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4-07 09:13:04
原標題:吹響新世紀的前進號角(輝煌歷程)
來源:人民日報
黨的十六大——
吹響新世紀的前進號角(輝煌歷程)
2002年11月14日,北京市天壇街道辦事處西草市社區居民慶祝十六大勝利閉幕。
本報記者 劉 龍攝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船箭塔組合體轉運到發射塔架上。
紅 柳攝(人民視覺)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從西藏拉薩開出的列車在鐵軌上飛馳。
影像中國
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飛船成功發射升空,我國冬奧會金牌實現零的突破,我國成功獲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回首2002年,一件件舉國歡慶的喜事令人心潮澎湃。其中,有一件大事對剛剛步入新世紀的中國來說意義非凡——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了。
200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華燈璀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隆重開幕,21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江澤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這份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從莊嚴的會場傳向全國、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
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召開的一次盛會,鮮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堅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目標的重大問題,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影響重大而深遠。
邁向全面小康
當十六大代表、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祝春秀走出人民大會堂時,感觸頗多:參會之前10年,她所在的冕寧縣,群眾住的大多還是茅草房;而參會時,縣里已建成了高速公路、大型水庫,老百姓看上了電視、收聽上廣播。
小康社會,國富民強,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
改革開放后,黨中央把“小康”這個詞用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之中: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新世紀初,我國已成功實現了前兩步目標。當時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593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1990年大約增長兩倍,實現了從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巨大跨越。
前兩步目標實現后,如何實施第三步戰略目標?黨的十六大作出戰略部署: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這是一個關系全局的戰略決策,從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響徹大江南北,祖國各地涌動著改革和建設的澎湃熱潮。
“關于我國進入和建設小康社會的判斷,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確立,是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變化的實際情況做出的。”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夢奎說。
這是一個具有繼往開來意義、十分鼓舞人心的奮斗目標,符合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符合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極大地振奮了黨心民心。“十六大關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和綱領,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豐富與發展,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紀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前進的方向。”王夢奎說。
明確舉旗定向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重視理論指導的黨,也是一個善于進行理論創新的黨。歷史經驗證明:對于有著數千萬黨員的大黨和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正確的理論指導至關重要。
進入新世紀,黨的理論如何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創新?前進的道路如何舉旗定向?世紀之交,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黨的十六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得到全面系統闡述,并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中,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在系統總結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奮斗歷程和基本經驗時,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這些經驗,聯系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歸結起來就是,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會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十六大報告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為了進一步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黨的十六大后,黨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學習貫徹,有力推動了我國生產力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思想解放的過程,在中國大地上和億萬人民的心中牢牢扎下了根,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正確制定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之初行動綱領的前提。”時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金沖及說,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勇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的黨,“這是我們不斷勝利前進的根本。”
擘畫新世紀藍圖
從科學總結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到進一步提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確定這個目標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從提出新世紀新階段的概念,到強調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十六大報告閃爍著發展思想、改革思想和開放思想,對今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黨的十六大召開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志著我們黨對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把握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黨中央通過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以及宏觀調控的有效實施、指導方針的適時調整,使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得到緩解,國民經濟保持了增長較快、結構趨優、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到2007年,我國經濟總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進出口總額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從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任務,再到如今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出來的。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