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26 07:43:06
為使家鄉繭成蝶
6月22日,新寧縣回龍寺鎮塘尾頭村,李博(左二)與當地干部商議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楊堅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朱永華
通訊員 尹建國 楊堅
村口臭氣熏天的旱廁拆除了,變成了干凈衛生的水廁;穿村而過的雙江河邊以前垃圾成堆,現在正被民工集中清理;3條修建中的小馬路讓村子與外界連通……6月22日,記者來到新寧縣回龍寺鎮塘尾頭村,看到的是一片繁忙景象。這個當地人眼里的“窮窩子”,正在經歷美麗的蝶變。
村里一位年近7旬的李姓老人告訴記者:過去幾個家庭茅廁擠在村口,氣溫稍高就臭氣熏天,蒼蠅亂舞,尤其離村里老水井不到五六米處有幾所茅廁,臭水橫流,滲透到井里,外地人都不敢進來。“博伢子人好,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他不要我們出一分錢,把村口臭氣熏天的茅廁都拆除了,改建了12座干凈的水廁。”李大爺伸手指著新建的小廁所,贊不絕口。
大爺口中稱道的好人名叫李博,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現在長沙經營一家環保科技公司。記者隨即見到了正在組織施工的李博,與他一番攀談,了解到這位村里的“大人物”可不是改建廁所、修馬路那么簡單。
“我們這個村過去可以說是積貧積弱——交通不便,環境惡劣,沒有產業。”李博告訴記者,他1996年考入湖南中醫藥大學,成為合并之前村里第一位全日制本科生,之后就沒出過一個大學生了。年輕人就靠外出打工賺點零花錢。由于窮,沒有姑娘愿意嫁過來,村上30歲以上的單身漢就有30多個。“這個樣子必須改變,我打算回家帶動鄉親們做產業,搞鄉村振興。因為我從事的是環保行業,所以首先從廁所革命、優化環境開始。”
一腔熱血,挾資本之豪氣,但李博的鄉村產業夢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
“搞產業就搞產業,你花錢搞這么多廁所干嗎?”李博的“宏偉藍圖”剛開始就遇到親朋好友的詰問。“搞鄉村產業,環境和基礎設施是第一位的。我也不等廁所改造的政府補貼,先搞起來再說!”記者眼前的李博面容憨厚,穿著樸素,一點不像城里的大老板,倒有點農村“犟驢”的氣息。因近期在家鄉項目工地上忙,他的臉和手都被太陽曬成了紅黑色。“村里勞力少,有些方面他們不在行,我就自己擼起袖子干。”李博笑著說。
想做事容易,做成事不易。血氣方剛的李博因為不熟悉政策,有些事走了彎路;因為村民不理解,多了不少額外的花費。一些人認為李博修路、占地只是為了自己,不愿意置換田地或者提出過高補償條件。李博只好挨家挨戶上門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出雙方都認可的補償置換方案,對于做不通工作的村民甚至動員其子女親戚輪流做工作。“只要不是太過分,我都認了”。
最近,李博迎來他實現夢想的一次“利好”,鎮上干部了解到他計劃實施鄉村振興工程,主動上門進行政策輔導。新寧縣委副書記、縣長譚精益還來到這個村,為李博情系家鄉投資家鄉新農村建設的義舉打氣加油,鼓勵他克服一切困難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
在李博的引領下,記者一行“巡游”了他規劃中的田野山崗。眾人眼里的尋常阡陌或許在這個充滿情懷和激情的能人心目中,已是花團錦簇的美景。
“好多要學,但主要是干!”信心滿滿的李博拿來自己的規劃圖憧憬著他的未來:“水田里種上荷花,水塘養魚,打造成為休閑垂釣餐飲中心;搞一個傳統農耕文化體驗區,讓來村里觀光休閑的客人親身體驗打糍粑、磨豆腐、踏米粉、土法釀酒等傳統農耕文化;村里要去窮根,文化要提高,在村公共用地上要修建一個閱覽室,開設道德學堂——我自己想賺錢不假,但更重要的是,我要通過我的發展讓家鄉化繭成蝶,讓鄉親們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好日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