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3-09-08 14:49:09
原標題:一見·從災后恢復重建,讀懂總書記的惦念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一見·從災后恢復重建,讀懂總書記的惦念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一直的牽掛,時刻的惦念。
9月7日,黑龍江省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習近平總書記一路行,一路看——田疇屋舍,路電網水,災后恢復重建。
今年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以來,華北、東北地區發生極端強降雨,持續時間長,引發洪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如今的防汛,進入災后恢復重建的時間。沒有了洶涌的水勢,但依然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
20多天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一字一句,重若千鈞,暖如燃炬。
災區群眾,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的“第一站”。
2022年農歷小年剛過,山西省臨汾市馮南垣村。這里,不久前遭遇了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秋汛。
雪花落到氈帽上,走進村民家里,習近平總書記和鄉親們坐在一起,“我一直牽掛著災區群眾,今天到山西第一站就來到這里,是要實地看一看災后恢復重建情況。”
沿著村路緩緩步行,看著修葺一新的街道、貼著春聯的門楹,總書記說道:“我心里有了底。”
3年前的夏季,我國遭遇自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汛情。安徽南北三線抗汛。
習近平總書記輾轉奔波,“我這次是專程來看望災區鄉親們,看看災后恢復重建情況……”
汗水順著臉頰滴落到腳下的泥土里,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農田深處,話語溫暖人心:“看到鄉親們生產生活都有著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實。”
防汛救災,時時放心不下。
7月29日,華北大地飛馳著一列回京專列。剛剛結束四川和陜西漢中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望向窗外,神情凝重——京津冀地區,暴雨預警信號一再升級。
一天后,北京豐臺至沙城鐵路發生嚴重水害。3趟列車被迫急停,2800多名旅客被困。
“地方和有關部門與列車取得聯系,千方百計組織營救,送上食物、藥品,該轉移的轉移,確保滯留旅客安全。”習近平總書記牽掛著被困旅客的安危冷暖,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
兩天后,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妥善安置受災群眾,抓緊修復交通、通訊、電力等受損基礎設施,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丹心如一,始終心系人民。
今年7月,四川之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作出重要部署:“要全面落實防汛救災主體責任,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各項應對準備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兩年前,也是7月,河南暴雨如注,牽動著正在西藏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即便是在行進,汛情的態勢、防汛的進展,都會第一時間擺到案頭。總書記在考察途中作出重要指示:
“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做好受災群眾幫扶救助和衛生防疫工作”。
微不可不防,遠不可不慮。
統籌發展與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深惟重慮:“防汛救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
“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艱巨課題面前,中國特色大國應急體系建設成為關鍵一招。
新時代以來,推動組建應急管理部,防災減災有了“總協調”;授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應急救援建起“主力軍”……中國特色大國應急體系,細密勾填、統籌推進,災害防御能力全面提升,災后恢復能力更加堅實。
“大災之后肯定有大變化”“將來肯定會有一個新的玉樹”,13年前,習近平同志飛赴青海玉樹,這樣鼓勵當地的震后恢復重建。
河出潼關,增其奔涌;風回三峽,彰其怒號。每一次防汛救災,每一輪恢復重建,都在中華大地深深鐫刻“力量在國家、優勢在制度、奮斗在人民”的共識。多難興邦,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中華民族,屢經磨難而不斷奮起。
策劃:杜尚澤
撰文:楊 旭
校檢:吳 玥
圖片來源:新華社(攝影:殷博古)
視覺:畢曉洋、徐亮、李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