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一份實屬不易的經濟年報(權威發布)

來源:人民網

作者:本報記者 丁怡婷

2025-01-18 12:23:01

原標題:一份實屬不易的經濟年報(權威發布)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一份實屬不易的經濟年報(權威發布)

來源: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張丹峰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中國經濟年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四季度增長5.4%。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

“2024年我國經濟克服了復雜內外環境帶來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順利實現了主要預期目標任務,推動了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成績實屬不易。”在國務院新聞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說。

經濟總量首超130萬億元怎么看?

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新動能積厚成勢

首次超過130萬億元!繼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120萬億元之后,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橫向比,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5.0%的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同時,貨物貿易、外匯儲備、制造業規模居全球第一,服務貿易、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居全球第二。

縱向看,10多年間,經濟總量實現從50多萬億元到130多萬億元的歷史性躍升,綜合國力顯著增強。2024年的經濟增量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量。

“經濟總量首超130萬億元,意味著經濟家底更加殷實,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產業體系的優勢更加鞏固,對世界繁榮發展繼續作出積極貢獻。”康義說,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48.8萬億元和51.4萬億元,內需主動力作用持續發揮。

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很不容易;經濟爬坡過坎過程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同樣不易。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從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到夢想號探秘大洋,從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到CR450動車組樣車發布,2024年,科技創新高度不斷刷新。我國全球創新指數2024年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十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升到16.3%、34.6%,比上年分別提高0.6和1.0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8.7%、22.2%、14.2%。

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年末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個百分點。

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初步測算,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高水平對外開放成效明顯。2024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3.8萬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面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各方面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經濟結構在向優、動能在向新。”康義說。

一攬子政策效果如何?

有效提振社會信心,促進經濟明顯回升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一度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局面。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黨中央因時因勢加強宏觀調控,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會信心,促進經濟明顯回升。

康義介紹,初步核算,2024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比三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為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尤其從12月份的主要指標看,經濟回升態勢更加明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6.2%、6.5%、3.7%,比上月分別加快0.8、0.4、0.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速是下半年以來最高,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是全年最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也升至98.7%的高位水平。

2024年,多個部門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打出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政策“組合拳”,房地產市場呈現出積極變化。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5%、1.0%,扭轉了之前連續下滑的態勢;房價逐步回穩。

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的同時,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促進2024年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2024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下階段,要把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擺在更突出位置,實施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企業的就業支持計劃,促進重點群體就業,保證就業大局的總體穩定。

今年經濟發展前景怎么判斷?

積極因素累積增多,還需付出努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如何判斷今年的經濟發展前景?

應當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加深,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承壓,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但是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發展的‘時’和‘勢’依然占優。我們對中國2025年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康義說。

經濟向好發展積極因素累積增多。2024年,平均每天生產8萬多輛汽車、340萬臺智能手機,寄送超過4.7億件快遞,中國市場的活力有目共睹。我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經濟體量、市場容量都很大,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也很強,供給和需求兩側都能夠支撐國內大循環,這是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基本依托。

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壯大。我國正處在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一些傳統動能比如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在下降;但又有一些新興動能比如數字經濟,占比持續提高,為拓展新空間、開創新機遇增添了更多可能。

一攬子政策效果將不斷顯現。面對外部環境的復雜變化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問題,2025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首就是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康義介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等,這些政策的落實將有效激發內需潛能,特別是提振居民消費,為今年經濟穩定運行、向好發展提供更強的需求動力。

深化改革開放將增強發展活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300多項改革舉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針對制約發展的深層次障礙和外部挑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相關改革舉措穩步落地,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經濟活力。接下來,要通過改革發力、政策給力,把發展潛力充分釋放出來,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8日 02 版)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人民日報 | 山東:全面應用電子營業執照 提高經營主體辦事便利度

山東全面應用數字化電子營業執照提高經營主體辦事便利度本報濟南1月16日電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山東全面應...[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1-18
大國來信丨友誼之橋

大國來信丨友誼之橋

[詳細]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5-01-18
熱點問答|被捕后又面臨拘留 尹錫悅前路如何?

熱點問答|被捕后又面臨拘留 尹錫悅前路如何?

新華社首爾1月17日電熱點問答丨被捕后又面臨拘留尹錫悅前路如何?新華社記者陸睿姬新龍李翔華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17日向首爾西部地方...[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17
以色列安全內閣批準加沙停火協議

以色列安全內閣批準加沙停火協議

新華社耶路撒冷1月17日電以色列總理辦公室17日發表聲明說,以色列安全內閣投票批準了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達成的停火協議,政府將在當...[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17
新春走基層|西北富農羊,走進粵港澳年貨市場

新春走基層|西北富農羊,走進粵港澳年貨市場

春節前,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所在的黃土高原上積雪未融,蒼茫冷峻。不久前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工展會上,她展銷的3.8噸環縣羊肉短時間內...[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17
新華全媒+|2025年,醫保將有這些新福利

新華全媒+|2025年,醫保將有這些新福利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題 2025年,醫保將有這些新福利新華社記者徐鵬航、溫競華擴大跨省共濟應用地域范圍,開展新批次藥品和耗材集采,發布第...[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17
夜讀丨讓心情瞬間變好的4個地方,推薦你多去

夜讀丨讓心情瞬間變好的4個地方,推薦你多去

01去菜市場,看人間煙火如果心情煩悶,就出門去一趟菜市場吧。02去圖書館,讀人生百味有句話說 “不讀書的人只能經歷自己的人生,而愛讀書...[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1-17
創新勢頭強勁 結構持續優化 改革走深走實——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創新勢頭強勁 結構持續優化 改革走深走實——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題 創新勢頭強勁結構持續優化改革走深走實——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新華社記者王希中央企業全年研發經費投入...[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17
山東省多部門聯動,全鏈條整治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

山東省多部門聯動,全鏈條整治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月17日電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山東作為電動自行車大省,保有量超過4300萬輛。為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風險,自2024年4月...[詳細]
新華社客戶端 2025-01-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