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25 06:26:06
田野里升起新希望
——赫山區發展現代農業見聞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邢玲 通訊員 宋鐵山 肖萍
我國經濟步入提質增效新階段,農業發展也由重數量、粗放式走向重效益、集約化。6月18日至22日,記者到益陽市赫山現代農業改革發展示范區蹲點,從當地3位種糧人身上,了解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歷程。
74歲老農民李冬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家7口守著7畝田剛夠溫飽
6月19日一大早,74歲的李冬和就從赫山區沙嶺村趕到了蘇家湖村。他兒子李旭芳在當地流轉了1640畝地種糧食,他想來給兒子幫點忙。
但李冬和滿頭大汗找到兒子時,卻見兒子坐在空調房里電話調度植保無人機機手:“在那片田‘飛’完后,再到離廠房最近的這兩塊田‘飛’一下,今天可收個早工?!?
種了大半輩子田,李冬和突然發現自己不會種田了?!艾F在他們種田,秧谷子放到黑屋子里催芽,插秧用的是插秧機,農藥開著飛機打,開收割機時甚至可以穿皮鞋?!崩疃驼f,這跟以前完全是兩碼事。
李冬和回憶,從上世紀80年代起,他家7口人,勤勤懇懇耕種著7畝田。農忙時節,天剛亮就下田,忙到月亮爬上來才收工,凌晨時分還得去守水。每年“雙搶”,得整整勞作一個月。
可即便這樣辛勤勞作,家里并不寬裕。李冬和說:“那時沒什么機械、也不懂什么技術,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肩挑手提地干,一畝田也就能收五六百斤稻谷,剛夠一家人溫飽?!?
漸漸地,村里年輕伢子紛紛外出打工。漸漸地,村里農田里,要么勞作的是老人和婦女,要么就是長滿雜草。這讓以田謀生的李冬和很難受:將來誰來種田?
51歲新型職業農民李旭芳:
全程機器幫忙干,1640畝田“雙搶”只要20天
“將來誰來種田?”李冬和的憂慮,他兒子李旭芳也有。
今年51歲的李旭芳原是沙嶺村村委會主任。誰來種田?怎樣種田?曾經是他被問得最多、也是他思考得最多的問題。2009年,李旭芳為避免村里撂荒耕地被問責,與幾位伙伴合作成立益民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每畝580元的價格流轉2380多畝農田種植水稻。
李旭芳翻出一份名單——合作社成立初期的股東們?!八麄儸F在基本改行了?!崩钚穹紘@了口氣說,種糧投入較大、收益較慢、風險又高,伙伴們沒過幾年相繼撤資,農田流轉面積一度縮減至五六百畝。
但后來,李旭芳參加了區里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他認定農業要發展,就要向機械要效率、向規模要效益。從2014年起,他將種植面積穩定在1640畝左右,并相繼添置植保無人機、插秧機、大型拖拉機、旋耕機、烘干機等,還建成1800平方米高標準倉庫。“現在,從插秧到收割,全流程都是機器幫我干?!崩钚穹夹Φ溃约憾际前凑諛藴驶a技術規程進行農事作業,在生產關鍵時節還邀請專家和農技員到田間指導。
“每年‘雙搶’,1640畝田從早稻收割到晚稻插秧,40多人在20天內就可以完成。行情好的年份,一年有二三十萬元收益?!崩钚穹颊f,發展現代農業,不僅解決了誰來種田的問題,還回答了怎樣種田的問題。
57歲回鄉能人高冬生:
規?;洜I、標準化生產、數字化管理、品牌化銷售
怎樣讓種田散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更高收益,讓赫山區這個魚米之鄉有叫得響的稻米品牌?
“這個問題,早在6年前就有農業部專家問過我,這些年我也一直在找答案。”6月20日,今年57歲、在農業部門工作了30多年的高冬生,聽到記者提出的問題后,呵呵一笑。
2016年,從赫山區農業局副局長位子上退下來的高冬生,變身“新農民”,與其他人一道在赫山區泉交河鎮奎星村,成立了湖南中億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當天,記者在中億公司見到他時,他正在電腦前查看赫山區筆架山鄉隆平高科智慧農業產業園內1200畝稻田的蟲情測報。他笑言:“電腦監測農田,手機操控農事,坐在辦公室可種田。新農民就是這個范兒。”
高冬生介紹,園區稻田相比其他地方,生產成本降低了10%,產量提高了10%?!懊卦E在‘智慧’二字?!彼f。
記者隨高冬生走在硬化了的田壟上,發現園區內建有土壤墑情、農田小氣候監測設備等24組智能化設施。高冬生說,這些設施可實現水稻生長全方位監測、智能化控制、精準化管理。公司還配上集中育秧、間歇灌溉、綠色防控等技術,水稻從育秧到稻谷歸倉全程機械化作業,稻谷含雜率不到1%,稻米品質大大提高。
此外,中億公司還牽頭成立了赫山區高端綠色稻米協會,建立了一條年產量達1萬噸的精米生產線,并依托“赫山蘭溪大米”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打造了“愛雪米娜”“林翼大米”等品牌稻米,產品銷到了日本和非洲的一些國家。
種田怎樣獲得好效益?高冬生通過3年摸索,掰著手指頭說了“四個化”:規?;洜I、標準化生產、數字化管理、品牌化銷售。近幾年,公司效益連年遞增,高冬生開始在“引領更多人種好田”上出力:每年為數十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密室集中育秧、烘干、倉儲等服務,降低他們的生產成本;為3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優良品種,聯合他們發展2萬畝優質稻米種植,線上線下推廣“赫山蘭溪大米”品牌,讓更多人分享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果。
■蹲點感言
奮斗精神不能丟
邢玲
記者在赫山區現代農業改革發展示范區蹲點時,跑了7個鄉鎮,這片區域在當地有一個統稱:爛泥湖。
這片區域原來洪水多發,十年九澇,沿湖耕種為生的近30萬農民苦不堪言。1974年起,原益陽縣(今赫山區)政府組織41萬勞動大軍,不計報酬、不避寒暑、鋤挖箕挑,歷時4年開干河、辟支渠,建成完整的防洪大堤封閉圈和內外調蓄水利體系,為30萬畝農田解除了洪澇之害。
40多年來,無數李冬和、李旭芳和高冬生們,用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爛泥湖精神,接力在這片土地上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勠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現代農業改革發展示范區。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在農業走向現代化的征程中,奮斗精神千萬不能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