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地評線】荔枝視評:追“鋒”而行,做新時代“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來源:荔枝新聞

作者:

2025-03-05 14:38:03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雷鋒日記》中的這段話,令人振奮、催人奮進。

今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自1963年3月毛澤東同志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六十二載光陰荏苒,六十二載賡續相傳,學雷鋒活動在神州大地深入開展,走進紀念館、聆聽雷鋒故事;誦讀《雷鋒日記》、汲取榜樣力量;開展志愿服務、實踐中學奉獻......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力量。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一名年紀輕輕的解放軍戰士何以成就傳奇?一個普通不過的名字何以久久傳頌?答案就蘊含于雷鋒在普通的崗位上、日常的工作中、平靜的生活里,一件事一件事去奉獻、一個任務一個任務去完成,以認真奉獻書寫壯麗人生。從“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到“不亂花一分錢,不亂買一寸布,不掉一粒糧”的道德素養,再到“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意志品質,“雷鋒”二字已從一個名字升華為一種標志、一種精神、一種信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厚道德滋養。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追求、弘揚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把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更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鋒”芒永續、向“鋒”而行,爭做新時代“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雷鋒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發向上、銳意進取、忘我奉獻。今日之中國,雷鋒精神傳承者遍布天南海北、各行各業,在平凡崗位創造不凡業績。在祖國西南邊陲,桑杰曲巴帶領兩個女兒扎根雪山深處,以“三人鄉”之名守護國土數十載,讓“家是玉麥,國是中國”的信念綻放于冰峰之間。在國防科研的隱蔽戰場,“大國工匠”徐立平日復一日保持同一姿勢雕琢火藥,即便遭受中毒后遺癥,依然默默堅守崗位,以精湛技藝與敬業精神推動中國“航天夢”破浪前行。在鞍鋼齊大山鐵礦,郭明義每天提前兩個小時巡查采場公路,15年累計多干5年工作量,并將一半收入化作140張匯款單,托起180名貧困學子的“求學夢”......一個個鮮活形象、一件件感人事跡,鼓舞著我們、激勵著我們。雷鋒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本色。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典型是鮮活的價值引領。無論是誰,再普通微小的善行,堅持不懈就能譜寫不普通的壯舉;不管在哪,再平凡不過的崗位,恪盡職守也能書寫不平凡的故事。今天,闊步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上,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狀態,越是形勢復雜、任務艱巨、挑戰繁多,越呼喚更多雷鋒式的時代楷模、引領式的前行標桿。新的趕考路上,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繼承和發揚“螺絲釘”精神、“釘子”精神、“補丁”精神、“忘我”精神,始終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主動將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辛苦不言苦、有難不畏難,必將在全社會形成處處學雷鋒、人人做雷鋒的生動局面,為我們創造新的偉業提供精神啟迪、凝聚強大力量。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眺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前進道路,廣大黨員干部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從自己做起、于點滴干起,在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中堅定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彰顯責任擔當。每個人都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就能熔鑄成昂揚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偉力,匯聚起排山倒海、乘風破浪的奮進力量!(劉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春暖一線看生產丨春天里,這些建設項目按下“加速鍵”

??春光漸暖,江淮大地上各項重點建設項目“進度條”持續更新。??在合肥市蜀山區運河新城高科智造城項目施工現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各...[詳細]
新華網 2025-03-05

多地競逐具身智能 人形機器人產業“加速跑”

??近日,北京發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動計劃,力圖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浙江、廣東等省市也已出臺支持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相關政策規劃。受訪...[詳細]
新華網 2025-03-05
“可別小瞧這一個百分點”

“可別小瞧這一個百分點”

原標題 嚴建兵委員談農業科技創新——可別小瞧這一個百分點3月4日下午,首場“委員通道”如約而至。”嚴建兵說,“去年我國進口了1.05億噸...[詳細]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3-05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