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08-31 14:49:08
調動社會力量辦體育,拓寬后備人才培養“蓄水池”,不僅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對體育和教育規律協同作用認識的深化
從整體來看,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開門辦體育的理念成為共識,并已產生積極的效果。
中國女籃表現出色,得益于北京體育大學男籃的長期陪練;滑板首次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隊便獲得參賽資格,得益于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導構建的訓練、賽事、商務一體化生態鏈;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和上海企業合作,在諾卡拉項目上派出首支社企共建的隊伍參賽。
調動社會力量辦體育,拓寬后備人才培養“蓄水池”,不僅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對體育和教育規律協同作用認識的深化。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楊倩所在的清華大學射擊隊由清華大學與國家體育總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共建;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冠軍班的學生及校友在本屆奧運會上共收獲22枚獎牌,其中金牌12枚,并在多個項目上取得突破。
無論是體育部門為青少年全面發展助力,還是教育部門為運動員成長提供更多選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體教融合體系正逐步搭建起來,全面推動著體育事業的發展。
在原體育系統三級訓練網的基礎上,全面對接學校體育,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很多體育幼苗在基層茁壯成長,跳水運動員全紅嬋、女子800米選手王春雨在奧運賽場創造佳績的背后,折射的是基層教練的默默耕耘。射擊教練杜麗、賽艇教練張秀云、帆板教練周元國、自行車教練高亞輝等一批年輕教練也在帶隊征戰奧運大賽的過程中得到歷練。
構建開放包容、富有活力的人才培養體系,是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也是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舉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