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3-20 04:34:03
原標題:大汶口文化:黃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獲
來源:人民日報
大汶口文化:黃河下游考古的重要收獲(文明之聲)
欒豐實
走過百年的中國考古,以自己的方式命名了眾多的考古學文化。很多原本極其普通的小地名因為與重要的考古學文化相關而著名起來,比如大汶口。
大汶口文化的發(fā)現和確立,是新中國考古學發(fā)展中最重要的收獲之一。這一文化將我國東方地區(qū)已知的史前歷史由龍山文化提前了1500余年。持續(xù)的科學考古也揭示了大汶口文化由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完整發(fā)展過程,從而為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提供了實證。
不斷豐富的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空間分布以泰沂山為中心,包括黃、淮下游的山東全省、江蘇和安徽北部以及河南東部等廣大地區(qū),面積超過20萬平方公里。時間上可以劃分為3個時期,早期距今約6000—5500年,中期約距今5500—5000年,晚期約距今5000—4500年。
1959年,為配合津浦鐵路復線工程,考古學家在山東泰安大汶河南岸的堡頭村西,發(fā)掘133座史前墓葬。墓葬內的隨葬品豐厚而精美,墓葬之間差別巨大。出土文物隨后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引發(fā)極大關注。
1962年,曲阜西夏侯遺址的發(fā)掘,從考古層位上確定了以大汶口墓地為代表的遺存早于龍山文化,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鼐先生適時提出“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利用我國公布的第一批碳14測年數據,夏鼐把大汶口文化的絕對年代推定在公元前4300—2300年之間。
1974年,考古報告《大汶口》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同時還刊載了莒縣陵陽河遺址采集的幾件陶器刻畫圖像。依據這些新的考古資料,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古文字學家唐蘭先生于1976年發(fā)表了《中國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文章,掀起探討大汶口文化社會性質的熱潮,先后發(fā)表論文30余篇,拉開了中國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的序幕。1979年,山東省博物館主持發(fā)掘莒縣陵陽河等遺址,第一次發(fā)現出土圖像文字的大型墓葬。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唐蘭、李學勤、裘錫圭、高明等,先后研究了陵陽河等遺址出土的圖像文字,認為與甲骨文為代表的早期漢字存在密切關系。
21世紀以來,圍繞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研究,關于大汶口文化的考古工作重心轉向了聚落,在多處發(fā)現大汶口城址和反映社會結構變化的貴族墓地。其中2017年發(fā)現的章丘焦家大汶口中期城址和墓地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
其實海岱地區(qū)存在比大汶口文化更早的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時期,此時屬于原始農業(yè)時期,人口數量不多,屬于典型的地廣人稀,加上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采集和漁獵構成此期人們主要的生計方式,而農業(yè)經濟還處于一種補充的地位。從大汶口文化開始,情況開始發(fā)生變化,考古為我們提示出這一演進過程。
多姿多彩的文明內涵
大汶口文化早期階段,人口數量和分布密度都有所加大,分布區(qū)內的生業(yè)經濟發(fā)展水平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tài)。環(huán)境較好的部分地區(qū),如地處東部沿海的膠東半島和魯西鄰近湖泊地區(qū),漁獵經濟仍然是最重要的生計方式。如膠東半島沿海的遺址,堆積中保存著大量貝殼和動物骨骼,俗稱“貝丘”。而這種以采集和漁獵為主要生計方式的遺址廣布于沿海地區(qū)。內陸的臨湖地帶也有類似情況。多數地區(qū)的農業(yè)經濟有了一定發(fā)展,逐漸成為人們食物的重要來源。
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情況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農業(yè)經濟獲得前所未有的大發(fā)展。在農作物方面,除了此前已經馴化的旱作農作物粟和黍,還從南方傳來水稻,甚至獨立馴化了野生大豆,使之成為“五谷”的重要成員。從這一時期的良渚文化發(fā)現規(guī)模宏大的水壩和成規(guī)模的“井”字形稻田來看,與其同等發(fā)展水平的大汶口文化,也應該存在較大規(guī)模的農田和水利設施。來自南方的稻作農業(yè)經濟,落地海岱地區(qū)大汶口文化之后,又與其他文化因素一起跨過渤海海峽,傳播和擴散到遼東半島甚至更遠的東北亞地區(qū),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大汶口文化最突出的手工業(yè)生產為玉器、骨牙器工藝和陶器生產等。
