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1-01-22 18:48:01
深入開展“萬警進萬企”行動 以政法擔當護航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8月11日全市政法系統部署開展“萬警進萬企”行動以來,各級政法部門立即行動,吹響服務企業發展的“集結號”,組織動員1.8萬余名政法干警,組建了1354個聯合服務團隊,深入企業發展一線,面對面了解企業訴求,實打實為企業排憂解難,解決了一大批企業愁難急憂的困難和問題,受到了企業的贊譽和好評,進一步優化了省會法治營商環境。主要成效是:
一、進一步形成護航發展的政法合力。
各級政法機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帶頭深入企業,帶頭解決問題,發揮了“關鍵少數”領率作用。政法干警全警動員,用心傾聽企業訴求、切身感受企業發展冷暖,進一步樹牢了宗旨意識,增強了當好“信息搜集員”“政策輔導員”“風險防控員”“政企聯絡員”的責任感使命感。歷下、市中、天橋、歷城、濟陽、商河等區縣充分發揮街鎮政法委員、基層政法綜治干部、網格員、志愿者“三熟”優勢,拓展服務企業覆蓋面,通過組建法治護企小組、成立街鎮幫包團隊等形式,對中小微企業靠前服務、定點服務,形成了條塊聯動、專群結合“一盤棋”工作局面。
二、推出了一批興企護企的務實舉措。
市法院積極回應民營企業司法需求,制定發布《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范指引》,開通涉企訴訟“綠色通道”。市檢察院針對金融犯罪案件高發的情況,建立了銀檢常態化聯系服務機制。市公安局強化問題導向和“有解”思維,建立警企共建平臺,推行“說行辦成”惠企服務。市司法局在全國率先推出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從重處罰行政處罰“四張清單”,減少處罰事項530余項,為企業發展“松綁解縛”。天橋區抽調20余名律師成立中小企業法律服務團,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法律服務。歷城區向企業公布《十項服務承諾》,推行“掛圖作戰+掛牌服務”。章丘區舉辦法治進企業方桌會7期,及時為中小微企業梳理生產、經營、用工、商業秘密等方面的風險隱患,幫助企業扎緊風險防控“法治籬笆”。萊蕪區建立“萬警進萬企”干警工作日志,制定服務團隊信息公示牌,落實幫包責任,及時回應企業訴求。鋼城區建立涉企重大案件專家論證會制度,推動涉企案件快速依法辦理。平陰縣推出政法服務“六穩”“六保”的32條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多維度金牌政法服務。商河縣把“萬警進萬企”與大走訪大調研、涉企案件執法司法專項檢查結合起來,開展企業周邊治安環境綜合整治,著力凈化企業發展環境。
三、建立了一批常態長效的創新機制。
各級政法單位普遍推廣建立“面對面建群”常態化服務企業機制,24小時在線,全天候回應解決企業訴求。濟陽區針對企業反映的不屬于政法部門職能范圍內的問題訴求,與區“一次辦成”改革辦公室聯手,推出“1+1”服務模式,建立協同走訪、問題移交、督辦反饋、聯合會商四項機制,妥善解決了38項企業普遍反映的招工用工、金融貸款、政策支持、企業用地等問題。章丘區制定“萬警進萬企”服務清單,建立涉企服務代辦代跑機制,主動當好服務企業發展“店小二”,企業涉法涉訴事項直接進入“綠色通道”,快批快辦快執快結,已解決企業訴求問題73項。萊蕪區針對企業訴求多元多樣的實際,建立了企業訴求政法部門自辦機制、聯辦機制、轉辦機制,向人社、工信等部門轉辦企業訴求7項,確保企業訴求有回復、能落實。
四、解決了一批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點重點問題。
各級政法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企業家當家人、把企業事當家事”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說行辦成、事要解決,從機制、立法、風險防控、打擊犯罪、優化服務等方面,著力解決企業的煩心事、揪心事,以實際行動取信企業、護航發展。市法院采取獨任制集中審理省屬“僵尸企業”破產清算,快速終結5起案件破產程序,維護了相關企業合法權益。市檢察院針對機場“黑車”“黃牛”等打擊處理立法滯后問題,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機場管理地方立法的建議,積極推動地方立法進程,運用法治武器破解困擾機場治安秩序的老大難問題。市公安局堅持主動服務,妥善解決了中財山東分公司、山東土地發展集團公司、中恒商城等一大批央屬省屬市屬骨干企業周邊交通秩序優化問題,企業給予高度評價“點贊”。市司法局牽頭精簡20多個部門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證明事項,為企業提供近900項法治惠企紅利。