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神十三”載人飛船發射前夕 記者對話三名航天員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2021-10-18 05:16:10

原標題:“神十三”載人飛船發射前夕 記者對話三名航天員

來源:人民日報

“神十三”載人飛船發射前夕,本報記者對話三名航天員

神舟一飛入蒼穹 巡天半載寫新篇(科技自立自強)

本報記者 余建斌 劉詩瑤 吳月輝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10月17日9時50分,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成功開啟貨物艙艙門,并順利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貨物轉運等相關工作,開始在空間站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

3名航天員飛往太空前夕,本報記者和他們進行了面對面對話。

帶著筆墨紙硯和影視劇上太空,調整身心狀態

記者:神舟十三號任務有什么特點?

翟志剛: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一次重要飛行,在軌6個月。任務完成后,空間站建造階段就要開始。我們需要同時管理天和核心艙、神舟十三號飛船、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的組合體,并將執行2—3次出艙活動。我們還會進行一次在空間站遙控航天器和空間站對接的遙操作。

記者:任務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翟志剛:最大的挑戰是要在太空飛行半年之久,這對人的身體、心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長期在軌駐留,會導致下肢肌肉萎縮。神舟十二號任務中發現,在失重環境下進行有效鍛煉,有助于肌肉恢復。進入太空后,我們可能需要更早進行下肢鍛煉。

其次,長期在地球軌道駐留,在單調、狹小和枯燥的環境里,難免會產生急躁和不愉悅的心情。我們計劃把天上的業余時間安排好,每個人有自己的方案,比如我準備了一些歷史影視劇作為消遣,還帶了筆墨紙硯準備寫毛筆字,提高生活的樂趣,有好的身體狀態才能更好完成工作。

此外,在本次飛行任務中仍然有出艙活動,而且還不止一次。現在的出艙活動更偏向于技術的應用,比13年前的出艙活動更復雜、更艱巨、更具挑戰。

王亞平:空間站任務是全新的任務,對航天員對航天器的掌握程度、航天環境適應性以及出艙訓練,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為此,我們開展了遙操作、交會對接、機械臂、出艙等技能方面訓練,還加強了體能訓練。

葉光富:首次面臨這么長周期的任務,剛開始心里比較忐忑。通過前期訓練,我們的身心狀態、技術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為完成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居住空間、技術設備等體現了載人航天工程的飛速發展

記者:成為此次進入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有什么感受?

翟志剛:2008年,我在神舟七號任務中完成了中國航天員的首次出艙任務。13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出征太空,除了激動、振奮之外,也有壓力。

載人航天每一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都是下一次飛行任務的開始。雖然經歷了無數次重復訓練,但我依然保持謙虛謹慎,按照標準先把訓練完成,再提出自己的想法。我是“老航天員”,在神舟十三號任務中也是“新航天員”,我要以一名沒有執行過任務的新航天員的心態,去適應新的訓練,同時把過去積累的經驗融入新的任務中去。

王亞平:能夠再次飛上太空,是我最大的夢想。第一次更多的是新鮮和好奇,第二次更多的是期待和享受。我期待享受失重反應下神奇美妙的感覺,在太空回看美麗的地球;期待和大家在中國空間站一起迎接新年;期待有機會執行出艙任務,到艙外看看美麗的太空;還期待再次帶著孩子們去放飛夢想,開啟新的探索。

我再次飛上太空間隔的8年,也是載人航天工程技術進步的8年。從神舟飛船到空間實驗室,再到我們進駐的空間站,無論居住空間、飛行時間,還是技術設備等等,都不可同日而語。太空飛行從神舟十號的15天到神舟十三號的半年,不僅是時間的增長,還是國家航天綜合國力的體現,也是幾代航天人接續奮斗的成果。

上次“太空授課”之后,我收到很多孩子的信,也去了一些學校,更直觀感受到孩子們對太空的向往和對科學探索的熱情,也讓我深刻感受到“太空授課”的意義所在。有的孩子因此喜歡上了航天,報考航天專業,甚至成了我的同事。更讓我感動的是,很多孩子翻看當時的授課視頻,問我什么時候還能飛上太空,再來一次授課。中國空間站的空間更大,我會做一些航天科普,形式可能會有變化,但一定會有“太空授課”。

葉光富:從2010年加入航天員隊伍,我為太空飛行的夢想奮斗了11年。首次太空之旅,我期待乘組每個成員都很好地適應太空環境,持續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最終順利圓滿完成任務。我也帶了家人合照、小玩偶等私人物品,還帶了體積小的樂器,舒緩心情。

乘組彼此了解、配合默契,將依靠團隊的力量和智慧度過極具挑戰的6個月

記者:航天員訓練的哪些內容比較有特點?

