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11-16 09:42:11
原標題: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人民時評)
來源:人民日報
保障糧食安全既要看產量,也要看糧食生產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始終立足自身抓好農業生產,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倉廩實,天下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
糧食豐收,全局主動。今年全國秋糧增產已成定局,糧食產量將創歷史新高,我國糧食生產將迎來第十八個豐收年景。這標志著我國糧食生產將連續7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為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夯實了基礎,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創造了有利條件。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目前,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小麥、水稻自給率超過100%,玉米自給率達到95%以上,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果菜茶肉蛋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較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解決了世界約20%人口的吃飯問題,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保障糧食安全既要看產量,也要看糧食生產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始終立足自身抓好農業生產,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必須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評估數據顯示,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耕地質量能夠提升1到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實現“一季千斤,兩季噸糧”。在嚴重氣象災害年份,糧食產能穩定性明顯高于非項目區。截至去年底,全國已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占全國耕地面積近40%。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讓更多“望天田”變成“噸糧田”,才能更好鞏固和提升糧食安全生產能力。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必須打好種業翻身仗。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水稻、小麥、大豆全部為自主品種,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同時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種、環節和領域我們還有短板和弱項。當前,我國種業已進入到以自主創新為驅動力的發展新階段。我們要保持水稻、小麥等優勢品種競爭力,縮小玉米、大豆等品種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加快少數依賴型品種選育。同時,還應打通生產、加工、銷售、技術服務等環節,促進產學研用結合,育繁推一體化,完善種業產業鏈。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一方面,應守住耕地紅線,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好,把農田水利搞上去,把現代種業、農業機械等技術裝備水平提上來,把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好建設好,真正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到實處。另一方面,還應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自身優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
倉廩實,天下安。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邁步新征程,不斷打牢糧食安全的基礎,持續提升糧食供給保障能力,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就一定能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