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6-03 10:22:06
原標題:貴州選派科技特派員開展農技服務,帶動農民增收
來源:人民日報
貴州選派科技特派員開展農技服務,帶動農民增收 專家下地頭 致富好幫手(辦好民生實事⑤)
核心閱讀
為發展鄉村產業、帶動農民增收,從2015年起,貴州每年選派千余名科技特派員下到田間地頭。他們主動破解生產難題,定期組織技能培訓,積極推廣先進技術,成為老鄉脫貧致富的好幫手,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了力量。
窗外雨水連綿,講臺上的張建利眉頭緊鎖。
100多公里外的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適逢百香果幼苗栽種,因雨水不停,老百姓手足無措,盯著手機刷天氣,那叫一個急!張建利更急,“選苗、種苗、搭架、培訓,一堆的事兒,不上火才怪!”
待到雨后初歇,張建利不敢耽誤,一腳油門,驅車直奔出城方向。
在農村一線,科技力量較弱,技術扶持必不可少。2015年起,貴州每年選派千余名科技特派員,赴基層開展農技服務,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農業提質增效、農村加快發展。
送服務
深入田間地頭
主動破解難題
山間新雨后,草木抽新綠。葉片舒展之間,水珠順勢滑落。此刻不少村民扛起鋤頭,挽起褲腿出了門——到山上搶種百香果幼苗。鋪膜、挖坑、放苗、覆土……來到基地,大伙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動作很是嫻熟。照這個勢頭,不出幾天,幼苗肯定種完。
“等等!等等!這個地方做得還是有問題。”沒等記者反應過來,一旁的張建利直接下了地,“仔細觀察過,前面做得都挺好,就是最后的覆土,顯得糙了些。”
“把苗放坑里,接著蓋上土,這不對著的嘛,能有啥問題?”村民有些不解。
“你們沒注意細節,一個是深淺沒把握好,一個是蓋的土有不少是疙瘩塊。”張建利擔心村民不會操作,干脆蹲在地里做起示范,村民都圍了上去。“你們看,種的時候可用手指比劃,深度高過基座兩指就行;覆土也是,要挑周圍的細土,讓根充分接觸,這樣苗才長得快,不易爛根。”張建利說。
這是克度鎮先進村的一處百香果基地,集中連片500畝。作為貴州民族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自打成為科技特派員,張建利一年到頭往基地跑,只為提供技術服務,幫助村民發展產業。
克度鎮地處麻山深處,石漠化嚴重,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石頭多、土層薄,村民日子過得很緊巴。”張建利琢磨,有沒有這樣的產業,既可治理石漠化,又有較高經濟價值,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苦苦尋找,直到石頭縫里鉆出一株百香果,大家當成了寶。“這是藤本植物,可有效減少雨水沖刷,的確是優選。”至于如何推廣,張建利并不擔心,“有米不愁下不進鍋!只要有致富的機會,老百姓都想抓住。”
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下,200畝示范基地投入使用。張建利跟同事一起,引種馴化,繁育嫁接,逐步推廣。“省里還成立百香果專班,2016年全省種植5000多畝,去年超過16萬畝,一年一個臺階。”
不同于其他水果,百香果是一邊開花,一邊結果,一邊成熟,精心管護最關鍵。“管理得當,畝產會有上千斤,收入過萬元沒問題;管理不好,畝產三五百斤,頂多賺兩三千元。”從平整土地到采摘包裝,大致經歷4個階段,張建利總會提前下鄉,提供技術指導,破解實際難題。
根據規定,科技特派員每年到基層工作不少于100天,但張建利幾乎常年往下跑,“趕上農忙,一周半數時間在鄉下蹲守,一旦發現問題,就地研究,就地解決。”
傳技術
定期組織培訓
帶出致富能手
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革東鎮的光條村,一直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由于過去缺少技術,管理粗放,產業遲遲不見起色。2020年,貴州中醫藥大學博士袁青松成為科技特派員,憑借自身專業優勢,助力當地產業發展。
“快看,袁博士到了,車斗堆得冒了尖!”在光條村黃精種植基地,聽說袁青松要帶種苗來,不少村民早已提前候著,“看這架勢,起碼得有上千斤。”
