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1-11-05 08:47:11
原標題:一刻鐘,能走進什么“圈”
來源:經濟日報
一刻鐘,能走進什么“圈”
——上海建設“15分鐘社區生活圈”調查
一刻鐘,也就是15分鐘。它作為一個時間尺度,如今還能衡量生活的便捷度與幸福感。近日,商務部等11部門發文確定了全國首批30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上海市長寧區和普陀區均入選。
2018年1月份發布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如今上海的社區生活圈配套愈加完善,功能日益豐富。
“15分鐘社區生活圈”讓我們最直接聯想到的是便利,但上海的探索遠不止這些。
“15分鐘社區生活圈”,這個圈有多大?大概3平方公里。這個圈里有多少人?常住人口大約5萬到10萬人。這個圈用來干啥?要在附近居民15分鐘步行可達范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
城市空間是美好生活的載體。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讓大家第一次對便捷生活圈的時間、空間及功能有了清晰認知。如今,在上海的社區生活圈內,居民不僅能方便快捷地解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還能輕松辦理醫療社保、養老服務等民生剛需,更能在生活圈內找到休閑、文化、藝術、體育等配套設施,生活內容多姿多彩,生活品質節節攀升。
“社區是城鄉生產、生活和治理的基本單元,是服務市民和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從人的生理機能和生活規律來看,社區中步行15分鐘以內的空間范圍,可以基本滿足群眾日常生活的各種需求。”在近日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人民城市”為主題的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上,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徐毅松講述了近年來上海在“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中的實踐和心得,一個個本地化的解決方案,構建出一個個“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社區生命共同體。
第一座“高線公園”
作為上?!?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今年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與往年不同,它借由藝術季品牌向全國和世界介紹上海社區生活圈的經驗,讓藝術季平臺成為推動“人民城市”建設的更大舞臺。上海期待以點帶面推動全市乃至全國開展實踐,并以大型文化活動為觸媒,激發社區發展活力。
1個主題演繹展區、2個重點樣本社區以及18個體驗社區,構成了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活動框架。來到藝術季重點樣本社區——普陀區曹楊社區,行至蘭溪路口,一座剛剛啟用的名為百禧公園的“高線公園”絕對會吸引你的目光。
有人說,“高線公園”是國際化大都市的標配,如首爾、紐約等地都有這樣的街區花園。通過對城市局部老舊空間的改造,建起一座線形的“空中花園”,兼顧美觀的同時最大限度利用并不富裕的剩余空間,這成了近年來國際化大都市探索城市空間利用的一條重要路徑。
事實上,作為我國第一個以現代“鄰里單位”規劃理論完整建造起來的大型居住區,曹楊社區的規劃設計具備先進性和超前性?!霸?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期間,曹楊社區的序廳展場就設在百禧公園。”上海市普陀區副區長張玉鑫表示,百禧公園在改造前是運營了近10年的曹楊鐵路綜合市場,雖然曾經為群眾提供了生活便利,但隨著曹楊商業網點的不斷豐富,這樣一個老舊農貿市場已經無法滿足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閑置的市場也失去了鄰里交流的空間屬性。于是,市場于2019年正式關停改造、華麗轉身,如今成了上海第一座“高線公園”。這個公園讓大家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可以滿足散步、打球、休息、觀景等休閑需求。路過的市民對百禧公園交口稱贊。
為了打造“高線公園”,普陀區充分聽取群眾需求,廣泛征集意見。如今,百禧公園雖然剛開張不久,二層的“云上走廊”已是人來人往,一層的籃球場也打起了比賽,負一層的空間則辦起了各式各樣的展覽……
在百禧公園中段蘭溪路北入口處,記者還發現了百禧驛站。這座驛站原為鐵路市場用房,經過改造后成為頗具特色的“歇腳站”。在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期間,驛站在提供咖啡、簡餐等服務的同時,還邀請美食家、藝術家、主持人等在此開展餐桌禮儀、花草藝術、旗袍文化、兒童演講等主題活動。藝術季后,驛站將作為社區服務點繼續運營,為前往百禧公園游覽的參觀者和社區居民提供室內休憩空間。
曹楊社區讓我們看到老社區在空間改造后的新潛力。改造項目為居民15分鐘的動線上增添了更多生活節點,彌補了公共活動與休憩空間的缺失,打造有溫度的生活場所和獨具特色的公共空間,讓“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內容更加豐富。
能“搞定一切”的昌平路
上海每個街道都有各自的人口、環境等特點,很多街道都因地制宜在服務半徑內構建屬于自己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其中江寧路街道就選取了“集中”的方式。
位于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昌平路710號的“靜·鄰一家”江寧路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如今是附近居民“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據點”。在這座7層樓、占地3800多平方米的社區黨群服務綜合體里,集合了黨建、黨群、文化、精神文明等公共服務功能,平日里的生活事項咨詢受理等綜合業務也都能在這辦理。
在“靜·鄰一家”二樓圖書館,80歲的邱先生正在看報,自從有了這個圖書館,來這里讀書看報成了他每天最重要的活動?!懊刻觳叫?分鐘就能走到這里,圖書館的環境好服務也好,有時家人還帶著孫子來這里參加讀書活動?!?
