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網
2019-05-14 14:48:05
前段時間,一位年僅3歲的“網紅”童模妞妞被媽媽踢踹的視頻“火”遍了全網絡,如何規范童模行業,保障童模權益成為了討論焦點。近日,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檢察院會同杭州市濱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共青團杭州市濱江區委員會出臺《關于規范童模活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份《意見》開創了全國首個童模保護機制,同時也給全國其他地方提供了樣板。
杭州出臺的這份《意見》接地氣,抓實際,將童模活動的范圍、童模活動從業人員及童模監護人的法律責任、職能部門工作內容等均作了明確規定,倡導童模活動應當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無疑,這樣一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社會需求的,貼近現實的《意見》值得點贊。但在點贊之余,我們還應當思考這份意見的落地實效性。
例如,《意見》中規定,“不得連續使用童模超過一周或累計超過一個月,導致童模輟學或變相輟學;不得連續活動超過4小時……不得以毆打、謾罵等虐待方式對未成年人實施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那這些違規內容有關部門又是如何掌握呢?《意見》中提到,“拍攝場所發現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應當及時報告,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干預,確保童模活動健康開展。”而拍攝現場不外乎是商家、攝影師及家長三方在場。試問,在利益環環相扣的一般情況下,誰會向有關部門舉報呢?倘若達成了保護童模的普遍共識,也就不會出現“網紅”童模妞妞被媽媽踢踹的情況了。
又如,《意見》中提到的相關職能部門定期檢查,既然是定期檢查,那如何保障童模在不檢查的時候的權益?杭州濱江區是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電子商務產業發達,帶動了不少淘寶攝影基地的發展,又是否會存在商家與相關職能部門相互串聯的情況呢?
所以,筆者認為,保護童模權益絕不是僅限于規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普遍道理,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要不定期巡查,并面向全社會建立完善舉報機制;另一方面,要出臺違反規定具體懲戒措施,例如,對違規使用童模的商家進行罰款乃至行政拘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住一些商家榨取童模利益的不法之心。
必須要明確,杭州此次出臺的《意見》雖然一些地方仍需改進完善,但其起到了推動童模權益保護制度完善的作用,是對童模行業野蠻生長的一記敲打,值得鼓勵。
童模行業亂象,歸根結底就是商家與家長利欲熏心所致。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明確立法,規范行業,更要從源頭上做通商家與家長的思想工作,平時加強宣傳,讓其對孩子的成長健康加以重視,不要將孩子變成斂財的工具。要強調的是,不是說全面否定童模行業,而是童模作為特殊群體必須要在一個健康綠色的環境下成長。如果引導得當,參與拍攝的孩子們其實也能夠得到一些成長,這樣對于雙方來說不是兩全其美嗎?
(未來網評論員 丁君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