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以新發展理念賦能生產質效提升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2024-12-31 15:21:12

 【專家視點】

作者:沈潔(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背景下提出的原創性概念,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現代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向我們昭示,創新性實踐并非憑空產生,需要堅實的物質條件基礎,更需要創新性思想理念引領。因此,必須堅定不移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將新發展理念貫通于理解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邏輯關系之中。

科學理論指引是驅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條件。工業革命以后,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不斷轉化為新的技術與發明,極大地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管理科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的理論知識成為生產組織形態不斷調整的重要基礎,在不同歷史階段發揮了驅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社會生產發展始終無法擺脫無序性、自發性。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才能形成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全面指導意義,真正為社會化大生產服務、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服務的科學理論。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經濟理論實現了一系列重大創新。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發展理念”這一重大理論思想,要求推進“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從“新發展理念”的形成到“新質生產力”的提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發展先進生產力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質生產力不是傳統生產力的局部優化與簡單迭代,也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而是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是新發展理念引領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具體成果。當前,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社會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提供了中國方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印證了新發展理念的科學性。

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要堅決打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新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第一必要條件。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我們要切實認識到沒有科技創新無法形成新質生產力,缺乏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科技創新也無法形成新質生產力。努力滿足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充分條件,是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局、大局;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要素,則是這個全局、大局的要務。

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正確處理新質生產力形成中穩和進的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會一蹴而就,不能希冀畢其功于一役。為此,必須維護產業安全、經濟安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進程可持續。同時,處理好發展新產業、未來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傳統產業不僅能在穩定就業方面發揮作用,也能通過改造升級形成新質生產力。

要堅持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分類推進不同區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呈現出較大差異性。因此各地區應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例如對于北京來說,要充分發揮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作用,用創新理念引領發展實踐,體現首都風范,特別是要在科技創新方面給全國其他地區提供強大支撐。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31日 05版)

[ 責編:丁玉冰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山東創新推出生育津貼直發個人模式

近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區舉行“惠企利民政策體驗行”主題系列現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省醫保局主要負責同...[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12-31
尺素金聲 | 美麗中國建設,拿了不少全球第一

尺素金聲 | 美麗中國建設,拿了不少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了全面鎖邊“合龍”,在全球率先實現土...[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12-3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