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1-05-14 06:39:05
原標題:躍升最大外資流入國,中國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5月13日,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533家,同比增長50.2%,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97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6%,較2019年同期增長30.1%。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降至15年來低點,而中國是少數幾個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投資目的地。經合組織中國政策研究室主任瑪吉特·莫爾納稱,中國良好的增長前景和進一步開放的舉措將助力中國持續吸引外資流入。
外資逆勢增長既是外界對中國發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也是中國持續推進改革開放交出的成績單。躍升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對外資企業來說,中國市場、中國供應鏈、中國營商環境、中國的對外開放,魅力究竟何在?
重化工行業首個外商獨資項目、江西最大外資工業項目等紛紛落地,外資引入跑出“加速度”
廣東省湛江市,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總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的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正在建設中。
該項目是我國重化工行業首個外商獨資項目,也是巴斯夫集團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對外投資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
截至目前,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穩步推進,首批裝置將生產工程塑料和熱塑性聚氨酯(TPU),首個裝置2022年投產時即開始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化工產業市場份額,產能占全球40%,到2030年這個比率將接近50%。因此,中國將會是巴斯夫企業發展的主要增長市場。”巴斯夫中國新一體化基地全球高級副總裁,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漢平說。
巴斯夫集團日前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大漲。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馬丁·布魯德米勒表示,看好今后幾年巴斯夫盈利形勢,特別是擴大中國市場份額和電池材料業務的發展將帶動集團整體增長。
800多公里之外的江西贛州,總投資4.5億美元的銳晶科技功率芯片制造項目也在加速推進。江西省最大的外資工業項目銳晶科技,于3月18日開工,預計年內投產。
“作為香港企業,我們對在內地投資非常有信心,未來10年甚至20年芯片行業都處于上升發展階段,公司還會穩步按計劃擴大。”贛州銳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長春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重大外資項目加速落地。山東94個重點外商投資項目集中簽約,超114億美元總投資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新領域;北京市朝陽區一季度新設外資企業163家,同比增長50.93%;總投資18億美元的友達光電低溫多晶硅(LTPS)顯示面板增資項目正式落戶江蘇昆山……無論是新來投資的“頭回客”,還是追加投資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扎根落戶,我國外資引入跑出“加速度”。
中國美國商會發布2021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1%的受訪外資企業認為在其近期的全球投資計劃中,中國是前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
“我們能夠在30多年時間成長為全球知名的跨國糧油公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我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是外資選擇流入的重要原因。
因“金龍魚”食用油為中國消費者熟知的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始終堅定看好中國市場,投資成立在華企業益海嘉里。
1988年,益海嘉里在深圳投資建立了第一家現代化油脂工廠,并于1991年推出了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此后,該公司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截至2020年底,已在全國25個省份建成生產基地60多個,生產型企業100多家,主要涉足油籽壓榨、食用油精煉、玉米小麥大豆深加工等產業。2020年10月,益海嘉里在中國上市,深度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未來,益海嘉里在中國的業務規模將持續擴大。豐益國際董事局主席、益海嘉里集團董事長郭孔豐表示:“中國業務是我們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也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我們會繼續加大對中國業務的投入。”
長期以來,中國都是豐益國際在全球業務發展最重要的市場,業務規模占全球整體份額一半以上。“我們能夠在30多年時間成長為全球知名的跨國糧油公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益海嘉里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中國市場的魅力和潛力究竟是什么?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中國貿促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曉濤說,中國的消費需求多種多樣并不斷升級,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是供給體系持續優化的動力,也是投資熱點不斷顯現的基礎。
此外,擁有完備產業鏈也是我國無可替代的優勢。目前,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產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完善,各行業的上中下游產業形成聚合優勢,加上我國擁有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和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優勢,成就了“中國制造”。
“從需求端看,中國是世界市場,市場多層次,增長潛力巨大;從供給端看,中國是世界工廠,產業門類齊全,制造能力強,產品規模龐大,有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作支撐。”張曉濤說。
減手續、降成本、優服務,27小時內完成了外資公司注冊和賬戶開立
時隔數月,劉長春仍然記得銳晶科技在贛州投資建廠的速度之快——
2020年12月15日下午5時,企業到區里辦理注冊登記,當時受到系統問題影響,直到晚上12時,工作人員仍在協調辦理。次日上午10時許,企業注冊成功;半小時后,公章刻制完畢;晚上8時,外資賬戶和基本賬戶開設完成;12月17日上午9時,第一筆外匯進資。
“27小時內,完成了外資公司注冊和賬戶開立。”劉長春說。
減手續、降成本、優服務,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搭平臺、創模式、設場景,提升資源供給能力;“一張網、一件事、一扇窗”改革,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少跑腿……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吸引外資的“梧桐樹”。
