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7-08-07 23:54:08
無人機方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趙迪/攝
7月30日,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由40架三型無人機組成的無人機方隊,以空軍和陸軍混編模式,在朱日和訓練基地首次威武亮相!
這是無人機方隊第三次在我國閱兵中公開展示,也是西北工業大學自主研制生產的無人機,第二次以整個方隊入列閱兵式,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自1958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一架無人機,幾十年來,西工大不斷書寫著關于翱翔的精彩傳奇。
核常兼備導彈方隊
先進無人機系統展示“新質戰斗力”
朱日和,這個蒙古語意為心臟、勇氣和膽量的地方,烈日灼灼、曠野莽莽。檢閱臺前,“1927-2017”字樣和八一軍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此次閱兵中展示的三型無人機,分別是某新型通信干擾無人機、某新型雷達干擾無人機和某新型反輻射無人機,為我軍無人機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對敵預警探測,對敵指揮通信體系進行斷鏈、致盲、破網,達到預期作戰目的。
與此同時,遠在千萬里之外、位于西安高新區的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所(即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盡管是周末休息時間,研究室和廠房內,依然是一派火熱的場景。
車間內的試驗設備上,密密麻麻布滿線纜、傳感器;實驗室內的電腦前,忙碌的技術人員,個個汗流浹背,間或傳來幾聲金屬撞擊聲、電機轟鳴聲和鍵盤的敲擊聲。
加受油機梯隊
經過50多年發展,西工大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高端中小型無人機科研、生產基地。作為學校成立的高科技企業,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正是承擔三型無人機系統研制的主體單位——閱兵式上,空、陸軍混編模式的無人機方陣,正是從這里飛向祖國的天空。
如果說雷達是“盾”,反輻射無人機就是“矛”。目前,反輻射無人機已成為無人機在電磁對抗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通過在無人機上加裝被動導引頭和戰斗部分,長時間壓制地方雷達,一旦發現雷達信號,反輻射無人機就可以跟蹤直至摧毀敵方雷達系統,從而有效掌握未來戰爭的制電磁權甚至是制信息權。
實施通信和雷達干擾的無人機,則可以有效阻斷干擾對方的雷達和通信設施,從而掩護己方順利進行作戰任務;反輻射無人機,則是作戰“多能手”,從上世紀70年代末始,歐美等多國即展開研制,20世紀90年代已有多個型號反輻射無人機裝備部隊。
此次,無人機方隊以空軍和陸軍混編模式參閱,體現了聯合作戰的特點,新型無人機也被譽為“我軍新質戰斗力的重要力量”。
電子對抗方隊
無人機研制的“國家隊”年少當家
“怎么樣?有沒有信心做世界領先的反輻射無人機?”部隊首長發問。“這是國家給予我們的至高榮譽。”愛生公司負責人回答,“西工大是無人機研制領域的‘國家隊’,要做就要做好。”
經籌劃,上世紀末,由西安愛生擔任總師單位的某型反輻射無人機系統正式列入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項目研制團隊,是名副其實的“年少當家”,項目總設計師和幾位副總設計師大都是30歲出頭的年輕人。
正是這支用青春擔當的隊伍,成就了我國無人機研制的不凡歷程。——“那個時候,就不知道累!實驗室里干到半夜,鋼絲床上躺兩三個小時,凌晨起來接著干。”回想起那段歲月,科研人員十分感慨。
立下“軍令狀”,面前橫亙的卻是眾多困難。
坦克方隊
第一重難關——能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該型反輻射無人機都是一項重大創新,研發能力需要提升一個層次。可是如何提升?關鍵技術、難點項目如何攻克?都讓項目組大費周章,“壓力山大”。
