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1-05-05 03:39:05
原標題:和“中國天眼”一起成長
來源:光明日報
和“中國天眼”一起成長
3月31日,位于貴州平塘大窩凼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向全球科學家開放,這讓“中國天眼”再次成為輿論焦點。10多年立項,5年建設,到如今產出豐碩的科研成果,多少人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中國天眼”,又有多少人在這里從科研“小白”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骨干力量。
這里有一群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年輕人。姜鵬,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43歲;甘恒謙,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電子與電氣工程部主任,43歲;孫京海,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測量與控制工程部主任,38歲;李輝,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結構與機械工程部主任,47歲;潘高峰,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綜合管理部主任,40歲;錢磊,FAST中心科學觀測與數據部科學觀測組組長,39歲;姚蕊,FAST中心結構與機械工程部機械組組長,37歲;孫純,FAST中心現場工程師,33歲;還有許多更為年輕的團隊成員。
“我們是和FAST一起成長起來的。”姜鵬說,建設時期,他們與工人一樣吃住在工地,解決一項又一項不知道是否能找到答案的難題;運行期,他們變成服務員和保障員,既要對接科學家們的需求,又要保障“中國天眼”安全、正常的運行。
關于“中國天眼”,每個人都能說出很多故事。
故事里,有艱苦和危險。姜鵬回憶說,建設初期,大窩凼既沒有路,也沒有房子,儀器要靠人往山上背,就住在帳篷里喝地表水。“貴州潮濕,被子都能擠出水。我最不適應的是不能洗澡,那滋味兒真是挺難受的。”FAST中心測量與控制工程部測量組組長于東俊還差一點摔下山崖。“那次,我背著30多斤的設備上山。沒有路,只有一條民工砍出來的臨時小路,爬上山頂要3小時左右。半山處有塊巨大的石頭,必須自己翻過去才能上山。我手腳并用爬到一半,抓握處突然碎了,我下意識地抓住旁邊樹枝,才沒掉下去。等我爬上石頭回頭看,旁邊就是十幾米深的懸崖。想想真感到后怕。”
故事里,有學習和進步。建設中,孫京海被布置了一個任務——防雷。“我是南仁東老師的研究生,但我從來沒有學過防雷,更何況是FAST這樣一個暴露在野外、有很多金屬結構、鋪滿了強電弱電的精密設備,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我和團隊學習了不少防雷知識,請教了很多專家、學者,最終設計出完備的雷電防護系統。從2016年FAST落成至今,FAST主體沒有被雷擊損害。”
故事里,有突破和創新。姚蕊的任務之一是饋源艙減重。饋源艙是FAST的“眼珠”,它被6根鋼索牽引天眼之上,是射電望遠鏡的核心部件。在FAST的設計中,饋源艙必須減重,才能讓它“動”起來。姚蕊介紹,最初饋源艙是圓柱體,“但因為重量一度超過30噸,這會影響整個饋源支撐系統的安全性,必須減重。”姚蕊和團隊經過反復計算,最終將饋源艙的設計改成鉆石三角形,并對其中設備的布局進行了更改和優化。
這些故事,都有一個起點——人民科學家、FAST發起者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姜鵬說:“建設初期,我們是懵懂的。是南仁東老師給我們壓擔子,用他的一言一行鼓勵我們、支持我們、鞭策我們,讓我們堅持下來,走到今天。”姚蕊說:“饋源艙的新設計雖然經過反復計算,但我把設計拿給南老師看時仍舊非常忐忑,他看了很久,說‘也不難看’。應該說,沒有南老師的支持,就沒有今天饋源艙的創新。”
歲月流逝,時光易老,但這傳承不會中斷。姜鵬介紹,團隊正在尋找新的方向,進行核心技術研發。“相信未來5年還會產出很多成果。”姜鵬說,“我們也會變老,終將變成過去時,但會有更多年輕人加入FAST,會有更多年輕人投身天文學事業,那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扶持年輕人繼續前行。”
(本報記者 齊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