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網
2017-01-06 16:43:01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水產研究和教育機構“瀨戶內海區水產研究所”(廣島縣廿日市市)近日成功進行了一項實驗,用海底泥土中所含的病毒將赤潮形成原因的浮游生物幾乎全面殺滅。
報道指出,若該實驗能實現成果轉化,赤潮導致大量養殖牡蠣等死亡的情況將有望得到防止。
據悉,該研究所著眼于赤潮發生海域的海底泥土等所含的“HcRNAV”病毒。該病毒具有殺滅浮游生物“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的能力,后者是赤潮產生原因之一,被認為會對二枚貝造成致命危害。
2016年10月,該研究所在發生赤潮的新潟縣佐渡島近海海面上架設了兩個3米見方、深約2米的圍欄。其中一個圍欄內撒入了含有病毒的約1.5公斤海底泥土。
5天后,沒有泥土的圍欄內浮游生物僅減少到七八成,而撒有泥土的圍欄內浮游生物則幾乎全部死亡。可見放入海底泥土能提升減少率。
在日本養殖牡蠣生產量最多的廣島縣,受這類浮游生物的影響,1998年牡蠣大量死亡,對全縣造成近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的經濟損失。
該研究所主任研究員中山奈津子指出,采集含病毒的泥土并撒入海中的話,能有效防止赤潮的加劇。“由于在實際海域播撒時泥土也會隨海水擴散,因此播撒方式需要想想辦法。希望盡快實現成果轉化投入實際使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