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1-07-19 07:40:07
原標題:緩就業、考研熱,今年高校畢業生909萬人創歷史新高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記者近日在東中西部多地高校走訪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有序進行的背景下,校園線下招聘正常開展,就業市場不斷回溫,但疫情后續影響仍未消退,對畢業生就業心態影響較大,學生就業選擇更加趨穩,“慢就業”“緩就業”現象持續。
與去年相比,今年校園線下招聘已基本恢復正常。2021年上海市春季人才招聘會暨長三角地區高校畢業生擇業招聘會是疫情發生以來長三角四地聯合舉辦的最大規模線下招聘活動,950家企事業單位帶來2.2萬多個崗位,其中近200家來自蘇浙皖的企業“組隊”前來上海“搶才”。
大連工業大學就業管理科負責人徐潤生說,學校春季“雙選會”提供了8000多個崗位,跟去年相比企業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升。位居西北內陸的寧夏師范學院,自3月開學以來也已舉辦多場招聘會。
“企業崗位需求變多了,我們選擇也多了,今年有的企業來招人甚至都招不夠。”太原科技大學材料物理專業應屆本科生彭飛說。去年,他所在專業30多名學生僅13人正常就業,而今年有意向就業的25名同學基本都已簽約或有了著落,他自己也通過校園招聘簽約一家國企,起薪5000元左右。
多名高校就業工作負責人認為,今年高校畢業生較去年增加35萬,政策性崗位卻同比減少,就業形勢仍比較嚴峻,就業壓力有增無減。尤其是對于二本院校,還面臨“雙一流”高校和高職院校的“擠壓”,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突出,不同專業就業形勢差異很大。
整體來看,在二本院校,特色鮮明、就業方向明確的專業就業壓力小;“萬金油”式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山東一所普通高校學生處負責人介紹說,該校工科專業畢業生供需比為1:3,管理類、文史類專業供需比為1:0.8,不同專業就業形勢差異很大。
記者深入走訪部分高校發現,今年畢業生就業呈現三個新趨勢:
——疫情后續影響持續,更多畢業生就業選擇趨穩。中小型民營企業是校園招聘主力,但受疫情影響,學生看到這些企業抗風險能力較低,求職心態變化明顯,“公考”隊伍明顯擴大。寧夏師范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馬娟說,以往學校每年報考自治區級公務員考試的畢業生也就二三百人,今年翻了一番。
貴州一高校畢業生說,前幾個月他一直奮戰在各種“公考”考場,能考的都考了,就想進政府和事業單位,比較穩定,身邊很多同學也是這種想法。
“一些中小規模的民營企業組織校園專場招聘會,來參加的應屆生寥寥可數,企業和學校都感覺有些受傷。”齊魯工業大學學生處副處長邵豐說。
——“慢就業”“緩就業”現象持續,學生不急教師急。齊魯工業大學對本屆畢業生進行的摸底調查顯示:27%的應屆畢業生離校前就業意愿不強,打算畢業后再落實工作;首次升學不成功的畢業生超過半數選擇“二戰”;78%的“慢就業”畢業生父母表示可以為未就業孩子提供經濟支持。
受訪高校人士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隨著研究生學歷成求職“硬通貨”,“考研熱”不斷升溫,不少學生傾向于通過考研提升學歷和學校層次,“二戰”“三戰”考研的人越來越多;二是當前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值相對偏高,但滿足條件的崗位又有限,在生存需求逐漸淡化的情況下就業意愿不強。有高校教師表示,一些學生考研、考公務員既是受父母影響,也存在盲目跟風,從眾心理。
——顯性歧視較少,但大型企業學歷篩選等仍難避免。如今,招聘簡章或公告上已經很少出現關于性別、民族、院校或學習方式(是否全日制)等“顯性”歧視性要求,但部分學生和教師反映,普通高校畢業生能夠得到的就業機會仍然比較有限。比如,部分大型企事業單位只到重點院校宣講、選聘,不給普通高校學生機會;有的企業就是來一趟走個過場,實際并不招人或僅招很少的人。
武昌理工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齊歌說,學校周邊國企、央企不少,但是這些企業很少進校宣講招聘。山西太原一所普通高校就業處負責人也說,一些大型國企、央企愿意把所有“雙一流”高校都跑一遍,但卻從不到他們這樣的二本高校,“招聘的人數越少,這樣的現象越嚴重”。
受訪高校師生認為,當前的就業困局既反映出高校人才供給與企業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現狀,也揭示引導大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觀念依然任重道遠。
首先,應盡快落實招生、專業設置與就業率聯動反饋機制。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薄曉菲說,從用人單位反饋情況看,高校專業設置和育人效果同企業需求并不十分契合,高校人才培養存在一定滯后性,這種滯后性令畢業生、高校、用人單位都覺得“擰巴”。多名高校人士建議,成立由企業、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和高校專家學者組成的專業論證委員會,結合專業調研和社會需求分析等資料,對學校的專業結構以及擬新增的專業進行“把脈會診”,充分論證,以保證專業結構科學合理和新增專業健康發展。
同時,普通高校應加速向應用型大學轉變,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大力引入企業資源,同時推廣建設實驗室,加大就業實習力度,增強學生實操能力,提升與企業需求“適配度”。
其次,通過將就業實習向低年級拓展、加強家長教育等,對大學生及家長就業觀念加強引導。一些高校教師表示,整體來看就業市場上供應端已經有較大改善,如果畢業生適當降低期望值,就業不成問題。北方民族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振寧說,去年北方民族大學充分調動教師資源挖掘就業崗位,實際供需比為28:1,就算其中有少量崗位重疊或質量較差,但20:1是有的,可最后仍有11%畢業生未就業。
太原科技大學本科應屆生禹成業5月中旬簽約一家民營企業。他覺得一些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還是自身問題比較大,不認真看學校推的招聘信息,定位不清,對工作挑挑揀揀。
山東中醫藥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劉同國說,家長的態度往往影響學生做出就業決定,目前的“考研熱”和“考公熱”,不僅是學生美好愿望,更是家長的期待和要求。應加強宣傳教育,積極轉變家長觀念,同時將就業實習向低年級拓展,盡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期望值。
再次,針對部分用人單位“唯學歷論”的用人觀,需采取措施加以扭轉。齊歌呼吁,政府部門應帶頭引導用人單位合理設置崗位學歷需求,對所有高校畢業生一視同仁,減少動輒要求研究生學歷或只看院校的一本、二本分類的招聘慣性,給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參與競爭的機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