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天津日報
2021-04-28 14:30:04
內容提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歷史擔當。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努力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如何理解碳中和愿景,為什么要實現碳中和,以及如何實現碳中和,勢必成為我國實現低碳綠色轉型、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重要考量。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歷史擔當。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努力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如何理解碳中和愿景,為什么要實現碳中和,以及如何實現碳中和,勢必成為我國實現低碳綠色轉型、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重要考量。
聚力碳中和目標,是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的必然抉擇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最大環境問題和發展危機。《巴黎協定》明確規定,全球應在本世紀末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并努力控制在1.5℃以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指出,若不能在本世紀中葉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凈零,那么把全球氣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以內的目標將無法實現。在此背景下,“碳中和”概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其也被稱作凈零溫室氣體排放。由于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目前暫時無法實現與化石能源的使用完全脫鉤,碳中和也就意味著這些國家必須針對自身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做出相應的抵消措施,才能實現凈排放總量為零。在全球氣候治理視域下,碳中和業已成為一項重要參考指標,唯有實現全球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全球氣溫的升高進程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為此,世界各國紛紛行動起來,歐盟、日本、韓國等都承諾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我國此時提出2060年碳中和愿景,充分彰顯了我國在《巴黎協定》溫控目標下的雄心和行動力,同時也起到提振國際各方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與行動意愿。
確立碳中和愿景,是我國履行國際法律義務的堅定步驟
我國是《巴黎協定》的重要締約國。根據協定要求,締約國需要向聯合國提交各自的5年期更新國家自主貢獻(NDCs)和國家長期低排放戰略(LEDs)。一方面,確定2030年碳達峰目標是我國提交國家自主貢獻的重要內容。從國內實施層面來看,我們具備按時碳達峰的信心,從以往成績來看,我國提前完成了2020年減排承諾,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額完成了40%—45%減排目標,在非化石能源比例和森林蓄積面積方面也同樣超額完成承諾目標。另一方面,我國也面臨著提交國家長期低排放戰略的現實壓力。截至2020年6月,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戰略,歐盟是首個承諾碳中和目標并將其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的地區,我國2060年碳中和愿景的提出可謂正當其時,可以將其作為提交國家長期低排放戰略的重要選項。
持續推進能源革命,是實現碳中和愿景的關鍵驅動
能源革命成功與否事關實現碳中和愿景的成敗。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能源領域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重要論述,是我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核心指導思想。能源消費革命,定位于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能源供給革命,則需要我們加快推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在電力生產中的比重。能源技術革命,意味著不斷推進能源技術創新,加快智能電網、儲能、氫能生產、新能源汽車、綠色建筑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帶動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轉型。能源體制革命,關鍵點在于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通過市場機制和財稅、補貼等手段,促進可再生能源、節能、碳市場的發展,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能源市場體系。能源國際合作,需要我們在開放條件下全方位實現能源安全。在路徑選擇上,通過立法手段適時出臺我國《能源基本法》,將可以為能源變革進程提供穩定性與可預見性,進而為碳中和愿景提供重要法律保障。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變革和長期深度減排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立法可以為能源變革與減排政策的長效實施提供法律基礎,增強執行力度,并將其轉換為全社會的行動共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