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4-03 09:11:04
原標題:喝奶茶,怎么辨別“科技與狠活”?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喝奶茶,怎么辨別“科技與狠活”?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喝奶茶,怎么辨別“科技與狠活”?(服務窗·讀懂食品添加劑)
奶茶是很多人喜愛的飲品。日常生活中,如何識別奶茶里的食品添加劑?如何科學飲用奶茶?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副院長陳世奇。
2月8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正式實施,新版標準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要求,調整了使用范圍和限量。其中一項調整是禁止在淀粉制品中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作為‘奶茶伴侶’的輔料‘珍珠’是典型的淀粉制品,也在禁止使用脫氫乙酸鈉的食品之列。”陳世奇說。
脫氫乙酸鈉是食品生產者常用的低毒性防腐劑。科學研究指出,長期過量攝入脫氫乙酸鈉,可能會有一定的健康風險。目前市面上的“珍珠”小料主要有三類,大多數商家使用的常溫珍珠和快煮珍珠含有防腐劑,而不含有防腐劑的冷凍珍珠依靠冷鏈運輸,成本較高。新規的實施要求品牌方和供應商攻克制作工藝難題、調整珍珠配方,以確保產品的合規性和健康性。
“科技與狠活”作為網絡流行語,用于調侃或諷刺某些食品生產或加工過程中過度使用添加劑、人工合成技術等手段的現象。這一爭議也長期存在于奶茶界,源于不少消費者對其中的食品添加劑心存疑慮。
“奶茶中,并非所有添加劑都是‘科技與狠活’。只要在國家標準規定的范圍內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但如果超范圍、超劑量使用添加劑,就可能危害健康。例如,超量使用色素,可能會損傷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違規添加非食用物質,會嚴重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健康。”陳世奇說。
如何識別奶茶里的“科技與狠活”?陳世奇給出了“一看、二觀、三品嘗”的方法。
一看標簽。預包裝奶茶的包裝上,必須清晰標注品名、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配料表是關鍵,顯示了奶茶是否有食品添加劑等。
二觀色澤和質地。用鮮牛奶和茶葉制作的奶茶,顏色是自然的淺棕色或米色,質地均勻。顏色過于鮮艷,如呈現亮粉色、鮮綠色等不自然的顏色,很可能添加了過量色素;如果奶茶看起來分層明顯或者有沉淀,那可能是品質出現了問題。
三聞氣味和嘗口感。優質的奶茶有濃郁的奶香味和茶香味。如果過于甜膩,可能是添加了過多的甜味劑;如果有異味、酸澀味或苦味,可能與原料質量不佳、添加劑超標有關。
平時生活中,如何科學飲用奶茶?陳世奇給出建議:
控制飲用量。奶茶中通常含有較高的糖分、脂肪和咖啡因,長期過量飲用會增加身體負擔。建議每天飲用奶茶不超過一杯,且盡量選擇小杯裝。
關注糖分攝入。很多奶茶為追求口感,添加了大量糖分,長期過量飲用易引發蛀牙等。點單時,可要求“少糖”或“無糖”,也可以選擇添加新鮮水果來增加自然甜味。
留意奶制品選擇。鮮奶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相對健康;而奶精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注意咖啡因含量。部分奶茶為達到提神效果,加入較多茶底或咖啡成分。過量攝入咖啡因會引起失眠、心悸等問題,敏感人群應選擇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奶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