天橋區把化解涉企糾紛作為重點來抓,先后化解涉企矛盾糾紛172件,執行涉企案件33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特別是妥善解決了“之江商城”經營糾紛問題,保障了400余家業戶正常經營,消除了影響穩定的重大隱患。章丘區堅持凡案必破、凡贓必追,對各類涉企違法犯罪快查快辦,先后偵破一系列針對民營企業的電信詐騙案件,特別是僅用5天時間,輾轉多地一舉偵破山東盛邦公司電信詐騙案,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450萬元,使企業起死回生,走上經營正軌。平陰縣深入開展“送法入企”“法治體檢”活動,先后開展200余次法治體檢,主動幫助企業排查化解了60余項合同簽訂、債權債務、勞務用工、知識產權等法律風險。華友水處理公司老總深有感觸地說:“本以為是擦肩而過的偶遇,沒想到是印象深刻的幫扶。平陰政法系統這么熱心為企業排憂解難,以后一定介紹更多的企業老板到平陰投資。”
法院:完善審判流程 創新工作機制 推動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020年年初,全國人大、最高法院確定濟南法院為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單位。濟南法院認真貫徹上級法院部署要求,各項改革舉措有機銜接、協同推進,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試點領域主要質效指標持續向好,群眾司法獲得感明顯增強。1-9月,一審民商事案件收案增幅同比下降25.96個百分點,訴源治理成效顯著;結案數同比上升8.2%,平均辦案天數同比減少39.95天,辦案效率明顯提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省法院院長張甲天分別對濟南法院試點工作作出批示。最高法院咨詢委員會專門來濟調研,對改革試點工作予以高度評價。
一是完善特邀調解和司法確認銜接機制,促進矛盾糾紛訴前化解。
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建立完善特邀調解工作機制,積極協調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組織等進駐法院開展特邀調解工作,全市法院納入名冊的特邀調解組織增加到196個,特邀調解員增加到1088名。創新實行特邀調解程序前置制度,訴前委派調解91683件,成功化解14173件,避免了大量民事糾紛立案成訴。暢通特邀調解與司法確認銜接機制,受理司法確認案件1662件,確認有效1596件,依法保障和促進矛盾糾紛訴前化解。
二是探索擴大小額程序適用范圍,小額訴訟程序優勢日漸凸顯。
充分發揮小額訴訟程序簡便快捷、一審終審的優勢,標的額5萬元以下金錢給付類案件全部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標的額5-10萬元的運用案件受理費減免、快速執行等激勵機制,鼓勵當事人選擇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案件13735件,適用率18.86%,案件無一申請再審;平均審理期限16.78天,在最快時間內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減輕了當事人訴累。
三是健全完善簡易程序規則,簡易程序適用實現常態化。
探索實行簡易案件自動識別、分流制度,持續推進訴訟程序簡化,廣泛推廣要素式、令狀式、表格式等簡式裁判文書。適用簡易程序審結案件48309件,簡易程序適用率穩步提升,審理周期進一步壓縮,上訴率、發改率均有下降,“簡出效率、簡出質量”的目標逐步實現。
四是創新獨任審判工作機制,司法資源配置更加合理。
在一審普通程序案件、符合條件的二審案件中探索適用獨任制,審判程序適用更加靈活,獨任制適用規則日漸成熟。全市法院獨任制審結一審案件63686件,平均審理期限39.83天;獨任制審結二審案件4308件,平均審理期限25.03天;獨任制案件無一再審改判或發回重審,實現審判質效同步提升。
五是全面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模式,在線訴訟功能充分彰顯。
積極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需求,暢通線上線下訴訟通道,引導當事人“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開庭”,在線訴訟模式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普及。1-9月,民商事案件網上立案164723件,在線庭審7059件;電子送達196036次,成功率98.31%,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司法服務。
市公安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打造“e警通”便民服務平臺實現一網通辦
1、濟南公安“e警通”平臺簡介
