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2021-05-14 14:31:05
原標題:消除青少年“弱現實感” 教育從回歸“常識”開始
來源:文匯報
“弱現實感”成為很多時候被反復提及的當下青少年的問題。有心理學者認為,青少年生活都被“完美”安排,很難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意義,更多的感覺是被動,甚至只能在虛擬世界獲得感情體驗。事實上,正如心理學家所說,這一問題的存在和高焦慮的養育者、學習環境和高競爭的同伴關系都有關。
高焦慮養育者的出現源于高競爭的社會環境。在鼓勵競爭的社會環境中,大家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不久前,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就關注到美國一家基金會發布的研究報告討論了美國從上世紀開始實施的房貸“標紅”政策以及學區政策對教育的影響;英國的調查顯示,新冠疫情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也使該國年輕人本來對生活與未來的掌控力岌岌可危的信心更加受挫。
和接地氣的生活越遠,孩子越缺乏現實感
高競爭的社會帶來以績效為中心的組織理念。曾經有文章提到:我們無法停止焦慮,是因為在過一種KPI至上的人生。這種績效至上的功利主義會通過家庭的核心成員彌散性推遞,從而帶來教育的功利化,在基礎教育階段比較明顯的就是大家都會努力讓自己在升學上的利益最大化。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描述的芬蘭讓人看到低競爭社會的圖景,這樣的社會中,職業和財富都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地位,而一個人讀什么書,談吐如何才是贏得尊重的關鍵,這樣的社會中孩子確實會更快樂一些,也有更多的時間,在課堂上走進森林去尋找秋天的色彩。
但是,當今城市的孩子,離土地的距離非常遙遠,包括農作物如何長出來,如何走上餐桌,孩子們并沒有機會知道;而且城市中的孩子,因為主要活動大多與升學關系密切,從而導致他們可能對城市生活的運行規則也并不了解——銀行用來干什么,共享單車帶來什么便利又可能有什么問題,在一切理所當然中,這些都被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漠視。生活越是缺乏最基本的常識,和接地氣的生活越遠,孩子就越缺乏現實感,也會越脆弱。
增強孩子的現實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作用
這其中有不同層次行為者的責任。
就家長來說,對于孩子的生活規劃完全圍繞教育焦慮,比如,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去早教機構,事實上所有早教背后的理念都是讓孩子能接觸世界的不同方面——不同的人、不同質地的觸覺、不同聲音、不同動作的平衡感等。如果一個孩子在沙坑安安靜靜玩沙子,感受沙子從指尖流過,嘗試去握住又讓沙子逃走,嘗試塑形和傾倒,感受細軟沙子給指尖帶來的奇特舒適感,所有這些體驗都是孩子大腦形成思維的過程,缺乏類似的體驗甚至被有些學者認為是學習障礙的根源——感官統合失調。但家長往往覺得這樣隨意玩沙子是沒有收獲的,而在手機App里看到的孩子的課時量、生成的打卡圖片才能讓人安心。
同時,就學校來說,認知識記的內容相對過多,而探究社會運行的實踐卻較少。其實,探究社會運行可以從日常開始。比如日本在2005年對學校進行圍繞食物的教育進行立法,將食育作為與實踐相關的切口,在這個框架下以種植體驗為代表的食育活動擴展到學校各個教學課程中,社會課主要講述“糧食生產者”的相關知識,家庭課引導學生“自己準備早飯”,國語課則指導學生寫作“活動報告”,道德課則以此為例講授“生命的價值”,這和芬蘭的現象教學有共通之處,都是從學生能看到的日常生活入手進行學科學習,從而形成認知和實踐的循環相互聯系,這是值得目前學校課程體系借鑒的。
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事實上已經開始重視相關的問題,近年來出臺多個相關文件,包括體育鍛煉、勞動教育、美育、青少年近視問題、心理問題、青少年營養、社會實踐等。在升學方面,主管部門也做出諸多努力,減負、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公民同招、中考改革等等一系列政策出臺都是為了盡可能促進教育公平。從長遠來看,在更長的時間內,將可能會促成均衡的教育。
然而僅有政策也很難推動學校和家長的思維轉變,這需要全社會的成員都具有更多元和包容的態度。
學校教育也要讓政策文件不只是體現在紙面,或者僅僅只是完成任務,勞育、美育、體育的相關內容都可以結合學校自身的特色進行設計,成為一個個有具體落地可能的、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期待的具有可持續性的教育項目。記得我高中學工的時候做了一只木制的小板凳,如果當時我的木工活兒做的是我教室里的植物角花盆支架,也許我會有更強的成就感,會對木榫結構更感興趣,說不定還會融入一定的設計思維。因此學校教育應該向前再走一步,在“完成”的前提下加一點“設計”。
給孩子更多常識教育,增加孩子個體與社會的鏈接
家庭和個人能夠做到的還有多進行常識教育,讓孩子清楚自己作為一個個體和社會的鏈接。要多讓孩子參與家庭生活,甚至家庭生活的一些決策,從而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學會問題解決的戰略、思路,拓展具有同理心的視角,擁有感知生活樂趣的能力,讓這些變為他們的常識,養成腳踏實地的韌勁。
家長更應該屏蔽那些所謂的“雞娃”公眾號,這只會加重家長的教育焦慮,他們制造同時也消費焦慮,更將這種焦慮傳遞到青少年身上。
家長要更多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看他們縱向的個體成長,少做橫向比較,承認他們是獨特的個體,接受他們的缺陷,看見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具體來說,可以從食育開始,這不僅承載了餐桌禮儀、習俗文化、膳食營養、食品安全等理念,也最適合開展常識教育。比如,帶孩子去菜場,去幫大人算算買菜的錢,去想想今晚一餐如何能美味又營養,去看看菜市場賣菜的阿姨在用手機刷什么劇,去拜托大叔切一下剛買的排骨……在這些常識中,孩子會看到日常家庭的運轉,理解健康生活的安排,理財的基本理念以及社會中不同社群的生活狀態等等。
其次,在親子共處時間中,家長盡量放下手機,孩子扔掉平板,與其在商場打轉,不如多去戶外走走,看植物生長,呼吸新鮮空氣和強健體魄。而且,運動中學到的平衡技巧、肌肉記憶,是一種用身體承載的常識,當協調和力量都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時,自信也將隨之而來。
同時,家庭中要更多一些交流,大人多聊聊自己的想法,孩子會從家長說話的思維中同時學到邏輯和情感。例如家里需要換一臺新的電視機,如何收集不同成員的訴求,地方有多大,還有什么實際的考慮,這樣的決策可以把孩子包含進來,各種參數比較是邏輯,而家人需求滿足的出發點其實又是愛,最有效的陪伴就是細節的分享。
當然,這種良性的溝通還需要家長放掉“包辦”的思維,我們小時候一直被教育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在仍舊值得提倡,還要進一步提倡“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千萬別再和孩子說“這些你別管,寫作業去吧!”他們需要管一些,才能看得見現實,才能學得會常識。
(作者:杜曉馨 復旦大學復旦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