這座街道圖書館雖然規模不算大,卻花了不少心思。尤其是館內的自動借還書系統,在上海市智能化圖書管理系統中名列前茅。“我們這里每本書都有兩個標簽,一個是上海圖書館制定的索書號,另一個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電子標簽。通過電子標簽,我們可以用一輛智能書車把書精確還到書架上。”江寧路街道圖書館負責人朱宇翔表示,智能還書系統不僅提升了街道圖書館的服務效能,還吸引了更多市民將閱讀作為生活圈中的重要內容?!敖值赖闹悄軋D書館以及兒童閱讀區備受附近居民的喜愛,每到周末,這里人氣都非常高?!敝煊钕枵f。
“街道以‘靜·鄰一家’作為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核心點,優化公共服務站點布局,在昌平路上整合黨建群建、事務辦理、日間照料、文化休閑、親子活動等公共服務資源,打造15分鐘可達的‘家門口’服務圈?!苯瓕幝方值傈h工委副書記朱鳳介紹,江寧路街道面積1.84平方公里,擁有7萬多人口、16個居民區,這在上海中心城區中屬于人口密集街道,不過街道居民生活半徑相對集中,并且基本都能在15分鐘之內步行到昌平路,因此在這條路上“集中式”布局一條生活服務、政務服務“中心帶”成為街道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落腳點。
“靜·鄰一家”的對面就是江寧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也是上海市第一批、靜安區第一家實行“全市通辦”“全年無休”的服務點,承接200項事務受理,年均受理量達15萬件。記者來到該中心時,正好碰上留學回來的張思雨在辦理就業創業證,曾經繁瑣的辦證流程如今只需10分鐘就能全部搞定?!扒皫啄曷犝f辦理這個證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很多政務事項在這里一個窗口就辦好了,從家里走過來也就10分鐘,實在是太方便了。”張思雨說。
“在街道內,有不少服務功能是少于15分鐘就可以實現的,比如一些為老助餐點在附近的社區居委會就有設置,街道服務層面會著力解決更有普遍性的問題?!敝禅P表示,除了黨群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外,昌平路上的這條“服務帶”還有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生活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等一系列管理服務站點。此外,江寧路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也于10月14日正式揭牌成立,包含長者照護之家、長者食堂、家庭醫生工作室以及愛老家園等一系列服務功能和設施,老年人在這里又多了一處生活園地。
創造更高層次生活供給
在社區功能建設越來越豐富完善的現在,除了將各種服務功能聚合以外,生活圈里應當擁有更高層次的供給。
什么是更高層次的供給?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供給,社區里還應有一些空間可以調動居民對生活的熱愛,喚醒百姓對本土文化的關注,甚至提升群眾的生活品位和審美能力。如今,這些承載著特殊功能的城市空間已經在上?!?5分鐘社區生活圈”中漸漸萌芽。
位于徐匯區的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如今這里既有老洋房也有新小區,街道居住的本地人很多,外國人也不少,這里的建筑風格融合中外,文化氛圍開放包容。在這樣的環境里,一座與著名的武康大樓顏色相近、外形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不規則三角形建筑矗立在武康路與安福路的交會處,與武康大樓遙相呼應。這不是什么藝術館,而是一家名為“話梅”的美妝店。
商店里的美妝店常有,路邊有如此藝術造型的美妝店還真不多見,這家700平方米的“街角美妝店”不走尋常路,一層竟是一整層的咖啡店,二層以上才是主營的美妝區。周邊居民常在一層閑坐喝咖啡,甚至在這里取快遞、遛狗,店門口處放著供狗喝水的小碗,一把把免費雨傘立在旁邊。初來乍到,一時竟看不出這里到底是驛站、咖啡店,還是便利店、美妝店。
“可以把‘話梅’看作是一個供人們歇腳的地方?!薄霸捗贰甭摵蟿撌既绥娞i告訴記者,如今武康路火了,人也多了,但供人們歇腳的地方卻不多,因此他想把美妝店變成一個公共空間服務于社區,并以美妝產品為載體傳播關于美的文化與藝術理念,在富有情調的武康路上打造一個“美的空間”,成為獨樹一幟的城市符號與美學地標。
“很多附近居民來這里,并不一定是買化妝品,而是來這里了解電影、藝術、音樂等內容,這里有時候會放映電影,辦小型藝術展、藝術沙龍,在傳播藝術的同時讓人們更熱愛生活,提升人們的藝術品位?!辩娞i說,隨著主業逐漸穩定,他更想做的是社區美育的普及,并為街道提供一個休憩場景,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供一處目的地。
位于靜安區西康路的唐香文化空間也是這樣一處目的地,只不過這里為社區居民帶來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近年來社區附近多了不少這樣的文化空間,看展覽都不用專門去展覽館了?!弊≡谖骺德返睦畹旅袷且晃粫嫄酆谜撸缃窀羧钗迦ヌ葡阄幕臻g逛逛已經成為習慣。
“我們的文化空間坐落在社區里,布置也像家里一樣,讓居民在參觀時有一種親近感。”唐香文化空間負責人孫楚瑜表示,社區文化空間就是要區別于專業展館并融入生活,要讓體驗傳統文化成為群眾生活的日常,成為生活圈中的重要選項。“我們還和附近單位的工會合作建立了職工文化體驗站,未來還會有花藝、茶道、漢服、書畫等一系列展覽和文化體驗活動,希望這處社區空間可以讓傳統文化藝術走出殿堂,走進社區?!保ㄓ浾?李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