市公安局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秉持“服務有溫度、管理無感知”和“科技賦能、說行辦成”理念,堅持需求導向,始終聚焦群眾辦事熱點、難點、堵點,著力解決當前公安政務服務面臨的困境和問題,以“入口集中、事項同源、支撐一體”為建設原則,將數據流、業務流、管理流有效融合,整合各級各部門網上辦事系統,匯聚服務事項,打通用戶體系,構造了各部門各警種集約共建、數據共享、業務聯動的一體化服務模式,打造了一體化服務平臺——濟南公安“e警通”便民服務平臺。
2019年12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門濟南公安“e警通”微警務便民服務平臺上線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平臺上線運行,真正實現了公安服務事項“全鏈條、全覆蓋”辦理。隨后,法制日報專題調研濟南e警通建設情況后,頭版頭條刊發《濟南e警通全天不打烊服務百姓》予以推介,人民公安報也先后刊文,并以內參形式將濟南“e警通”的成功經驗專報中央和省市各級領導;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媒體均作了重點推介。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紀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政法科技創新專家咨詢組組長張軍實地考察濟南“e警通”后,給予高度評價。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山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范華平先后批示“濟南e警通的做法很好,請召開現場會全省推廣”。目前多地公安機關已開始借鑒濟南模式,復制推廣。2020年9月27日,在中央政法委機關報《法治日報》主辦的“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及論文征集活動”評選中,濟南公安“e警通”以第二名佳績,榮獲2020年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警務十大創新案例”,成為我省公安機關唯一獲此殊榮的創新案例。10月2日,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范華平同志批示:“祝賀濟南‘e警通’獲此殊榮!這是濟南公安深入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是全省公安機關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的又一成果。望濟南市局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始終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豐富完善服務功能,優化提升群眾體驗,全力打造‘一口進入、一網通辦、一站辦結’的公安服務總門戶,為全省提供可學可鑒可推廣的‘濟南樣板’。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要大力實施‘科技興警’戰略,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濟南公安“e警通”平臺特色
濟南公安“e警通”平臺以“操作好用管用、百姓愿用善用”為建設目標,通過簡化優化辦事流程,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整合融合平臺系統,最大限度的利用移動互聯網為群眾提供簡便易用、快捷權威的公安服務,著力構建公安在線政務服務一體化應用格局,推動全市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刷臉辦、掌上辦、隨時辦”,真正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平臺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服務群眾“e網通辦”
始終把“濟南e警通”定位為全局移動端網上服務總門戶,按照“能上盡上、全面覆蓋”的原則,最大限度的把各類公安服務事項納入其中、上線運行,最大限度的整合各警種部門成熟系統平臺的線上業務,有效解決群眾重復下載平臺、多頭辦理業務的問題,實現所有公安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目前,已實現了8類90項高頻公安業務的刷臉辦、掌上辦、隨時辦,真正打造了群眾手中的“掌上公安、口袋公安”。
(二)電子身份“e網認證”
以全省統一可信身份認證體系的權威數據源為依托,以居民身份證號為信任根,利用刷臉、指紋識別驗證,實現平臺用戶身份信息的實人、實名、實證的在線核驗,有效解決了網上服務“我就是我”“是我在辦”的難題;同時,依托政務云中心統一密碼服務平臺和統一身份認證平臺,通過標準API接口的方式,專門制作“濟南市公安局證明專用章”電子簽章,實現網上所有公安服務事項的一致性、權威性、合法性,電子身份證件和電子證明專用章的推出為實現“一網通辦”奠定了堅強支撐。
