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遠古發現丨西北一直干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么“說”

來源:新華社

作者:

2021-08-27 15:52:08

原標題:遠古發現丨西北一直干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么“說”

來源:新華社

干旱少雨,荒涼壯美的戈壁、沙漠,這是許多人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印象。但這里一直是這樣嗎?把時間倒退回數千萬年前,這里也曾水草豐茂、森林密布,巨犀、鏟齒象等熱帶、亞熱帶動物先后在這里棲息繁衍。

西北地區為何會變為今天的模樣?在數千萬年的時間緯度中,這種變化又是如何發生的?

在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的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專家從史前動物的化石遺跡中找到了答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主要從事晚新生代哺乳動物、陸相地層和環境演變研究,他經常往返于甘肅省臨夏州與北京之間。臨夏地區因為特殊的盆地地形,保存了大量完整的遠古哺乳動物化石。如今,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化石標本已超過3萬件。

和政地區地層剖面(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供圖)

這些數量龐大的化石標本是解開西北氣候變遷“密碼”的重要線索。

鄧濤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臨夏盆地不同年代地質沉積層中的化石,先后指向了存在于本地區的4個不同的動物群,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和真馬動物群。每個動物群又對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適者生存,每個時期的主導動物群都能適應當時的環境。”鄧濤說。

由此,我們可以“解密”以臨夏地區為代表的中國西北,乃至中亞內陸地區,在過去數千萬年中,氣候環境發生了怎樣興衰往復的變遷。

這是復原后的三趾馬骨架(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左側一個史前動物的巨大復原塑像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它有長長的脖頸,站立時肩高可達5米。這就是巨犀,生活在距今42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是一種體型高大的哺乳動物,以取食樹冠頂部的樹葉為生。“巨犀在茂密的森林里沒法行動,可以推測,當時西北是以疏林為主的自然環境。”鄧濤認為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甚至有點炎熱。

和政地區出土了大量鏟齒象骨骼化石,博物館擁有從三四個月到40多歲的鏟齒象頭骨,甚至還復原了一具鏟齒象的骨架。專家介紹,鏟齒象是繼巨犀后在臨夏地區發現的第二個大型動物群,它們生活的時代是全球暖期,溫度比現在的平均溫度至少高4攝氏度至5攝氏度。鏟齒象以鏟食水草為生,說明當時中國北方遍布湖泊、河流與茂密的森林。

而隨著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暖期結束,鏟齒象動物群迅速被三趾馬動物群替代。在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一具三趾馬復原骨架。與現代馬不同,它的每條腿上有3個腳趾,擅長在開闊地帶奔跑。據介紹,當時西北地區森林退化、草原興起,特別適合三趾馬種群生存。“那時候有點類似于現在的東非大草原,干旱而炎熱。”鄧濤說。

這是復原的三趾馬生活場景(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時間推移到距今250萬年前,一種名為真馬的種群出現,這也是第四個在臨夏盆地出現的主導動物群。由于全球進入冰期,西北氣候更趨干旱寒冷。“這一時期有大量食肉動物存在,它們是食草動物的天敵,奔跑、進食速度不如真馬的三趾馬動物群已不適應當時的環境。”鄧濤解釋,真馬更類似于現代馬,每只腳只有一個腳趾,這使得真馬的奔跑速度更快。

這是埃氏馬(真馬的一種)復原骨架(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供圖)

“在我國西北地區,動物群的變遷不僅與全球氣候密切相關,更受到青藏高原隆升這一地理因素的影響。”鄧濤和他的團隊發現,在青藏高原南北兩側,都有巨犀化石出土,說明當時高原遠未隆升到現在的高度,巨犀動物群還能自由穿行。“我們推測當時隆升的高度在2000米以下。”鄧濤說,而到鏟齒象時代,高原南側已無該種群分布的蹤跡,表明高原已經隆升到阻礙鏟齒象自由遷徙的高度,“可能在3000米以上”。

據了解,科學家通常根據動物的分布、身體結構、牙齒齒冠高低、食物類型等來判斷當時的氣候環境。而一些植物的花粉化石、孢子化石等則可佐證這一判斷。

“臨夏盆地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這里就像一部‘高原史書’,完整記錄下西北地區的氣候變遷與青藏高原隆起過程。”鄧濤說。

文字記者:胡偉杰

視頻記者:馬莎、楊雅婷

海報設計:馬莎(海報圖片由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提供)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全球累計接種中國新冠疫苗超25億劑次

8月2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會上,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工作組組長、國家...[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08-27

最高檢依法對山西省原副省長、省公安廳原廳長劉新云決定逮捕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山西省原副省長、省公安廳原廳長劉新云涉嫌受賄、濫用職權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詳細]
新華社 2021-08-27

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與90%以上博物館已實行免費開放

中新網8月27日電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27日介紹稱,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12個、美術館618個、博物館5788個、文化館3327個、...[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8-27

國家衛健委:這些人群可開展加強接種

8月2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會上,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工作組組長、國家...[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08-27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處基礎性疾病穩定期的老年人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處基礎性疾病穩定期的老年人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2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由于老年人...[詳細]
@新華社 2021-08-27

外交部:未收到中國公民在喀布爾機場爆炸中傷亡的報告

26日,喀布爾機場附近發生兩起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伊斯蘭國”宣布對事件負責,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昨天的爆炸事件中有無中國公民傷亡...[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1-08-27

東京殘奧會丨齊勇凱獲男子舉重59公斤級金牌

8月27日,在東京殘奧會舉重項目男子59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齊勇凱獲得金牌。↑中國選手齊勇凱在比賽中慶祝。↑中國選手齊勇凱在獲勝后與...[詳細]
新華社 2021-08-27

刻苦訓練、規律作息,中國奧運健兒自律起來有多拼?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張悅姍、朱翃、周暢)俯臥撐、深蹲、卷腹……近日,一段段中國運動員在房間里刻苦訓練的視頻屢屢登上社交媒體的...[詳細]
新華社 2021-08-27

東西問 | 許建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何以兼顧治國與治邊?

(東西問)許建英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何以兼顧治國與治邊。特點鮮明的中國邊疆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歷史積累了豐...[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08-27

新華全媒+丨準備開學!這份校園疫情防控手冊送給你

這份校園疫情防控手冊送給你。近期,全國多地陸續公布了秋季開學時間。結合當前全國疫情形勢和學校秋冬季傳染病防控特點,國家衛健委、教育...[詳細]
新華社 2021-08-27

潮評 | 讓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成果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既要依靠人民群眾齊心協力一起干,也要贏得人民群眾理解支持一條心。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詳細]
浙江在線 2021-08-27

聞世震同志逝世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中共遼寧省委原書記、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聞世震同志,于2021年7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聞世震,...[詳細]
新華網 2021-08-27

國際時評 | 中共百年輝煌的世界意義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鄭漢根喬繼紅)中共中央宣傳部26日發布文獻《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對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和艱辛奮...[詳細]
新華社 2021-08-2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