行虛假投訴,獲得滴滴優惠券,并售賣給他人謀利。
針對此類事件,交易平臺和滴滴方面均做出了回應,表示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滴滴公司處理客戶投訴的一名負責人總結出這樣的“套路”:簡單來說,就是先拿到買券人的賬號并登錄,在歷史訂單里隨便選一單投訴,或者直接打車,車到后不上去,然后找滴滴客服投訴司機,最后獲得優惠補償。
記者瀏覽一些電商平臺發現,除了打車優惠劵之外,外賣優惠券也有售。有消費者表示,這些外賣優惠券有的也是靠虛假投訴獲得的。
業內人士分析,互聯網平臺上,用戶在購買、享用服務過程中遭受委屈,都可以向該服務方所在的平臺進行差評或投訴。部分平臺往往會先行處罰相關從業者,再進行后續調查,只求獲得顧客滿意。但平臺規則也可能會被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依靠此道獲得非法利益。
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忠云看來,網絡虛假投訴騙取補償的行為涉嫌違法,而“差評師”用發差評和刪除差評的方式去要求商家付費,已涉嫌敲詐勒索。
對于購買這種優惠券的消費者,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說,如果乘客明知商家通過虛假投訴來獲得優惠券,由此產生的平臺損失需要賣家和買家共同承擔,賣家和買家都涉嫌欺詐。如果買家事先不知情,那么平臺未來如果對買家的“信用分”進行扣罰,賣家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業內人士表示,規范投訴機制,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商家和平臺形成合力,核實確認服務的具體情節,對通過虛假投訴騙取平臺補償的行為加大打擊力度。(記者劉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