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蘭貝蒂尼:COP15是應對生態挑戰的“歷史性機遇”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21-07-20 16:58:07

原標題:蘭貝蒂尼:COP15是應對生態挑戰的“歷史性機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日內瓦7月19日電 專訪:COP15是應對生態挑戰的“歷史性機遇”——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蘭貝蒂尼

新華社記者陳斌杰 盛可立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爾科·蘭貝蒂尼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即將在中國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是應對生態挑戰的“歷史性機遇”,也是中國推動達成“全球自然協議”的絕佳機會。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于今年10月在昆明舉行,大會將審議通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繪制未來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藍圖。

蘭貝蒂尼表示,正如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讓所有人圍繞一個清晰的氣候愿景團結起來”一樣,COP15“也有可能為自然制定類似的計劃”。

蘭貝蒂尼說,COP15將是由中國舉辦的一次重要的聯合國環境會議,中國在環境方面的“意識和行動意愿近年來顯著增長”。他說,2017至2018年,中國政府連續兩年安排超過2600億元人民幣投入生物多樣性相關工作,是2008年投入的6倍,“很明顯,政府在用行動說話”。

中國生態環境部7月初宣布,包括大熊貓和東北虎在內的幾種瀕危物種的數量顯著增加。蘭貝蒂尼認為,這些成就可能部分歸功于微信和支付寶等在線數字眾籌平臺的發展,這些平臺使公眾能夠幫助資助自然保護工作。他說:“這非常棒,這種創新值得許多國家借鑒。”

蘭貝蒂尼認為,近期野生亞洲象在云南遷徙的故事也“令人驚喜”。他說:“民眾和政府對這些動物展現的寬容和尊重令人‘印象深刻’,而且這些都是當地社會發生變化的真實指標。”

蘭貝蒂尼說,中國在自然保護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生態文明”等理念的支持,“生態文明”基本上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但“帶有倫理和哲學維度”。他將這個“美妙的理念”描述為“一個解釋我們將去往何處以及建成怎樣的社會的絕妙方式”。

他還表示,中國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非常鼓舞人心,即投資自然是對一切事物的投資。這些理念“對新的全球自然保護敘事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這種敘事中,健康的自然是安全、繁榮和公平社會的基礎”。

蘭貝蒂尼認為,新冠疫情的暴發也說明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迫切性。他說:“包括新冠在內的流行病的暴發與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有著深層聯系”。他還建議,此次大會將討論達成的生物多樣性框架“更加重視經濟領域,特別是對農業、漁業、林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關注”。

蘭貝蒂尼說,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在COP15上“呼吁制定結構合理的行動計劃”,并敦促代表們“擁抱全球自然目標”,推動各國政府積極行動,使整個社會到2030年實現“自然向好”。

【編輯:田博群】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北京今日起啟動12-17歲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當前,全球范圍內疫情仍呈擴散蔓延趨勢,Delta株等變異病毒株不斷出現,病毒傳播力有所增強。加快推進疫苗接種,對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和新冠...[詳細]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1-07-20

“同行五十載 揚帆正當時”——慶祝中奧建交50周年圖片展在蓉啟幕

中新網成都7月20日電今年正值中國和奧地利建交50周年,20日,由四川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共同主辦的“同行五十載揚帆...[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20

“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基層丨杭州:用數字化為群眾需求“畫像”

近年來,杭州市著眼于精準服務群眾需求,推動數字化運用,多維度增強群眾福祉。近日,家住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的陳梅昌老人到社區服務站就診...[詳細]
新華網 2021-07-20

教育部發布暑期中小學生和幼兒健康生活提示要訣

中新網7月20日電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指導全國中小學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提出2021年暑期中小學生和幼兒健康生活提示要...[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20

朱立凡任泰州市委書記

中新網南京7月20日電20日,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布消息,江蘇省委決定 朱立凡同志任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同志不再擔任泰州市委書記、常委、...[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7-20

共創一個基于共同未來的新世界

[詳細]
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1-07-2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