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1-10-19 07:09:10
原標題:超發濫發!“紙螃蟹”橫行于市存隱憂
來源:工人日報
商家、經銷商空轉蟹券獲利,消費者卻無蟹可兌
超發濫發!“紙螃蟹”橫行于市存隱憂
業內人士指出,治理蟹券亂象應從源頭入手,要對商家發券環節進行監管
近年來,蟹券因便于攜帶、饋贈而產銷雙旺,卻也因兌換難、提貨時間長而屢受詬病。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一券在手,螃蟹難求”的背后,是商家炒作蟹券的把戲。發券商家超發濫發卡券而后又低價回購,經銷商高價賣券的同時打折收券,只需左手倒右手,讓“虛擬蟹”轉個圈。最后,發券商家、經銷商賺得盆滿缽滿,消費者卻承擔無蟹可兌等風險。
在淘寶通過關鍵詞檢索可以發現,大閘蟹禮券專營店就有上百家。一些頭部店鋪請明星代言,其主推款月銷量甚至超過10萬張。奇怪的是,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蟹券回收生意同樣火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二手商家并非趁蟹季做一錘子買賣,而是長期穩定地收購蟹券,并且只回收幾個特定品牌,成交率很高。當被問及原因,一位商家表示“小牌子不收,不好處理”。
那么,為什么大牌蟹券被批量收購后又流向市場呢?某經銷商告訴記者,就二手交易來說,之所以差價巨大卻仍成交量可觀,主要在于大閘蟹的“禮品”屬性。“送禮者送出高價禮物覺得有面子,收禮者低價賣掉蟹券得到了實惠。送禮本身暗含價值交換,這讓蟹券的實際價值沒那么重要,也讓這種商業模式得以持續。”
“蟹券炒作的本質是大閘蟹的‘證券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分析稱,蟹券作為預售券,需要消費者提前購買,大閘蟹上市之后再提貨,這就形成了期貨。但是,大閘蟹在履行金融屬性的過程中,缺乏監管和規范,最終的履約毫無保障。只要將蟹券投入市場完成一次閉環循環,商家不養殖螃蟹也能獲利。
商家空手套白狼,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記者發現,在電商平臺的蟹券交易評論區,買家的差評和控訴有不少。除了對螃蟹質量差、貨不對板的抱怨,消費者的不滿主要集中在提貨難甚至提不到貨。
為何總也提不到貨?因為螃蟹根本就不夠。水產批發從業者崔涌向記者舉例說,比如商家只養了20份螃蟹,卻敢發售100份蟹券,其余80份都進入虛擬的交易通道中空轉。一旦兌換量超出實際供貨能力,就找借口拖延時間,甚至直接跑路。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副主任王小毅則表示,蟹券空轉的過程中,螃蟹的價格被哄抬。吃蟹門檻不斷變高,使得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治理蟹券亂象應從源頭入手。除了兌付環節外,相關部門還要對商家發券環節進行監管,提前介入并核實其供貨能力,及時叫停發券量與實力不符的商家,系牢監管之繩,不能任由無法變成真螃蟹的“紙螃蟹”橫行于世。(記者陳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