(三)個人證明“e章開具”
專門制作“濟南市公安局證明專用章”電子簽章,濟南“e警通”開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戶籍證明、臨時身份證明等證明文件,均加蓋該電子簽章,法律效力與公安機關的實體印章一致。目前,我們正在試點“民警辦案查詢”功能,通過與檢察院、法院聯合會簽文件,認可了加蓋“濟南市公安局證明專用章”的嫌疑人戶籍電子信息的法律效力,運行成熟后,擬將此項服務在全市公安機關辦案部門推廣應用。這些功能免除了基層民警辦案過程中為了開具一份戶籍證明而全國奔波勞碌之苦,減少了基層民警50000余次的查詢、下載、打印工作負擔,為律師參與訴訟提供查詢服務2000余次。
(四)警務管理“e碼先行”
將“e警通”作為數據采集的源頭,在加油站設置“加油碼”、會展場所的“大型活動核驗碼”、 單位部門的“訪客安全碼”,零成本解決了人工登記、核驗人員身份的問題,既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也提高了信息采集率、準確率。同時,通過“e警通”采集數據實時進入數據中心,大數據中心在進行數據整合入庫的同時進行重點關注人員、車輛的實時比對,產生報警信息推送情報、維穩、反恐等各平臺,反哺偵察打擊、預警管控等公安業務,實現對重點信息的實時關注與監控,真正實現了“管理無感知”。
(五)智能客服“e站服務”
以群眾滿意為出發點,推出智能客服系統,運用“自主”學習的語音識別合成技術,構建渠道分析、關聯推薦、多答案管理、語義維護等智能知識庫,實現了意圖識別、上下文語義理解能力,開發超過1000類常用公安業務的智能語音自動問答功能,24小時提供智能外呼服務的“標準答案”,替代基層民警高重復性的答詢工作,極大的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今后通過語音客服能夠實現接處警和案事件回訪、業務咨詢的全自動語音處理,將節約民生警務平臺50%以上的人力投入,完成各業務警種80%常見問題溝通咨詢,在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有效緩解了基層壓力。
3、濟南公安“e警通”平臺運行以來主要成效
2019年12月30日平臺上線運行至今,“e警通”平臺共在線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55000余份、戶籍證明2300余份、臨時身份證明近11000余份,辦理群眾訴求11000余件,律師、民警在線查詢服務4000余次,通過“e警通”發起業務請求數百萬次,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一是為基層減壓減負。
通過咨詢業務合理分離、引進智能客服功能、業務在線辦理等功能,到大廳排隊的群眾明顯減少,基層民警加班的現象明顯改觀,因多次辦理、長期排隊引發的矛盾糾紛持續下降,有效保障了廣大民警旺盛充沛的工作精力和熱情高效的工作狀態,群眾對公安工作滿意率提高了,拿出更多精力彌補警力不足造成的治安盲點、打擊不力等問題。今年上半年,濟南市公安局窗口服務態度投訴類訴求同比下降21.08%,服務滿意率達到99%。
二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通過安全防范知識的信息推送,特別是電信詐騙、套路貸等新型網絡犯罪,切實增強群眾自我防范的意識和能力。針對社區停車、養犬、嗓音、群租等民生熱點強化輿論引導,實現矛盾糾紛“源頭化解”。依托平臺大數據優勢,努力實現社會管控全面覆蓋,社會要素全面收集,為全面掌握社會動態提供情報預警支持,成為推動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現代社區治理新格局的倡導者、示范者、引領者。
三是助力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通過平臺的“不見面辦理”功能,隨時推送、轉辦、落實群眾訴求,有效解決了群眾在公安服務窗口排隊聚集,存在交叉感染風險的問題。對集中返程人員、時段及時預警,對疫區車輛、人員線索及時督促排查落地,有效緩解了社會焦慮、恐慌情緒。群眾還可在平臺了解公安機關的防疫舉措、提供疫情信息線索,也為保護基層民警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貢獻,切實起到了阻斷疫情傳播渠道的作用。
總之,濟南市公安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完善機制,不斷豐富平臺功能,加強深度應用創新,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動公安服務整體聯動“全程在線、全網覆蓋”“一網通辦、秒批秒辦”,不斷擴大公安“放管服”改革的受益群體,確保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真正用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持續釋放惠企便民的紅利!
