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網-新聞頻道-國際
2022-03-19 22:35:03
俄烏沖突升級以來,國際社會上勸和促談的聲音越來越多。不少國家敦促俄烏和平解決爭端,還有國家出面調停斡旋。但也有人不按常理出牌,一邊拱火造敵,一邊發起橫財——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作為“世界最大武器出口國”的美國及其軍工復合體,正在俄烏沖突中“賺取更多利潤”。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工作人員富蘭克林·斯平尼的一番話更是“直擊靈魂”:
“俄烏沖突一爆發,五角大樓(美國國防部)、K街(華盛頓游說公司聚集地)、軍工企業及整個國會大廈內,都在悄悄開香檳慶祝!”
(圖源:新華社)
一
所謂美國軍工復合體,是由美軍事部門、軍工企業、國會及國防科研機構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
簡單來說,美軍要先進武器裝備和更高待遇,軍工企業要訂單,國會議員要選票,科研機構要經費……各方利益需求相互勾連,一個靠戰爭及軍備競賽發財的“共同體”就此形成。
SIPRI報告顯示,2017年至今,美國武器出口增長14%,全球市場占比從32%上升至39%:“緊張的地區局勢,是美國軍火流動的主要動因”。
2月下旬,俄烏沖突升級后,美軍工股大幅飆升。僅2月25日-3月1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股價上漲即超16%,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上漲超15%,雷神公司上漲超10%。
軍工復合體怎么撈金?要講究“師出有名”,左手綁定個“外交政策”,右手強拽個“國際秩序”。
例如特朗普在任期間,就要求北約成員國一律將本國GDP的2%用于國防開支,目的很明確,要讓“美國盟友共同承擔應有國際責任”,從而“降低美國軍隊海外行動成本”。
至于本屆美國政府,那是三天兩頭要“加強跨大西洋伙伴關系”,或鼓噪“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但他們口中“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借用美國務卿布林肯的解釋,本質上可是“美國主導”、別國“從中受益”的。
在該秩序長期主導下,歐洲多國國防工業體系缺口漸大,歐洲也成為全球軍備進口增長最快的地區。
比如德國,雖有豹2主戰坦克,戰機卻要靠美國“投喂”;英國航母、核潛艇能自造,航母上的飛機就得眼巴巴地瞅美國;如今隱形戰機時代,歐洲更是交了白卷,只得看著國防預算流入美國腰包;連那些表面上是歐洲自制的武器,其核心零部件還得是美國貨。
前文提到的富蘭克林·斯平尼就表示,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屬性決定了它不僅“需要敵人” ,也需要 “持續尋找新敵人”。這正是美國自謂世界霸主的思維慣性。俄烏沖突引發的恐懼效應,正被美國操弄成發動21世紀“新冷戰”的情緒基石。美國制造緊張局勢、妖魔化他國,說白了,是想讓各國國防預算在未來持續膨脹、流向美國。
二
軍工復合體的“盆滿缽滿”體現在軍工利益上,更體現在美國把控全球科技、金融、貿易、政局等方方面面。
比如,真金白銀流向軍工企業后,與武器裝備相關的芯片、軟件承包商分得一杯羹,暴利一轉化,就成了把控下一輪科技前沿的關鍵。軍工復合體當然不會搞慈善,巨額利潤流入后再轉向銀行、證券,科技利好變為金融資本,于是,美國對全球金融、貿易秩序也開始了新一輪“主導”。
政治操弄就更有“勝算”了:軍工復合體越膨脹,其對美政府重要位置人選把控程度就越深,從而夸大安全威脅,在全球“想點哪里點哪里”。從SIPRI發布的數據曲線看,全球各地區軍備情況既與國際熱點焦點趨勢相輔相成,更與美國對外戰略輸出的重點契合。
冷戰結束后,美國違背“北約不東擴”承諾,策劃顏色革命、對南聯盟搞轟炸、退出《中導條約》,意在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而今,法、德等國日益強調歐盟防務自主,美國此時挑動俄烏緊張局勢,賭的就是俄羅斯一旦戰略反彈,歐洲軍備需求必然增加,山姆大叔從而贏者通吃、多面獲益。
可以預計,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套路還有很多,重點也絕不止歐洲。美國在臺海、南海的軍事威懾,美日印澳“四國機制”的圖謀,未來或將以軍工復合體“大單”來落實,對此我們不可不察。
美國軍工復合體究竟還能走多遠?復合體的存在,鼓勵了軍工產業排斥競爭、權力尋租的寄生行為,滋長了腐敗,使美國經濟競爭力逐年下降。“美國人指責他國搞不公平競爭,但明明是我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該怪別人,只能怪自己。”斯平尼說。
文/千里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