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1-03-18 03:29:03
原標題:是殺傷利器也是發電能手 核能的“兩副面孔”如何煉成
來源:科技日報
編者按 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研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核電因其清潔、高效、靈活的特性,被作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中重要一員受到高度關注。據此,本報推出系列報道,解析核能核電的方方面面。
在現有的科學框架內,可控核聚變可以說是人類的終極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具有清潔、安全、環保的優點,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亞于又一場工業革命。
——李正宏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核能核電系列報道①
◎李 迪 陳 科
3月13日,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福清6號機組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啟動成功;此前,“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標志著我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從小小的原子核中迸發出的能量被人類寄予厚望。這種能量從何而來?它與核武器中爆發出的能量有何異同?在將它變成人類終極能源之前,我們還要邁過哪些技術難關?對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核電與核武器“師出同源”
提起核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核武器主要分為核裂變武器與熱核武器兩種,其中核裂變武器俗稱原子彈,而熱核武器俗稱氫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物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李正宏研究員介紹,相比于氫彈,原子彈采用的核裂變反應的引發較為容易,只需要達到臨界質量即可。
氫彈的能量主要來自于輕核材料的原子核聚變,這種輕核材料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李正宏說:“相比于核裂變,核聚變反應需要極高的溫度、壓力才能引發。熱核武器的技術難度遠大于核裂變武器,威力也相當驚人,蘇聯設計的大伊萬氫彈的核爆當量達到了5800萬噸,是廣島原子彈的3800多倍。”
可以看出,氫彈的威力遠大于原子彈。這是否與核裂變和核聚變截然不同的原理有關?
作為一種特殊的武器裝備,核武器的反應原理不會像一顆子彈那么簡單。中物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黃洪文研究員介紹,在核裂變反應中,重核原子(如鈾-235)經中子撞擊后,裂變成為兩個較輕的原子,同時釋放出數個中子。釋放出的中子再去撞擊其它的重核原子,從而形成連鎖反應,使得裂變反應持續進行。
而在裂變反應中,通過吸收多余中子,維持中子數量平衡,裂變反應的速度能夠得到控制,核裂變能就可以穩定釋放。目前核電站采用的就是這種技術,“華龍一號”即為其代表。
黃洪文指出,與裂變反應不同的是,在聚變反應中,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直接碰撞、結合,形成一個較重的核(可能伴隨形成一個極輕的核)。聚變反應的維持非常困難。
李正宏進一步解釋,由于原子核都帶有正電荷,只能利用極高的溫度、壓力才能克服原子核之間巨大的核力使得輕核結合。“在核聚變的引發和維持都非常困難的條件下,目前只有氫彈實現了聚變能量釋放,而能夠實現能量增益的可控核聚變仍在持續研究中。”
簡單來說,可控核聚變是指合理地控制核聚變的速度和規模,實現持續、平穩的能量輸出。那么如何才能滿足聚變反應的多個條件?李正宏介紹,首先必須提高物質的溫度,使原子核和電子分開,處于這種狀態的物質稱為等離子體,然后適當地控制等離子體的溫度、密度和封閉時間(維持時間)。
“這三項條件缺一不可,這其中等離子體的溫度需達到約1億攝氏度。這種高溫等離子的產生、維持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工程問題也是目前可控核聚變實現的主要難點。”李正宏說。
困難與收益成正比
通過控制反應速度,令人聞之色變的核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能源,服務于生活。如今,作為一種清潔無污染的高效能源,核能早已成為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等受地域限制極為明顯的能源的重要補充,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通過核裂變反應進行的新型第三代、第四代核電站在安全性、經濟性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核裂變發電已經取得良好應用成果的前提下,發展可控核聚變技術更是顯得困難重重,那么,研究可控核聚變的意義又在哪里?
可控核聚變反應的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來源幾乎取之不盡;其安全性是核裂變反應堆無法相比的,只要不維持對等離子體的約束,聚變反應便會自動停止;核聚變產生的核廢料半衰期極短,因而核泄漏時總危害很低,其廠外只需將一公里內的居民應急撤離,事故后短時間內環境即可恢復正常。
“不僅如此,可控核聚變也是一種優質中子源,借此可以觸發核裂變。利用中子源觸發核裂變反應稱為次臨界核裂變,次臨界核裂變不但安全性接近核聚變,且技術難度較純核聚變發電低,還可以處理核裂變發電生成的核廢料,使其半衰期由數萬年縮短為數百年。”李正宏說。
相關專家表示,關于可控核聚變的研究爭議有幾個方面。有人認為其研制周期長、耗資巨大,因此在石化能源充沛,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展迅猛的當代難以產生經濟效益。
目前在建的最大的實驗型聚變裝置為法國南部的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ITER)。其項目的工程設計開始于1992年,隨后受設計變更、成員國變更等因素影響,直至去年7月28日才開始其托卡馬克裝置的安裝工程,引發了很多對可控核聚變的爭議。
“我國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始于上世紀50年代,老一輩核物理學家倡導開展‘可控熱核反應’研究以來,中國核聚變研究沿著磁約束聚變和慣性約束聚變兩條技術路線展開。”李正宏介紹,60多年來,中國可控核聚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取得跨越式發展,部分方向已經實現國際引領。
可控核聚變或是人類終極能源
目前為止,最主要的幾種可控核聚變方式有磁約束核聚變、激光約束核聚變、Z箍縮驅動的慣性約束聚變。
磁約束核聚變中,科研人員首先利用加熱系統將聚變燃料加熱至高溫等離子體狀態,然后利用磁場約束等離子中的帶電粒子,主要包括氘原子核、氚原子核和電子,帶電粒子會沿著磁場線螺旋運動,從而避免直接與外部的容器壁接觸,被磁場約束的等離子體將繼續升溫至超過1億攝氏度,直到引發核聚變反應。
激光約束核聚變是前面所提到的慣性約束聚變的一種,指利用激光的沖擊波使包含氘和氚的燃料球在瞬間達到極高的溫度和壓力,引發核聚變反應。與持續穩定運行的磁約束聚變的區別在于激光約束聚變以脈沖的形式運行。
Z箍縮驅動的慣性約束聚變與激光約束聚變在聚變過程上有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在于,Z箍縮是利用沿軸向(也就是Z軸方向)的強大電流產生的自箍縮效應,對氘氚燃料球加熱、加壓,Z箍縮驅動的慣性約束聚變同樣以脈沖的形式運行。
大多數人都知道,常見的核聚變反應的原料是氫的同位素。“目前,氘和氚是核聚變的最佳燃料,其發生核聚變所需的溫度、壓力條件最容易滿足,其中氘是氫的穩定同位素,可以直接從海水中獲得。”李正宏說。
那么,為什么海水中能輕易獲得核反應原料氘,但是氚的獲取難度卻相當高?
李正宏進一步解釋道,氘是氫的穩定同位素,包含1個質子和一個中子,在海水中所有氫中的占比約為七千分之一,其分離較為容易;而氚是氫的不穩定同位素,包含1個質子和2個中子,會自發衰變,每過12.43年就要減少一半,所以地球誕生之初所存在的氚早已衰變得無影無蹤。
實際上,自然界中殘存的氚是宇宙射線的產物,全部含量只有幾千克,可以忽略不計,聚變發電所需的氚只能通過核反應人工合成,最簡單的方式是利用鋰與中子反應生成氚,氘吸收中子也能生成氚。
“在現有的科學框架內,可控核聚變可以說是人類的終極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具有清潔、安全、環保的優點,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亞于又一場工業革命。”李正宏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