市司法局:深入創建“無證明城市”實現“無證利民”
1、創新背景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申請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需提供由其他單位出具的有關證明材料,用于反映客觀事實,或表明申請人符合特定條件,證明材料一般針對一件事或某一類事情開具,具有時效性短、用完即止、不能二次使用、無固定格式或樣式等特點。實際工作中,一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各種無謂證明極大的影響了群眾和企業辦事創業,如何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困擾群眾和企業的證明多、開具難、辦事慢等問題,出臺更為方便快捷的惠民服務方式和舉措,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2、創新做法
市司法局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自今年4月份起,牽頭組織各級政務服務部門,在全省率先開展推進“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以實現證明事項“法無規定一律取消”和“法有規定無需群眾提交”為目標,全力打造金牌營商環境。
一是全面梳理簡化事項,實現清單之外再無證明。
組織市直部門全面梳理行政許可、行政確認等行政權力事項和水、電、燃氣、供暖、有線電視、銀行、保險、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行業領域證明事項,逐項研究簡化辦理方式,提出取消或保留替代意見。堅持“法無規定一律取消”,嚴把證明事項源頭關口,對凡是沒有列入全省統一證明事項通用目錄清單,也沒有濟南市地方性法規為依據的證明事項,一律予以取消。出臺《濟南市市直部門證明事項實施清單》,明確自2020年10月1日起,全市各級政務服務部門對未列入清單的事項一律不得索要證明,確保沒有法定依據的一項不多,有依據有需要的一項不少。
二是推進轉變辦理方式,實現群眾辦事無需提交。
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以“法有規定無需群眾提交”為原則,凡是能夠通過數據查詢、部門核驗、告知承諾、網上開具、部門代辦等方式實現證明目的的,一律轉變辦理方式,變“群眾跑”為“數據跑”、“部門跑”,不再要求群眾和企業提交。開通山東省政務服務網濟南站點、泉城辦APP“證明直通車”功能,實現高頻證明“網上辦”、“掌上辦”。深度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人臉識別等信息技術,共享數據資源1萬余項,開放數據2500余萬條。
三是建立健全配套機制,實現改革成果惠及于民。
建立清單管理、動態調整、部門核驗、責任追究和容錯免責等一系列相關配套管理制度,為改革創新、擔當作為提供制度保障。全面推開告知承諾制度,除直接關系國家安全、人身安全、重大財產安全、生態環保等事項外,其余證明事項全部納入告知承諾范圍。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受群眾和企業監督。對實施清單執行不力,擅自要求群眾和企業提交證明、“變相證明”等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3、創新成效
“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共梳理明確24個市直部門共982項證明事項實施標準,其中,330項通過直接取消、數據核驗、網上開具、告知承諾、部門代辦等方式辦理,493項由公民和法人自持法定證照和憑證辦理,不再要求群眾和企業提交證明,實現了提供證明的責任由“百姓之肩”換到“政府之肩”。證明事項清單實施以來,全市已減少群眾和企業提交各類證明材料5000余件,“無證利民”成效初顯。該做法被人民網、大眾網、舜網等媒體重點關注報道。
歷下:畫好基層社會治理最大同心圓
“大爺,您別害怕!我是社區的網格員,咱們現在往醫院走著,馬上就到了!”5月18日早,歷下區文化東路街道文化東路社區第五網格專職網格員趙瑩在途徑歷下醫院時,發現一位老人受傷倒地。他迅速聯系附近醫院,全程陪同老人就醫,直到老人子女到達,確認老人身體無大礙后才放心離開。
“居民的事兒就是自家的事兒!這是網格員的責任,也是正能量和愛的傳遞。”在歷下區,像趙瑩一樣的網格員還有很多。今年,歷下區開全市之先河,面向社會招聘專職網格管理員910名,于5月中旬全部上崗。他們在小小的網格中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讓矛盾問題在一張網中得以有效解決,齊心奏響了歷下基層社會治理的“同心共筑曲”!