第二重難關——時間。研制周期僅為國外同類飛機的一半,各項工作節點精確到天,任何一個重大節點保不住都可能導致“后墻倒塌”。項目團隊實行的是全年365天無間斷工作,一張行軍床、一席軍大衣,還有塞滿了煙蒂的煙灰缸……
第三座大山——壁壘。在先進無人機領域,歐美等發達國家早已給中國人織好了一張大網,處處封鎖、層層設防。無論是關鍵技術,還是原材料、加工工藝等,一概說“No”。要想直接從“填補空白”到“世界領先”,登峰之難可想而知。
2001年7月,項目初樣機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原計劃用進口發動機進行試驗,出口國卻單方面撤銷了該型發動機的出口許可。
沒有了發動機,項目組面臨嚴峻考驗。
“中國需要自主研制高質量航空發動機,否則老是讓別人掐著脖子,國家就沒有安全可言!”項目總師的話擲地有聲。在各級組織支持下,團隊決心盡快研制出自己的新型發動機。
他們廢寢忘食投入研究,翻閱資料、查找數據、反復試驗……在科學的道路上進行著辛勤的跋涉。終于,首批7臺發動機樣機研制成功,一舉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
武警特警方隊
用責任與擔當構筑“國之重器”
信息時代,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大型電子戰飛機被稱作“軍事力量的倍增器”,屬于“關鍵的少數”……如果受制于人,無異于給自己套上了戰略枷鎖。在西安愛生,身著藍色工裝的研發和生產人員最清楚:他們的工作,一邊聯系著國家安危、國防強盛,一邊關系著前方將士的生命。“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為國家做點實在的事。”江衛國表示。
“新型無人機系統必須依靠大集團作戰,大系統就需要大合作、大協調、大組織。”西安愛生分別作為三型無人機系統的總師和副總師單位,負責協調組織學校內外,積極對接其他研制生產單位,保證政令和信息的暢通。
據粗略統計,三型無人機系統分別聚合了幾十家單位,如果算上零部件和原材料供應商,數量達到上百家。參與研制單位分布全國各地,如何實現資源的優化?
“365”工作制、并行工程、異地協同,雖然立項時間不同,但從一開始,三型無人機系統項目發起的就是全線集群沖鋒,是在全國范圍的“非線性”作戰,不分任務分工,每個成員都是沖鋒陷陣的戰士。
“干軍工項目,不單要講奉獻、攻堅克難,還要有不怕死的精神。”科研人員康正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信息通信保障方隊
那是一個秋日下午,某型無人機系統進行第二次科研試飛。正常起飛至預定高度后,系統突然出現異常——對講機里傳來急促的聲音——“未按規定完成任務!”
“系統復位,重新進入試驗程序。”然而,故障無法排除,二次試驗失敗,只能緊急迫降。這一刻,氣氛緊張起來——這可是一架攜帶了戰斗部的無人機。幸好,飛機墜落在10多公里外的荒野,人員安然無恙。
接下來怎么辦?按照操作規程,攜帶戰斗部的設備試驗失敗,應該現場組織銷毀。為最大程度保障人員生命安全,不允許組織搶救拆解。驚魂未定的人們,看著遠處的無人機,一時都愣住了……
“哎呀!數據還在里面。”不知誰大喊一聲,大家這才回過神來。
“要把數據搶出來!”幾個技術人員邊喊邊沖了出去。“你們瘋了!萬一飛機爆炸怎么辦?”在場的部隊官兵把他們死死抱住。但這些參試者完全忘了危險:“那些數據太珍貴了,幾年的心血呀!要是飛機毀了,型號就要從零開始,時間根本來不及了!”
被他們的無畏打動,經過短暫考慮,部隊干部陪同他們,硬是把數據搶了出來,并安全“救回了”飛機。
經過縝密排查,原來是一個元件焊接頭上的松香,因受潮松動導致故障。“要是那次直接引爆飛機,我們就可能要重新歸零,耽誤好幾個月。”接下來的時間里,團隊頑強地完成了各項試驗任務,保住了一個又一個關鍵節點。
作為我國著名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系列中小型無人機系統及其動力裝置的高科技企業,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確認為中國最大的中小型無人機科研生產基地,并入選“中華之最”。
(注: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