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2021-08-30 11:23:08
原標題:境外媒體:中國“雙減”意在構建公平社會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28日報道稱,中國打擊校外培訓的終局是打造一個公平和可持續的社會。
黃雨(音)住在深圳,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9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每年的課外輔導班學費約8萬元,除了英語和數學等傳統學科外,還有計算機編程、繪畫、鋼琴、足球甚至樂高基礎工程。黃雨的學費預算是中國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兩倍多。但對黃雨來說,身處中國競爭最激烈的城市里,花在孩子身上的每一分錢都是必要的。
分析人士稱,對北京來說,對校外培訓的需求增強也是對國家教育體系的破壞,是中國在努力構建一個公平社會過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礙。
報道稱,為減輕學生在校內外承受的壓力,政府出臺了“雙減”政策,打擊針對中小學課程的校外培訓,給這個規模超千億美元的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
數據顯示,2020年有大約100億美元的風險資本涌入該行業,許多投資者希望能在作業幫和猿輔導等“獨角獸”企業首次公開募股后收獲豐碩成果。現在,這類初創企業被禁止籌集資金或上市。至于那些已上市公司(從好未來公司到高途公司),它們必須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并在假期和周末停止教學,這令華爾街投資者感到震驚,并致使相關機構的股價下跌。
報道稱,這些損失是北京改革教育體系的宏偉計劃的副產品,而教育體系又是中國打造公平社會這一更大目標的一部分——在這個社會中,教育孩子的權力必須掌握在國家體系而不是資本的手中。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分析師陳立登說:“在資本的推動下,欺騙性定價和虛假廣告讓教育科技行業變得更加混亂,一些輔導機構讓(家長)對教育感到焦慮,這違背了教育的本質。在中國允許一個家庭生育三個孩子之際,教育孩子的壓力可能導致生育率下降。”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說:“這種監管力度前所未有。這表明國家下決心打擊這種混亂局面,以減輕學生的負擔……以及家長的焦慮。”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29日報道,中國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指出,面對家長的現實需求,如何真正提高校內教育質量,最大程度滿足教育需求,是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則強調,減負并非一減了之,要配合加強公共教育供給,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首先要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辦好每一所學校;只有讓各個學校得到均衡發展,才能從根本上破解學生負擔過重的難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徐敦楷分析,政府可以加強宣傳,讓家長了解政策的發展,由此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此外,也可以盡可能在短期內讓家長看見一些實質的效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