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22-11-30 14:03:11
竹筍殼制作的一次性餐具,在餐飲外賣市場供不應求;竹纏繞管廊等竹纏繞產品,在一些市政工程中推廣應用;竹制集裝箱底板防水且不易斷裂,逐漸成為行業新寵……在共謀綠色發展的當下,竹子這一古老物種,正因科技賦能而創造更多替代塑料的可能。
近日,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發揮竹子在治理塑料污染、代替塑料產品方面的突出優勢和作用,為高能耗、難降解的塑料制品提供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從科研成果到企業實踐,再到國家行動、全球倡議,中國提出這一好“竹”意,將為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積極貢獻。專家表示,“以竹代塑”倡議彰顯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責任擔當與務實行動,必將對進一步推動全球綠色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治理污染迫在眉睫
日常塑料垃圾看似不起眼,卻是事關全球環境的大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在全世界總計生產出的90億噸塑料制品中,被循環利用的目前只有9%,另外12%被焚燒,其余的79%最終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流入自然環境中。
治理塑料污染,迫在眉睫。實踐表明,尋找塑料替代品是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從源頭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竹藤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尹剛強表示,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提出“以竹代塑”倡議,正是基于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威脅人類健康。
記者了解到,國際竹藤組織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也是一家致力于竹藤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機構。成立25年來,國際竹藤組織成員國從最初的9個發展到現在的49個,推動世界竹藤事業取得蓬勃發展。
據悉,“以竹代塑”倡議提出,各國制定“以竹代塑”支持政策,為“以竹代塑”的全球化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并推進科技創新、鼓勵科學研究,為“以竹代塑”新技術利用、新產品開發創造條件。加大“以竹代塑”公共宣傳,通過在國際、區域和國家不同層面的專家論壇、展覽示范、公共活動等,廣泛宣傳竹子應用于包裝材料、建筑工程、生活用品等領域的優勢。
能夠替代塑料的材料有很多,為何選擇竹子?
竹簡、扇子、竹傘……在歷史長河中,竹子就常被加工制作成各種器物。當今世界對竹子的開發利用同樣已深入到各個方面,產品多元豐富。“目前已開發的竹制品種類超過1萬種,涉及衣、食、住、行等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干事陸文明說。
“與其他生物質材料相比,竹材具有高度的彈性與韌性、很好的順紋抗壓力與抗拉力等獨特的物理力學特性。”尹剛強解釋,竹材從竹葉到竹根都可以利用,即便是竹廢料也可用做活性炭,使用后的竹制品完全自然降解,對環境不會產生有害影響。
另外,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之一。例如,毛竹最快每24小時長1.21米,4到5年便可成熟,且年年出筍長新竹,產量高,一次造林可永續利用。
竹子分布廣泛,資源規模可觀。據統計,全球已知竹類植物有1600多種,竹林面積逾500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美洲。
值得一提的是,竹子的減碳固碳能力也遠超普通林木。“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公頃竹林及其竹制品,在60年內可以固定300噸的碳,在相同條件下,杉木林固定不到200噸的碳。”國際竹藤中心研究員欒軍偉介紹,粗略估計,假若全世界每年使用6億噸竹制品替代PVC(聚氯乙烯,一種塑料裝飾材料)產品,預計將減少4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在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中國聯合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出‘以竹代塑’倡議,非常及時,非常重要,是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的重大決策。”尹剛強指出。
“中國智造”創新不止
一根竹子,可以撬動多大產業?答案可能超出想象。
近年來,許多中國企業一直在努力“智造”能夠替代塑料制品的竹制品,積極探索竹制品“代塑”的新路徑。
11月21日,在安徽省池州市,安徽鴻葉集團生產車間中,機器轟鳴,一根根竹吸管從生產線源源不斷地“流出”。
“‘禁塑令’實施后,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紙吸管,但其存在著遇水易軟等問題。”在了解到竹制品具有防燙、耐用的特性后,鴻葉集團董事長殷明亮看到了商機:“像毛竹這種具有一定壁厚的竹種,通過截斷、拉絲成圓柱狀竹棒、打磨、固定、鉆孔、消毒處理等步驟,可以制作為不同尺寸的竹吸管。”
鴻葉集團從2017年開始,針對竹吸管加工的痛點難點,耗資1000多萬元,先后研發出竹吸管智能設備、智能品選設備、智能拋光機等先進儀器,并獲得多項專利。
“現在,我們每天大約能生產240萬支竹吸管。”殷明亮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出口國外的主要是竹夾子和竹筷子,這幾年看下來,順應綠色創新發展理念的竹吸管更受海外市場歡迎,訂單正越來越多。”
科技創新,點“竹”成金。另一家民營企業——閩清航華木業有限公司,也在竹制品研發領域取得多項成果。
自2003年起,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閩清航華木業就利用竹材生產集裝箱底板。總經理毛文彬告訴記者,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發明了基于竹木復合式的集裝箱底板、具有緩沖功能的集裝箱底板、可快速鋪設的集裝箱底板等共38項實用新型專利。