蘇州工業園區,吸引外資的熱土。今年4月,日本最大的眼科制藥集團參天公司眼科生產基地在蘇州工業園區奠基開工,建成后將成為參天在全球范圍內最大、最先進的生產基地。提起園區的營商環境,參天中國區總裁山田貴之告訴記者:“每次新政策出臺,如何解讀和落實,園區都會給予我們指導;每每遇到困難,園區也會告訴我們怎么辦。新冠疫情發生后,我們被迫關閉了工廠,是園區指導我們一步步加快重啟。還有一件小事,我們的員工當時沒有足夠的口罩,園區幫我們找了很多口罩。這樣一個舒適的環境,讓我們非常有信心在中國發展。”
羅氏診斷產品(蘇州)有限公司政府事務負責人石冬梅,對中國招商團隊的專業性印象深刻。“我們生產所需的關鍵進口生物原材料無法進口。獲悉此事后,園區招商團隊持續跟進,多次往返中德兩國,通過海關總署開展境外現場風險評估,最終促成兩國相關部門簽署備忘錄,獲批進口許可證。”
處于產業鏈高端環節的外資企業,在持續監管創新、政策突破、人才支持、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
樂高積木,風靡全球。近年來,樂高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駛向快車道,這也得益于中國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去年9月,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仿冒“樂高”案,涉案人員被判有期徒刑。“近年來,我們在中國贏得相關知識產權的訴訟。這是一個特別重要和積極的信號,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讓我們對在華發展更有底氣和信心。”樂高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黃國強說。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20年,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正式實施,全面取消商務領域外資企業審批備案,實施信息報告制度;出臺外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發布中國外商投資指引,加大投資促進保護力度……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1位,中國連續兩年被世界銀行評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
市場準入不斷擴大,促進外商投資的各項政策相繼出臺,外資企業可以更加公平地參與國內市場競爭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持續成為吸引外資高地的決勝“密碼”。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水平越來越高,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蹄疾步穩。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經過幾次修訂,與2011年版相比減少約3/4,大幅提高了開放水平,制造業基本放開,服務業和其他領域也有序推進開放;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擴大金融等服務業對外開放”,釋放出對外開放有序推進的積極信號;今年1月,《關于廢止〈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及其6個補充規定的決定》公布,我國民航業開放程度在世界航空大國間已屬較高開放水平。
我國取消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當天,路博邁和貝萊德這兩家全球資產管理龍頭就正式申請在我國設立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如果不是近年來持續深化對外開放,這些項目很難在國內落地。”張曉濤說。
益海嘉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重新理順市場機制,“特別是2018年在全國版負面清單中對外資放開了糧貿購銷限制,使我們能夠與國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展原糧收購業務。這對我們來說,不僅降低了成本,縮短了采購環節,也有利于擴大投資,加強創新,助推國內產業發展。”
“針對不同性質的企業,各國政府通常都會有不同的政策,在中國投資建廠,我們沒有因為政策的不同,感受到競爭中的不公平。”山田貴之告訴記者。
在張曉濤看來,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前景信心不減,既是看好中國規模巨大層次多元的消費市場、完善的基礎設施優勢、齊全的產業門類提供的全球價值鏈上下游銜接配套,也是因為看到了中國更加開放和自由競爭的政策。
中國不僅是生活用品的消費市場,更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只有在這個市場投資才有全面的保障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國一直是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重要流入目的地。聯合國貿發會議《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吸引外資位列全球第三,2017至2019年中國FDI流入量連續三年排名第二。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大幅下滑,但中國FDI逆勢增長4%,總額達1630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實現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指出,在全球疫情嚴重、經濟復蘇不確定的情況下,外商能夠大手筆投資中國,是看中我國控制疫情所取得的成功,看中我國的下一步改革開放,特別是看中我國營商環境的改善,以及對我國未來市場發展的預期。中國不僅是生活用品的消費市場,更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只有在這個市場投資才有全面的保障。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曹宏瑛告訴記者,中長期看,中國利用外資將繼續保持健康發展態勢。中國堅定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穩定的政治法律環境、眾多良好的開發開放平臺、不斷提升的國內消費市場,在“十四五”規劃的戰略布局和引領下,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遇,將為利用外資提供巨大支撐。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連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重要紐帶,外資企業貢獻了全國1/10的城鎮就業、1/6的稅收、2/5的進出口,在增強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提升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也必將成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生力軍”。
張曉濤認為,面向未來,需進一步加大引進外資力度,全面擴大對外開放,主要包括: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盡可能地再縮減,降低外商投資準入門檻,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開放的平臺要做得更實,把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平臺做得更實,從原來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逐步走向以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為主的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推動開放的合作向更深更廣發展,推動RCEP盡早生效實施,推動中歐投資協定正式簽署等等。
“疫情沖擊之下,保護主義趨勢明顯,全球化面臨挑戰,中國進一步拓展開放范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將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一輪制度紅利,推動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動力。”張曉濤說。(本報記者 韓亞棟 薛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