葉光富:救生訓練很有特色。如果飛船出現意外情況,降落到海上或者偏遠的陸地,并且救援不能及時到達,怎么利用周圍資源生存和求救?我們要進行實地訓練,掌握如何利用飛船上的救援資源和物資等。叢林救生訓練中,我們曾在東北的某座山上,拿了生存包等有限裝備,根據附近環境搭建帳篷,尋找食物。印象深刻的是,在沙漠生存訓練中,我們搭了帳篷后,靠近陽面一側的溫度計已經爆表了。我們被烤得難受,但還要做好通風散熱,盡可能找到生存的地方。

針對性的心理訓練也很有特點。每個人面臨的任務不同,在乘組團隊之間的相容性、心理共情等方面,我們需要互相配合,通過別人的眼神和自己的理解完成訓練科目。

記者:女航天員和男航天員的訓練標準一樣嗎?

王亞平:太空環境不會因為女性的到來改變,也不會因為航天員是女性就降低門檻。所以,女航天員的訓練內容要求和標準和男航天員基本一樣。

但男女確實有差異,比如力量方面。空間站訓練中,出艙訓練是最重要的一個項目,也是高強度高負荷的訓練。在水下做出艙訓練,我們需要穿著200公斤的水下訓練服,訓練六七個小時,不能吃東西,不能去洗手間,還要克服水下阻力和壓力,控制好身體姿態,完成水下各種動作、使用各種設備,負荷非常大。

針對出艙訓練,我怎么縮小和男航天員的差距?就是練。訓練上肢力量,我和男航天員練一樣的項目,比如引體向上、俯臥撐、推杠鈴等。有一次訓練完按摩師說:“告訴你一個不好的消息,你的胳膊變粗了”,我聽了之后卻特別開心。訓練的時候,我甚至會和男航天員比一比肌肉塊。

力量是一方面,我的體型沒有男航天員強壯,胳膊沒有男航天員長,因此對艙外航天服的操控能力不占優勢。穿著同樣的衣服,要克服壓力彎過來,需要做很大動作,或是用兩倍力量才能做到。經過長時間訓練,我也摸到了一些竅門,出艙的動作既需要核心力量,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實現可操作性。大家對女航天員出艙充滿信心,我自己也有信心。

我的水下訓練達到幾十次、上百個小時的訓練量。每次練完之后,身體很疲憊,但我都特別開心,覺得自己技術又長進了,離夢想又進了一步。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熱愛所以執著,因為熱愛我足以攻克難關。

記者:請互相評價一下隊友。

翟志剛:經過近兩年的訓練磨合,我們乘組彼此了解、配合默契,相信依靠團隊的力量和智慧,定能破解一個個難題。我們乘組在地面訓練都達到出艙標準,王亞平操作細致認真,葉光富擅長電腦操作和信息技術,到了太空要發揮3個人的特長,度過這極具挑戰的6個月。

王亞平:翟志剛身上有大氣沉穩、英勇果敢的特質,他對任務思考很深入,他的出艙動作也是我們的示范。他非常幽默,每次訓練時都能被他的快樂感染,還是書法和臺球高手。葉光富和我是同一批航天員,我常常說他是辛勤的小蜜蜂。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做事深思熟慮,是可以信賴的伙伴。

葉光富:有一次飛行訓練,我穿著壓力服準備進入飛船的座椅。翟志剛拉住我說等一等,進入前一定要記住調整座椅束縛帶。別看這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如果躺下了再調節束縛帶就會非常困難。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比如翟志剛遇事臨機決斷、從容淡定,做事考慮周全、安排合理。在王亞平身上,那種積極刻苦、認真細致的勁頭,細心周到、善解人意的態度,讓我感到與他們一起十分踏實和溫暖,對任務也是信心滿滿。

女航天員特有的親和力、韌性、細心發揮著獨特優勢

記者:作為女航天員,有什么優勢和特點?

王亞平:空間站建設過程中,將有4個飛行乘組接續飛行,就像是空中接力,每一棒有每一棒的要求。我這一棒,既是飛行乘組的第二棒,也是女性航天員的第一棒。由于之前的飛行經歷,我對女性航天員的優勢和特點有了深切體會,女性特有的親和力、韌性、耐心、細心,在任務完成和乘組配合上發揮著獨特的優勢。

記者:在太空駐留半年,是否會牽掛家人?

