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正義網-首頁-即時新聞
2022-01-02 14:06:01
嶄新的2022年,我們與親愛的讀者再次相遇。歲月如流,過去365天的記憶卻不會輕易消散。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領下,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的每一個堅實腳步,都值得銘記與書寫。
一年來,我們見證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感受到民法典實施帶來的潤物細無聲的變化,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有了新發展,個人隱私得到更加全面的護衛,家庭教育從此有了法律的標尺,“飯圈”整治還網絡一片朗朗晴空……一起起標桿案件,讓公正流淌在裁判文書的字里行間,守護著世道與人心。不斷健全的規范與制度,保障著全面依法治國的列車向前奔馳。
看,法治宏圖已徐徐鋪展,公平與正義不會被辜負,法治的陽光將繼續照耀每一個人!
全過程人民民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強調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對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
專家點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極具創建性的民主理論新概括,展示了新時代人民民主的新形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也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在要求。用國家制度推進人民民主,用良法善治保障人民民主,在黨的領導和支持下不斷發展人民民主,方能實現更高水平的人民當家作主。各級人大要做全過程人民民主最積極和有力的踐行者,保證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有機結合、一體推進,確保人民的聲音在投票時和投票后都能聽得見、聽得清、聽得準,確保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
(祝靈君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副主任)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
2021年8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綱要將“加快形成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作為主線,從職權法定、行政決策、科技保障等八個方面突出體系建設,注重法治政府的全面推進和依法行政能力的整體提升。
專家點評: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綱要以人民滿意作為指導方針和評價標準,集中體現了法治建設要緊緊圍繞人民需求的根本導向,是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舉措,也是引領“十四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綱要的頒布實施,有助于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實現率先突破,進一步發揮引領法治社會生長的作用,為走向深水區的改革保駕護航,也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注入強大動力。
綱要與《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共同形成“一規劃兩綱要”的格局,是“十四五”時期對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頂層設計,為法治建設錨定了發展方向。
(王敬波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
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修訂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根據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對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改,重點針對香港回歸以來選舉實踐中暴露出來的制度漏洞和缺陷作了完善性規定。根據新選制,香港已成功舉行新一屆選委會選舉和立法會選舉。
專家點評: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的修訂,進一步落實了民主發展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均衡參與原則,彌補了選舉制度存在的重大漏洞以及短板,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從制度上解決“什么樣的人進入治港行列”提供法律保障。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首先要維護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的權威性,從制度上確保“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推進“一國兩制”下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發展。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云南綠孔雀棲息地保護案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新平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云南紅河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水電站淹沒區域內,綠孔雀為重點保護物種。2017年7月,為保護綠孔雀棲息地,北京市朝陽區自然之友環境研究所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最終,法院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基于現有環境影響評價下的水電站建設項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對該水電站淹沒區內植被進行砍伐。
專家點評:本案系我國首例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預防性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世界環境司法大會上被外方評為全球十大生物多樣性案例之首。
裁判在事實上終止了水電站的建設,綠孔雀“戰勝”了水電大壩,使我們不得不感嘆公益訴訟的巨大能量。法院對本案的裁判結果,真正執行了“保護優先”原則,使環境保護法真正成為有“牙齒”的法律,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也體現了對用最嚴格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法治觀的堅守。
(王燦發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
家庭教育促進法
2021年10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
專家點評: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的終身發展和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穩定。家庭教育促進法旨在將家庭教育從附屬于學校教育的地位中解放出來,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推動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國事”。該法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堅持問題導向,是一部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律、一部以立德樹人為主線的法律,也是一部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的法律,其頒布實施將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各負其責,提供更強有力的保證。
(趙剛 東北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
證券糾紛普通代表人訴訟首案
2019年11月,證監會對飛樂音響證券虛假陳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20年8月,原告魏某等34名投資者共同推選其中4人作為擬任代表人,提起普通代表人訴訟。2021年5月,上海金融法院判令飛樂音響公司向315名投資者支付1.23億余元賠償款。上海高院二審維持原判。
專家點評:飛樂音響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是證券代表人訴訟司法解釋出臺后證券糾紛普通代表人訴訟第一案。該案的成功處理,為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在全國范圍內的進一步推廣提供了可復制的裁判樣本。該案體現了投資者友好型的裁判理念,貫穿著公平與效率并重、法治與發展并舉、誠信與創新兼顧的法治精神,對于構建公正高效便捷的中小投資者司法保護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增強公眾投資者的幸福感、獲得感與安全感,促進資本市場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資本市場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持續優化穩定、透明、公平、可預期、有韌性與有溫度的資本市場法治生態環境。