“集裝箱底板是集裝箱的主要承載結構,相比于其他材料,竹木底板韌性更強、抗壓性更好,適用于各類集裝箱。”毛文彬認為,隨著科技進步,竹制品有無限的應用可能,竹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加工過后的竹制品,甚至能作為建材。
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區別于常見的混凝土管廊,中國林產品集團展示的一段內徑為3.6米的竹纏繞管廊,令到場觀眾大飽眼福。
“受限于展區面積,這個產品并非最大規格。”中國林產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乃銘介紹,竹纏繞管廊的最大直徑可達8米,每段管廊長12米。“事實上,除了竹纏繞管廊,我們的竹纏繞產品還有很多種類。”
竹纏繞產品是以竹材為基材,采用纏繞工藝加工成型的新型復合材料。“因其具備質量輕、拉伸強度高、耐腐蝕、抗風抗震、使用壽命長、成本低等優點,還可加工成大口徑復合管、壓力管道、整體組合式房屋等產品,廣泛應用于交通、市政、水利、建筑等領域,為生物減碳固碳提供重要解決方案。”中國林產品集團企業管理部業務經理孔祥濤告訴記者。
據了解,竹纏繞復合管產品目前已布局推廣于浙江、新疆、黑龍江等地的供水、排水、農田灌溉等工程。其中,“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臨港產業園區竹纏繞復合管供水工程”,被國家發改委節能中心評選為“重點節能技術應用典型案例”。
“竹纏繞產品的推廣應用,將大幅度減少塑料、鋼鐵的使用,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孔祥濤說。
獲利于竹,讓利于民。業內人士分析,著力于“以竹代塑”的企業大多靠近竹產地、扎根鄉村,這為周邊村鎮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有效助推鄉村振興。
根據國家林草局、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突破7000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基本建成,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顯著提升,竹產業發展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到203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基本建成,主要竹制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我國成為世界竹產業強國。
“以竹代塑”惠及世界
“以竹代塑”倡議一經提出,便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世界貿易組織近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辦“塑料污染與環境可持續塑料貿易非正式對話”工作會議,探討如何促進“塑料污染防控倡議”與“以竹代塑”倡議這兩項由中國牽頭發起的倡議對接合作。
會上,英國、厄瓜多爾、菲律賓等世貿組織成員對“以竹代塑”倡議進行積極回應,表示將和中方一道加強與國際竹藤組織合作,積極推動制定有利于“以竹代塑”產品的國際貿易政策和國際標準等。
國際竹藤組織理事會主席國政府代表、喀麥隆駐華大使馬丁·姆巴納表示,“以竹代塑”倡議必將惠及世界。得益于中國以及國際竹藤組織的知識經驗,非洲國家有機會通過南南合作減少塑料污染,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作為竹業大國,這幾年,中國一直在推進竹產業先進技術、經驗走向世界,盡己所能幫助發展中國家高效利用竹資源,從而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極端貧困等問題的能力。
厄瓜多爾竹資源十分豐富,在鄉村地區,竹子搭建的閣樓、橋梁隨處可見。2018年,厄瓜多爾制定“2018至2022年竹子戰略”,進一步培育壯大竹產業,超過50萬人直接或間接融入相關產業鏈。為加強相關合作,中國專門為厄瓜多爾組織了4期國際培訓班,主題涉及竹子加工、竹產業可持續發展、災后重建中的竹資源創新利用等,共培訓近200名高級官員和技術人員。
來自加納的喬治·薩爾朋曾參加過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舉辦的培訓班,學會了立體竹編、平面竹編、竹家具制作等技術。回國后,他也當上了竹藤制品手工藝傳承人:“來到中國后,我才知道竹子竟然可以制作出那么多種產品。幾年來,我把在中國所學應用到實踐中,培訓了200多名手工藝人,他們都有了自己的生意。我希望把知識傳授給更多年輕人,使他們獲得謀生技能。”
“‘以竹代塑’的倡議,把整個竹制品運用到工業、建筑、交通等方面,是對人類未來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科學的舉措。”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表示,中國具有豐富的竹資源,竹林面積、竹材產量以及竹制品對外貿易量均居世界首位,未來要進一步發揮中國竹資源方面優勢,與國際社會一道編織低碳未來。
盡管中國“以竹代塑”產品的銷量增長迅速,但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依然占據絕對優勢,竹制品的市場占有率和認可度還明顯不足。
專家指出,成本高是造成這一現狀的關鍵因素。以一個25克重的一次性餐盒為例,由于產量和規模較小,加之原料的采收和初加工不集中,以及制品加工設備自動化程度不高,竹餐盒的成本往往更高。相較而言,一次性塑料餐盒具有規模化、批量化程度高等優勢,一個餐盒的成本往往要比竹餐盒成本低2到3倍。
國際竹藤中心主任、中國竹產業協會會長費本華認為,當前我國“以竹代塑”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制約產品成本較高的問題根源在于技術還不夠成熟,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應支持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加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讓產品的功能提上去、性能穩下來、成本降下來、市場占有率高起來。”
業內人士建議,“以竹代塑”既已上升為國家行動、全球倡議,應盡快在國家層面完善頂層設計。比如要做好“以竹代塑”產業發展的規劃、確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推動創新項目立項、支持設備裝備研發、加大科研攻關及產業化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