王亞平:航天員平時的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訓練很忙碌。只有家人理解和支持,我才能心無旁騖地執行任務。

對我來說,最牽掛的就是女兒。女兒在我執行神舟十號任務時還沒出生,現在她已經5歲半。她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航天員,也感到驕傲和自豪,經常讓我講太空的故事。有一次她跟我說,“媽媽,我知道你是一名航天員,你還是太空老師”,我聽了很高興。

我有時候會想,半年后她變成啥樣了,會不會不認識我了?這次我和女兒互相布置了任務,半年時間里要照顧好自己,好好學習。她讓我多“摘”些星星回來,要分享給同學。

而且,現在在太空可以和家人雙向視頻。我們還在天上配備了手機,可以給家人、戰友、同事打電話,這其實也是為6個月在軌駐留做的準備。此前,我在地面也接到過“神十二”航天員從太空打來的電話。

關于私人物品,我帶了在地球上最惦念的東西,比如女兒和家人、戰友的照片和視頻。我的化妝品等個人物品已通過貨運飛船提前帶上來了,團隊科技人員定制了按壓式的化妝品,方便取用。我還帶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樂器,會在天上展示。在空間站的閑暇時間里,我們可以開個小型音樂會。我還給兩位隊友帶了新年禮物,打算給他們一個驚喜。我還是全國人大代表,到時候爭取從太空提交建議。

在太空中洗頭發是個難題。不過,這次任務中針對女性洗頭發的特點,重新設計了更方便的方法,洗得更干凈。在太空,要求我們具備理發師技能,“神十二”“神十三”航天員的頭發都是我剪的,現在技術越來越嫻熟。

期待空間站上有更多中國發現,更多有趣的人類探索

記者:今年要在空間站度過春節,除夕夜有什么打算和安排?

翟志剛: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過年。我們會在空間站準備春聯、福字、中國結,還會吃餃子。

王亞平:科技人員給我們準備了春節大禮包,我和大家一樣都滿懷期待。除夕夜我們也會和大家一起守歲,在第一時間把來自太空的祝福送給祖國。

記者:作為一名航天員,能夠參與空間站建造,是什么感覺?

翟志剛:空間站是我們的太空家園,通過工程全線人員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中國的太空家園一定會越建越好。我們能夠有幸參與空間站建造任務,由衷地為偉大的祖國,為身處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感到驕傲和自豪。

王亞平:一飛沖天的豪邁,鮮花簇擁的歸來,萬人歡呼的出征,在航天員的職業生涯中微不足道。雖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里,大多數都是重復單調的生活、嚴苛的訓練。但我們都樂在其中,用熱愛堅守夢想。航天是我熱愛的事業,我的字典里從沒有過“放棄”兩個字。我期待在中國空間站上有更多中國發現、更多有趣的人類探索,書寫更輝煌的中國故事。

葉光富:每個航天員不是在飛行,就是在準備飛行的路上。進入航天員隊伍后,我在每次訓練中全身心投入,如今已經11年。我覺得把能做的事情做好,人生的精彩就體現在這樣的過程中。

(占康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它不是單純的物流通道,更是經濟走廊,助力西部地區加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詳細]
人民日報 2021-10-18

怎樣讓租房者更放心 租房行為全流程管理亟須完善

怎樣讓租房者更放心。中介、平臺、相關部門怎樣更好保障租房年輕人的合法權益。發展專業化規模化市場主體和保障性租房[詳細]
人民日報 2021-10-18

中國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送集裝箱逆勢猛增

中新社南寧10月17日電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17日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1至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完成發送41.69萬標箱,同比...[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10-17

仰望別人的精彩,不如過好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都曾有過這種感覺 當同事或好友獲得晉升、取得成功時,我們真誠地為他們高興的同時,也會感到沮喪,甚至產生自己不如人的懊惱。”她...[詳細]
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2021-10-17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周年圖片展西安舉行

中新社西安10月17日電為慶祝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周年,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17日在西安聯合舉辦“打造命運共...[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10-17

中國散裂中子源成港澳高校科研創新“新平臺”

新華社廣州10月17日電(記者壯錦)中國散裂中子源與粵港高校聯合建設的多物理譜儀,自今年10月起正式向通過項目評審的全球實驗申請者開放。...[詳細]
新華網 2021-10-17

福建前三季度外貿逾1.3萬億元 多舉措應對疫情穩外貿

中新網福州10月17日電記者從福建省海關部門獲悉,前三季度,福建省進出口13594.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3.7%。自9月10日以來的福建...[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10-17

北京密云:“蜂旅融合”拓展蜂農增收新渠道

北京密云 “蜂旅融合”拓展蜂農增收新渠道。16日清晨,在位于北京市密云區馮家峪鎮的北京保峪嶺養蜂專業合作社,一組“蜘蛛人”從百米高的...[詳細]
新華網 2021-10-17

水利專家:防洪澇災害需建立協同機制

中新社河南新鄉10月17日電今年以來,中國中部省份河南、山西等地遭遇罕見強降雨,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21-10-17

一小型面包車超載學生 貴州畢節交警已查處

新華社貴陽10月17日電(記者駱飛)近日,有網友在新華社客戶端“全民拍”欄目反映,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一輛小型面包車疑出現超載學生的情況...[詳細]
新華網 2021-10-17

2名離滬人員核酸檢測陽性

新華社上海10月17日電(記者龔雯)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7日發布信息,陜西當日通報10月9日離滬赴甘肅、內蒙古、陜西等地旅游...[詳細]
新華網 2021-10-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