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暑期經濟“熱”力全開 釋放澎湃夏日活力

來源:央廣網

作者:

2025-07-04 10:40:07

央廣網北京7月2日消息 暑期檔電影總票房突破20億、避暑勝地伊春熱度暴漲155%、親子出行比例超三成……這一串串躍動的數字背后,蘊含著今夏“暑期經濟”噴薄而出的新動能。從南海之濱到北疆林海,從文化盛宴到夜間霓虹,隨著盛夏來臨,一場融合了研學、避暑、文化、夜娛等多業態的消費熱潮席卷全國,推動經濟的熱度與氣溫一同攀升。

寓教于樂受追捧 親子研學熱度高

親子旅游與研學體驗成為很多家庭暑期消費的熱門選擇。

“牛排放的主要溫室氣體是什么?”“溫室大棚可以通過增加什么氣體促進植物生長?”連日來,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迎來了一批批研學的學生。學生們手持研學題卡,穿梭于各大展廳之間,通過答題、集章探索“碳”的奧秘。

“我們專為中小學團隊設計了‘AI+低碳’科普活動,推出‘研學題卡導覽’模式,引導學生們結伴探索展項、尋找答案,在實踐中感受科技與環保的深度融合。”低碳科技館館長蔣曉斌表示,隨著暑期研學熱潮持續,科技館計劃推出“奇妙實驗之旅”“小發明家”等更多新項目。

學生們結伴探索展項、尋找答案(央廣網發 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供圖)

海南三亞文旅部門聯合酒店及景區,打造系列特色親子度假產品和文旅體活動,構建便捷“一站式”度假體驗,當地特色民宿也推出豐富戶外活動套餐。“我們民宿還特別針對高考生和大學生有‘住兩晚送一晚’的活動,憑準考證和學生證就能入住。”三亞一家民宿店長林恩浩介紹。

湖北則聯合長江流域11省市開展“青春與長江一起奔騰”暑期第一課研學旅游,全省科技館、非遺館、考古公園等推出航空探索、非遺體驗、考古發掘等主題研學活動,44家景區對中高考考生免首道門票。

“帶孩子出來邊玩邊學,比單純旅游更有收獲。”武漢家長李女士的感受,折射出親子游、研學游的獨特魅力。同程報告預測,2025年暑運期間民航國內航班親子客群出行比例預計達34.7%,國際航線這一比例約為23%,較2024年同期均有所上升。親子游客流高峰預計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持續約一個月,成為暑期經濟的重要支撐。

冷熱資源巧開發 避暑游走俏南北

面對全國多地持續高溫,“進山避暑、親水納涼、北上消夏”成為熱門玩法。各地依托地域氣候和生態資源,精心打造特色避暑旅游產品。

東北地區憑借涼爽天氣持續吸引游客,“東北避暑”漸成風潮。伊春、大連進入暑期熱度增長最快目的地排行榜前五,伊春更以155%的熱度漲幅位列第二。黑龍江省推出“民族風情”“嗨翻邊境”等十大主題避暑旅游精品線路,串聯起興凱湖、赫哲族鄉、華夏東極撫遠、神州北極漠河等特色資源,并融入哈爾濱國際啤酒節、齊齊哈爾烤肉美食節等活動。

“天然氧吧”伊春景象(央廣網發 伊春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新疆,巴音布魯克景區憑借20℃的清涼草原和豐富的民俗體驗吸引游客。“比南方涼快多了,還能體驗民俗家訪,看實景劇表演,行程安排很充實。”來自浙江的游客楊備光道出了避暑旅游的吸引力。

甘露山國際滑雪場(央廣網發 黃陂區委宣傳部供圖)

湖北也積極創新,推出“知音湖北、清涼一夏”避暑游和“夏日‘冰’紛、清涼酷爽”冰雪游,神農架、恩施利川等十大避暑目的地提檔升級,同時武商熱雪奇跡、武漢甘露山滑雪場等6座室內滑雪場開啟“冰雪 + 避暑”雙季運營模式。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吳燁表示:“冰雪游產品填補了南方夏季旅游空白,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增長點。”這種“冷熱結合”模式有效激活了暑期消費市場。


延時服務增供給 點亮夏夜新圖景

夜間經濟成為暑期消費新增長點。各地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創新夜間活動,釋放夜間消費潛力。

河南博物院舉辦“豫見·國寶奇妙夜”暑期活動,閉館時間由17點推遲至20點。“延長開放后日均接待量從1.2萬人次增至1.7萬人次,夜間時段成為暑期消費新亮點。”河南博物院首席講解員陳瑩瑩介紹。博物院還同步開啟仲夏市集等“夜間模式”。

洛邑古城景區夜景(央廣網發 洛邑古城景區供圖)

在河南洛陽,夜幕下的龍門石窟燈光次第亮起,營造出震撼的歷史畫卷。“我從深圳來的,早就聽說龍門石窟的夜景非常漂亮,走進這里,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游客何女士道出了眾多夜游者的心聲。而在不遠處的洛邑古城,紅燈掩映下,身穿漢服的游客絡繹不絕,催生出集文化體驗、夜間觀光、文創消費于一體的“新業態”。

“武當一夢”演出現場(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湖北推出“浪漫燈影、美味時刻”不夜游,武漢、襄陽等地的7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11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聯動餐飲、購物,形成“夜游 + 美食”消費鏈。游客既可以夜上黃鶴樓,夜游“武當一夢”,享受沉浸式體驗;又可以在襄陽古城、江漢路步行街等休閑街區享受夏夜清涼,品嘗風味美食。

從親子研學的寓教于樂到避暑游的南北呼應,從文化消費的多元供給到夜經濟的創新延展,各地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創新消費場景,暑期經濟的澎湃“夏日活力”,正為我國消費市場注入強勁動能。

統籌:王文偉

記者:鄧子依

編輯:左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