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東部地區(qū)形成了北(紅山系)、中(大汶口·龍山系)、南(良渚系)三大玉器文化系統(tǒng)。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玉器數量不多,到中晚期呈現爆發(fā)式增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玉器文化。大汶口玉器多為片狀玉器,開料技術由以線切割為主向片切割為主過渡;玉器的功能由裝飾為主轉向禮儀和裝飾并重;玉鉞、玉刀、玉璧和玉璋是之后的二里頭文化玉禮器的主要來源。
大汶口文化的骨牙制作技藝亦達到空前的水平。大象、鹿類、野豬、熊等大型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被精工細雕,采用切割、研磨、雕刻、鏤空、鉆孔等工藝。大汶口墓地出土的象牙梳和骨雕筒,雕鏤各種花紋,并鑲嵌以綠松石等彩色石餅,嘆為觀止。
大汶口文化用瓷土燒成的潔凈白陶代表了中國甚至世界古代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陶器是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經過數千年的探索,到大汶口文化時期,陶器的制作工藝和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以白、黑、紅三色繪就的各種復雜彩陶圖案,在早期階段就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快輪拉坯成型技術的發(fā)明,使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龍山文化的陶器制作,登上了中國陶器制作的高峰。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聚落群的內部開始產生分化,出現中心聚落與一般聚落的差別。也就是說,多數區(qū)域開始進入大小兩級結構的初級分層階段,部分發(fā)達地區(qū)出現了大中小三級結構的聚落形態(tài)。較大的中心聚落一般構筑有防御性質的環(huán)壕,普通的小聚落則沒有防御設施。
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聚落群的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表現為金字塔狀結構的三級聚落形態(tài)成為流行模式;中心聚落,在原有環(huán)壕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城墻的新聚落:環(huán)壕城址??脊艑W家目前在海岱地區(qū)發(fā)現的大汶口城址至少已有6座,遍布于山東和蘇皖北部地區(qū),包括魯北的章丘焦家、魯南的滕州崗上、皖北的固鎮(zhèn)垓下、魯東南的日照堯王城和五蓮丹土、蘇北的連云港藤花落等遺址。這種由城、環(huán)壕和普通聚落構成的三級結構的聚落形態(tài),可以與文獻記載的“都·邑·聚”模式的早期國家結構相對應。
泰安大汶口、章丘焦家、邳州花廳和莒縣陵陽河等遺址,均發(fā)現成片分布的大汶口中晚期墓地。墓地內的墓葬既有棺槨齊備、隨葬品豐厚、高端禮器充盈的大、中型墓葬,也有一貧如洗的普通小墓,證明當時社會的階層分化非常突出。
交流互動從未停止
不同區(qū)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互動在大汶口文化時期達到一個高潮。
中原地區(qū)的廟底溝彩陶藝術極大豐富了大汶口文化的內涵。在大汶口文化早期晚段,東方地區(qū)的彩陶數量和紋樣、圖案及色彩種類,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大汶口人在吸收外來因素的同時,很快創(chuàng)造出具有自身特色和風格的彩陶藝術,如多種彩色繪就的八角星、云雷紋以及各種風格的幾何形紋樣等。
隨著實力的增長,大汶口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力開始增強。在早期階段,大汶口文化還局限于京杭大運河一線的西側。中期開始,大汶口人掀起了一個向西部中原地區(qū)遷徙和發(fā)展的浪潮,占據了皖北和魯西南地區(qū),并迅速推進到豫東的商丘和周口地區(qū),極大拓展了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區(qū)域。而文化傳播的區(qū)域更遠,到達了豫中的鄭州至平頂山一線,在一些仰韶文化晚期和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址中,考古工作者發(fā)現了典型的大汶口文化遺物。在豫西陜東、晉中南、豫南和鄂西北等廣大地區(qū),也有它的文化因子,我們據此可以畫出一張大汶口文化西漸圖。
不同文化的吸收和借鑒,共同促進了區(qū)域文化的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
(作者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