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6-19 12:46:06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新華社記者葛晨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18日結束,總統馬克龍所在的陣營獲得絕對多數席位。至此,歐洲大選年日程過半,之前關于“民粹主義海嘯即將席卷歐洲”的預言并沒有成為現實。
雖然籠罩在歐洲上空的“民粹迷霧”暫時消散,但歐洲依然處在一個不穩定不確定的時期,各種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和矛盾交織。今年的一系列選舉為歐洲改革帶來新的機遇和動力,在國際形勢復雜變化的大背景下,“老歐洲”如何走出一條變革之路,成為大選過后的新話題。
受去年英國“脫歐”公投、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兩大“黑天鵝”事件影響,歐洲人最初對于2017年大選年充滿憂慮。
近年來,歐洲國家普遍存在經濟停滯、階層分化的問題,加上難民危機和恐怖襲擊的影響,一些迎合選民不滿情緒的民粹主義政黨支持率不斷上升。
然而,在今年多場選舉中,民粹主義政黨的表現都可以用“雷聲大、雨點小”來形容。
在今年3月的荷蘭大選中,極右翼政黨自由黨獲得的議席遠低于預期,這讓歐洲人松了一口氣。在法國總統選舉中,雖然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候選人瑪麗娜·勒龐闖入第二輪,但最終以較大劣勢輸給了馬克龍。而本月,在被視為意大利大選晴雨表的地方選舉中,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幾乎“全軍覆沒”。
歐洲下一次關鍵選舉是今年9月的德國大選。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說,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在地區選舉中表現強勁,她連任可能性很大。
民粹主義政黨在選舉中失利存在多種原因,但總體上反映出歐洲國家的大多數選民拒絕極端、排外的政治主張,同時對民粹政黨的執政能力缺乏信心。
在意大利,五星運動黨先前在地方選舉中拿下羅馬和都靈兩個城市,但其治理情況令人大跌眼鏡。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執政經驗不足是民粹主義領導人的一個弊病。
雖然民粹政黨接連失利讓歐洲人放松了緊繃的神經,但從具體選舉結果來看,極右翼力量在歐洲仍處上升勢頭,其存在的根基并沒有消失。
勒龐領導的“國民陣線”在今年的選舉中獲得的選票比2012年多了大約120萬張,荷蘭自由黨在議會的席位數量也比2012年增加了5個。
在歐洲多國,民粹政黨的一些主張依然迎合了很多選民的心理。英國獨立黨前任領袖、英國“脫歐”的主要推動者法拉奇在馬克龍當選后預言,如果瑪麗娜·勒龐堅持不懈,她可能在2022年贏得勝利。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今年的大選中,無論是“建制派”還是“反建制派”獲勝,歐洲整體都在“向右轉”,這種轉變會讓歐洲內部、外部政策都受到影響。
無論如何,一系列選舉過后,歐洲迎來了難得的變革機遇期。美國《華盛頓郵報》在馬克龍勝選后發表文章說,歐盟正在開始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階段,一系列的歐洲選舉證實了對“挺歐”領導人的支持,與民粹主義情緒平息同時到來的是“挺歐”情緒的增長。
鄭春榮說,歐盟當前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應對即將開啟的英國“脫歐”談判以及讓民眾重拾對歐盟的信心。對歐盟而言,要讓民眾覺得歐盟不是問題制造者而是解決者。
法國《回聲報》發表蒙臺涅研究所特別顧問多米尼克·莫伊西的文章,認為在地緣政治方面,馬克龍的勝利改變了法國在歐洲的形象,同時強化了北約的歐洲支柱,“進而惠及整個西方世界”。
在法國總統選舉之后,歐洲輿論開始熱議重啟“德法發動機”、推進歐洲一體化的可能性與前景。
鄭春榮說,德國需要聯手法國推動歐盟取得進展,兩國協調有望增強。但兩國關注的優先事務有所不同,德國想要抓緊推動共同防務領域的“多速歐洲”建設,而法國則關注歐元區改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