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5-03-19 10:06:03
原標題:新華鮮報丨從雜交水稻到人工智能 中國對外援助“小而美”項目共創“大心愿”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新華鮮報丨從雜交水稻到人工智能 中國對外援助“小而美”項目共創“大心愿”
來源:新華社
開展1700多期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計劃向全球南方國家提供10萬個研修培訓名額、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成為援外新關注點……
3月17日在京舉行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李明介紹了中國對外發展援助“小而美”項目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計劃。
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優先事項,中國援外“小而美”項目接地氣、聚人心、低成本、可持續,在全球各地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落地生根,成為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亮麗名片。
長期以來,中國重視對接受援方需求,對外發展援助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在農業、醫療衛生等領域,一批項目叫得響、立得住、傳得快,擦亮民心相通的金字招牌。
在萊索托,“10平方米菌草菇栽培模式”讓缺地農民年產1.2噸新鮮菌草菇,生活有了保障;從中國引進雜交水稻后,布基納法索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基本實現大米“零進口”;在馬達加斯加,中國援建一條19公里的公路,連接該國重要雞蛋產區,顯著改善養殖戶雞蛋運輸條件減少雞蛋破損,當地人親切稱為“雞蛋路”……
這是2022年5月3日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郊區拍攝的由中國政府無償援建的“雞蛋路”。新華社發(西塔卡·拉喬納里松 攝)
中國開展以青蒿素為核心的大規模國際抗瘧援助,累計提供青蒿素藥品數十億人份,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就有約2.4億人受益。
一粒種子使三餐有了著落,一條道路使生活更有奔頭,一款藥劑為健康保駕護航。
援坦桑尼亞寬帶項目,使該國電話資費降低58%、互聯網資費降低75%;推動建設中非衛星遙感應用合作中心,利用數字技術提高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為巴基斯坦、老撾、埃及等1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援建數字基礎設施項目,涵蓋互聯網、電子政務、智能交通……
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這是中國對外發展援助“小而美”項目的突出魅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形成一批示范性合作成果。
2024年2月15日,在亞的斯亞貝巴的埃塞俄比亞聯邦職業技術培訓學院,魯班工坊中方負責人與當地教師交流教學內容。新華社記者 李亞輝 攝
2025年,中國援外“小而美”項目有哪些新進展?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水平長足進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藍色經濟……這些前沿領域,正成為援外的新關注點。
2021年揭牌運營的埃塞俄比亞魯班工坊,被非盟確定為面向全非洲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訓中心,在工坊實訓室門口的照片墻上,張貼著企業主動寄來的畢業生工作照。如今,魯班工坊的畢業生已遍布非洲多個國家。
“專業設置面向工業傳感器、機電一體化、工業控制、工業機器人等四個方向。”魯班工坊共建方埃塞聯邦職業技術培訓學院副校長加布雷格齊亞貝爾說,“隨著魯班工坊惠及更多國家,將幫助更多非洲年輕人實現高質量就業。”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2025年計劃實施2000余個援外培訓項目、培訓5萬多人,涵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項目標。”李明說,“未來中方將緊密圍繞三大全球倡議設計項目,向全球南方國家提供10萬個研修培訓名額。”
2024年3月28日,外國留學生在福建農林大學國際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食用菌菇實驗室了解菌草菇的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
據悉,中方匯聚多元發展資源,把40億美元的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打造成多邊“小而美”民生項目的主要動力源,目前已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糧食計劃署、工業發展組織在內的20多個國際組織在基金框架內開展合作。
“我們將繼續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推進全球發展倡議落實落細,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新動能。”李明說。
一個個“小而美”的項目,正匯聚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大心愿”。
策劃:陳芳
記者:王慧慧、曹嘉玥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