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1-10-13 08:26:10
秋日新疆,天氣漸冷。但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塔城市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記者卻感受到了火一樣的熱情,也看到了一個民族團結社區的真實風貌。
一個同升國旗的約定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國歌奏響,83歲的王福林把國旗抱在胸前,用力拋向天空,75歲的沙勒克江·依明雙手上下交替,國旗穩穩升起,迎風飄揚。小院里的所有人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
這樣的升國旗儀式已經持續了12年。
“我要在院子里升國旗,你來吧!”2009年10月1日,收到沙勒克江的邀請,老街坊王福林一口答應下來。“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方式,是大好事!”他帶著熱情參與進來,成為沙勒克江12年來最親密的伙伴。
王福林喜愛拍照,在他的鏡頭中,沙勒克江望向國旗的眼神熾熱,參與者們手中的紅旗高高舉起……他把照片一一沖洗好,送到沙勒克江家中,送到每一個照片中的主人公手里。“每一次升國旗都是重要的紀念,照片可以留存回憶,激發大家的自豪感。”他說。
漸漸的,小院的人氣越來越旺。沙勒克江總是忙得不可開交,王福林來得越來越早。收拾院落,分發紀念禮物,擺放報紙,樣樣有他的身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避免人員聚集,小院沒有了人來人往,國歌卻依舊準時響起。國旗下是3位老人,沙勒克江和愛人,還有王福林。零下20多攝氏度的低溫,5厘米的積雪,也沒能阻擋王福林的腳步。他還多了個新身份,護旗手。攥旗、拋起,他模仿著電視上學來的動作,胸膛挺得更直了。
王福林說:“只要走得動,就要去沙勒克江的小院。”
一對親如姐妹的鄰居
初見劉曉蓉,她有點局促。她的雙手一直握著瑪力亞的手,“瑪力亞性格活潑,不怕生,我在外邊都是跟著她。”瑪力亞聽到這句話,會心地笑起來。
在哈爾墩社區,流傳著一個“百萬不換好鄰居”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劉曉蓉和瑪力亞。
幾年前,有人想要購買劉曉蓉的房子。“價錢不錯,我也有點心動。”但劉曉蓉反復考慮,最終還是放棄了。“錢雖然好,感情更重要。”讓她如此重視的感情,就是與鄰居瑪力亞多年的姐妹情。
1985年,劉曉蓉和瑪力亞相識,劉曉蓉是漢族,瑪力亞是維吾爾族,民族的差別沒有擋住兩人的情誼。此后30多年里,兩人交往密切,互相扶持,成就了一段美談。講起這些年的故事,兩人陷入回憶,滔滔不絕。
新疆的冬天很冷,瑪力亞不會縫棉衣,劉曉蓉給自家孩子做衣服時就給瑪力亞的兩個兒子各縫一件;連連大雨,劉曉蓉家的雞、羊眼看要斷了飼料,瑪力亞不僅幫忙購買,還冒著雨送到家里,車上唯一一塊塑料布,都用來蓋著飼料,自己渾身濕透……
30多年過去了,兩人的感情在生活的你來我往中愈發醇厚,這段跨越民族的情誼傳承至下一代。
如今,劉曉蓉家里的體力活,都有瑪力亞的兒子幫忙,“兩家三個兒子”,筑起一個互助互愛的大家庭。現在,兩人年紀都大了,有了更多閑適時光,時不時一起逛街散步,形影不離。望著多年的姐妹,劉曉蓉說:“我去哪里,都要跟著她”。
一個多民族的家庭
邁進吾熱肯大叔的小院,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排低矮的平房。“這是我家過去住的房子,現在我們住在后面的小樓房里。”順著吾熱肯的手指,記者看到了平房后面帶有民族特色的二層小樓。
如今的平房是一間陳列館,堆滿了吾熱肯一家人過去使用的一些家具:皮箱、床、電視機、收音機……墻上掛著的家族照片,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吾熱肯家有20多位成員,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家人們時不時聚在一起。
若有來客,就會受到吾熱肯家人的熱情招待,他們擺出水果、端出奶茶、拿出民族特色小零食,用真誠的笑容迎接客人。
“逢年過節,我們要擺三桌,大人兩桌,小孩一桌。”吾熱肯向記者講述他們聚會時的情景,每個人各顯所能,做拿手好菜。吃到高興時,唱歌、跳舞,好不熱鬧。
“不僅我們這一代相處和睦,下一代也感情深厚。”吾熱肯的姐夫巴特布勒說,“小孩舅舅這里地方大,旁邊還有小河,我們家小孩放假經常來這里玩兒。”
如今,小妹古麗努爾的孩子將要出國留學,正在辦理各種手續。家人們都十分關心,“剛才我還和妹夫通了個電話,問孩子出國手續辦得怎么樣,機票買好了沒有。”巴特布勒說。
巴特布勒熱情地介紹著,家人們親切地交談著,房間不時響起陣陣笑聲。
一場充滿愛心的宴會
哈爾墩社區有這樣一個傳統:把問題都解決在“桌子”上。當社區書記巴哈爾古力說出這句話時,記者滿是疑惑。
原來,這張“桌子”指的是社區的鄰里節百家宴活動。從2014年起,哈爾墩社區就開始組織鄰里節百家宴活動,基本上每月一次。每逢百家宴,生活在社區中的14個民族居民都會準備具有各自特色的美食,大家相互交流、學習。瑪力亞、劉曉蓉、吾熱肯,他們都帶著拿手好菜參加過百家宴。
在百家宴上,一張張桌子擺成了“流水席”,各家做的美食紛紛端上來,大家相互品鑒、切磋。除了享受美食之外,大家還唱歌、跳舞、做游戲,“大家歡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巴哈爾古力說。
但怎么解決問題呢?其實,百家宴不僅是美食的聚會,更是溝通的橋梁。“誰的家里有困難,誰的家里需要幫助,我們都通過百家宴,組織大家進行幫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巴哈爾古力介紹。
民族團結一家親,通過百家宴,社區的各族人民相互了解,有了困難互幫互助,“無論什么民族,我們都是一家人。”瑪力亞說。
用心繪就同心圓(短評)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各族兒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共建大美新疆,共促民族團結。
在這里,來自不同民族的人民可以是沙勒克江和王福林這樣合作默契的伙伴,可以是瑪力亞和劉曉蓉這樣親如姐妹的鄰里,可以是吾熱肯一家這樣血濃于水的家人……在這里,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融合。中秋節、春節、那達慕節、古爾邦節……每個節日都是親朋好友歡聚的美好時刻;手抓飯、羊肉串、大盤雞、紅燒魚、面片湯……聚會上的美食就是一次民族特色美食展;冬不拉、手風琴、托布秀爾、達卜、熱瓦普……不同音色的民族樂器悠揚動聽,匯聚成美好生活的贊歌。
在新疆,各族兒女把民族團結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用真心真情繪就同心圓,用一天更比一天好的生活豐富民族團結的實踐,續寫民族團結的新篇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