“這次帶的種苗,是我們在鄰縣培育的,走了兩個多小時山路。大家可得好好種哦。”卸完車,看到現場圍了幾十人,袁青松覺得機會難得,拿起一株種苗,現場搞起了培訓。
“我們之前就種過,還有啥需要注意的?”有村民開始提問。
“拿土質來說,沙性強一點,泥土細膩些,效果會更好;種之前,多翻幾道土,減少板結;起壟時,寬度別超過70厘米……”袁青松頓了頓,從村民手里接過鋤頭,用指甲來回劃幾下,舉了起來,“看,你們可以做個標記,直接用鋤頭控制寬度。”
將近一個小時,從幼苗栽種到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袁青松講了個遍。類似的培訓,幾乎月月不落,一年下來,至少能培訓300多人次。而在光條村,但凡有培訓,村民歐明光必然在場。
“我們沒袁老師專業,所以趁著他們來,得好好琢磨技術。”像其他村民一樣,因為沒多少技術,歐明光的中藥材一直賣不上價。吃過技術虧,歐明光格外珍惜培訓機會。一年多的堅持,讓他也成了半個土專家。
“基本的種植、管理已經掌握,慢慢摸清了門路。現在他還有意識地把控質量,走高品質路線,嘗試分級銷售,附加值明顯提高。”袁青松表示。
當技術不再成為發展瓶頸,歐明光的底氣明顯足了。為帶動村子發展中藥材產業,他自己成立基地。除了指導前來務工的村民,哪家遇到問題,他也會主動救急。如今的光條村,黃精從幾十畝擴到300多畝;茯苓從零星幾畝發展到上百畝;鉤藤更是超過500畝。依靠技術支持,中藥材產業逐漸形成氣候。
“我們為什么不遺余力搞培訓?科技特派員的力量終歸有限,我們更希望通過培訓教出一些明白人、土專家,讓他們再帶出一批技術能人、致富能手,再繼續傳幫帶,激發內生動力,這樣科技特派員制度才會見效。”長期奔走在田間地頭,袁青松早已適應,看到一些村子逐漸冒出種植大戶,他感覺一切都值。
強支持
加速技術轉化
促進鄉村振興
前段時間,得知向省科技廳申請的研究項目獲批立項,張建利很興奮。
“我們想結合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研究進一步提高生態修復區的經濟收益。”研究的領域本就離不開田間地頭,哪怕不報名科技特派員,張建利仍需找基地合作,“可能旁人認為,多了重身份,得思考如何協調本職工作和科技特派員工作。其實不然,我們有研究需求,農戶有技術缺口,二者相互補充,有助于打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做科技特派員之前,張建利曾駐村幫扶,深知農村一線技術缺乏。“想在村里搞產業,但懂技術的村民不多,發展過程磕磕絆絆。”像常見的香蔥、折耳根,由于種植不當,病蟲害多,效益難達預期,張建利又請教了多名專家,才得破解,“科技成果握在專家手里,農戶正缺這門技術,中間缺個搭線的。”
貴州省科技廳四級調研員顧勇告訴記者,從2015年起,根據各縣科技需求,貴州每年從省級、市州級以上或省外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選派科技特派員,實施科技服務,指導產業發展。其中,絕大多數跟張建利一樣,都有科研項目支持,就地研究,就地解決,就地轉化。
“服務時間不少于一年,全年在基層工作時間不少于100天。”顧勇表示,為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除每人每年兩萬元的工作經費,每年也定期組織培訓,如果申報省里的研究項目,還會給予一定政策傾斜,“平時要建工作臺賬,每季度考評一次,還有年終考核,一旦不合格,就按程序處理。”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省科技特派員培訓農戶達6萬余人次,解決技術問題5萬余個,既培養出許多科技二傳手,又有效推動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堅持按需選派、科技引領、精準幫扶,為農村解決農業技術難題,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今年貴州還將選派2000名科技特派員赴基層,這是人數最多的一次,要做大做強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顧勇表示。
截至目前,在做科技特派員期間,張建利主持、參與的省部級項目有近20項,“眼下正栽種百香果幼苗,我們還打算利用空間結構嘗試套種,尋找生態、經濟效益最大化,要是成功了,技術成果就地轉化。”(記者 蘇濱)
【編輯:朱延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