(劉俊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民法典實施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民法通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等9部民事法律同時廢止。一年來,依據民法典判決的典型案例不斷涌現。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推動民法典從紙面走進現實。
專家點評:民法典正式實施,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一年來,夫妻共同債務、居住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等新規的效應充分顯現,深入影響了社會生活。在司法領域,各地涌現了大量適用民法典新規裁決的“第一案”,民法典的原則和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案件中。民法典關于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保護生態等方面的新規,也影響了一批地方立法,其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功能初步顯現。隨著持續的貫徹實施,民法典將對國家、社會、家庭和個人產生更深遠的積極影響,更好增進人民福祉,推動權利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
(謝鴻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室主任)
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貫穿全年,堅決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是其中心環節。2021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部署全面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2月27日,市縣兩級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正式啟動。8月16日,全國第二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動員部署會召開,全面部署中央和省級政法機關教育整頓。
專家點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堅持以正風肅紀為關鍵,堅決向頑瘴痼疾和害群之馬開刀,進一步改變了政法隊伍的作風形象,提升了政法隊伍正規化建設水平。同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始終將人民群眾滿意與期盼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培養專業精神、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專業水準,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增強了政法隊伍的專業性、公信力、親和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周葉中 武漢大學副校長)
個人信息保護法
近年來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凸顯。經過數年醞釀與打磨,2021年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于公眾所關注的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大數據“殺熟”、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等問題作出系統規制。
專家點評:個人信息關涉人格尊嚴與自由,大數據環境下更與個人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甚至還影響到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等公共利益。個人信息保護法從我國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上升為法律規范;又充分借鑒域外有益做法,體現立法的前瞻性和完整性,構建起以“告知-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系列規則,首次在我國確立了一整套系統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彌補了先前立法的缺陷。尤其是“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的規定,既明確個人信息權益的基本權利定位,也為處理個人信息保護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奠定了基礎。
(周漢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平臺經濟反壟斷
2021年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印發《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10月19日,反壟斷法修正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同時,有關執法機關先后對多家直播、音樂、餐飲外賣等平臺涉嫌壟斷行為進行整治,顯示出我國在互聯網平臺反壟斷方面的決心。
專家點評:2021年是聚焦全方位規范數字經濟發展、推進互聯網平臺領域反壟斷的一年。國家加強了反壟斷領域的立法、執法以及機構建設,相關法律法規陸續出臺或得到修訂完善,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為我國反壟斷工作提供了更為完善的法治依據與治理平臺。同時,以阿里、騰訊、美團等互聯網頭部企業為當事方的一批典型反壟斷案件,相繼公布處理結果,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伴隨著反壟斷執法力度的加強,互聯網領域的競爭秩序得到改善,互聯網領域的營商環境特別是中小商家的處境明顯優化,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力度也得到提升。可以說,反壟斷執法為中國數字經濟的持久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薛軍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嚴懲虛假訴訟
近年來,虛假訴訟成為司法領域“頑疾”。2021年3月4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和司法部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虛假訴訟犯罪懲治工作的意見》,強調公檢法司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分工負責、配合協作,共同防范和懲治虛假訴訟犯罪。
專家點評:虛假訴訟通常是訴訟參加人經過通謀,虛構法律關系和法律事實,偽造證據,提起民事訴訟,使法院作出錯誤裁判,損害利害關系人利益的行為。不僅會嚴重損害其他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也會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挑戰了司法權威,干擾司法公正,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虛假訴訟的懲治力度。“兩高兩部”出臺意見,充分體現了政法機關對虛假訴訟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重拳出擊的決心,對于維護司法權威、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誠信社會建設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楊震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大學教授)
整治“飯圈”亂象
“飯圈”追星亂象叢生,對青少年的危害不可小覷。2021年6月,中央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 “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8月,中央網信辦發布通知,對粉絲集中的互聯網平臺、經紀公司以及粉絲行為本身提出明確要求;9月,中宣部印發通知,要求加大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力度。
專家點評:粉絲控評操縱意見市場,宰制話語權力;網絡暴力干擾輿論風向,損害他人權益;不當集資興起攀比之風,浪費物質資源,存在法律風險;非理性線下活動,擾亂公共秩序,威脅社會安全……近年來,“飯圈”亂象叢生。相關部門聯動出擊,通過制定通知、開展專項整治、依法懲處等活動,重拳規制“飯圈”違法犯罪行徑,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深入優化“飯圈”治理效能,需要久久為功,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切實糾正“飯圈”錯誤走向,激發“飯圈”正向能量,打造清朗網絡空間,弘揚積極健康風尚。
(王天錚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