建設全省一流城區,盤活基層社會治理是重中之重。歷下區把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正在開展的“九大攻堅行動”重要一環,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為基礎,以服務管理為重點,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把精細精準精致的目標追求落實在網格化服務管理各個方面,以小網格破解“大難題”,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走在“五個濟南”最前列筑牢民生根基。
1、科學統籌建強隊伍 實現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近日,舜井社區專屬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了解到轄區一家企業遇到登記注冊方面的困難,不知如何辦理。在企業一籌莫展之時,專屬網格員聯系社區和街道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把一份詳細的“辦理指南”送到了企業手里,幫助其解決了實際困難。在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像這樣的事例有很多。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歷下區為50個規模較大的商圈、商務樓宇等專屬網格配置了專職網格管理員,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幫助企業有效化解難題。
為將網格化服務管理落到實處,歷下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成立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明確街道、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人職責,統籌抓好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
為實現“多網融合、一網覆蓋”,歷下區整合13個職能部門在街道、社區、村(居)設立的業務管理網格,全區統一劃定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管理網格1214個,將人、地、事、物、組織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同時,不斷強化網格化服務管理隊伍配備,按照“基礎力量一員一格、專業力量一員多格、聯動力量一格多員”的要求,設置網格指導員、網格長、專職網格員、網格信息員等基礎力量,區直部門和街道下沉的各類科所隊員作為網格專業力量,合理分配到統一劃定的網格中,按照“統籌協調、管理有力、聯勤聯動”的原則,全部參與到網格化社會之治理中。目前,全區網格隊伍各類人員達7548人。
2、“互聯網+”智能管理 “中樞”調度高效解民憂
在龍洞街道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墻壁上社會綜治網格體系架構一目了然,一部部電話、一臺臺電腦記錄著街道為民服務的軌跡。
龍洞街道將巡查發現、12345市民熱線等7個事件來源渠道進行有效整合,統一上報到街道社會治理指揮中心,經中心分析研判后,作出向區直部門吹哨或下派二、三級網格處理的指令,相關責任主體第一時間將落實處理情況反饋至指揮中心,從而形成事件發現、交辦、處理、反饋的有效閉環,及時有效化解基層治理難題。
據了解,為進一步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效率,歷下區探索網格化服務管理智能化,充分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技術,探索建設歷下“互聯網+社會治理”信息化服務平臺和13個街道分平臺,推動網格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將網格劃分、力量配備等全部納入平臺,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各類問題在第一時間發現上報,在最短時限內解決,促使社會治理科學化、精細化、品質化水平不斷提升。
3、品牌驅動規范運作 打造網格化服務歷下模式
最近,泉城街道轄區的居民們每天都會看到身著藍色馬甲,佩戴紅色臂章的網格員忙碌的身影,他們奔走在街角巷陌,耐心細致為民解憂,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如今,“紅臂章”“藍領衫”已經成為了歷下區網格員的專屬標志,社區居民和轄區商家遇到難題,第一時間總會想到找“紅臂章”們幫忙。“紅臂章,在您身邊”已成為歷下區網格化社會治理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品牌成就影響力,品牌塑造行動力。為加快推進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歷下區著力打造“紅臂章”網格化品牌,統一設計網格員標識、臂章、服裝、旗幟,譜寫網格員誓詞、網格員之歌,展現網格員良好精神風貌和隊伍形象,不斷增強網格的引領力、感召力、凝聚力。同時,鼓勵基層創新,推出龍洞街道“行走龍洞”、文化東路街道“同心格”等一批叫得響、成效實的網格化社會治理品牌,延伸了社會治理工作觸角,拓展了網格服務內容,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探索出了有效途徑。
同時,歷下區還健全考核機制,制定《網格化治理工作的考核標準(試行)》,將網格化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內容,每月對各街道網格化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推動工作落實。制定《專職網格管理員管理指導意見(試行)》,對巡查軌跡、信息采集等智能監管,倒逼網格員履職盡責,真正將網格化服務落到實處,實干為民。
長清區法院:利用搬家公司敲詐群眾的“套路搬”惡勢力團伙被“一鍋端”
2019年5月至9月,被告人王兆飛在網絡平臺發布搬家業務廣告,與聯系搬家的客戶約定較低價格以承攬業務,并將業務信息轉給被告人李承利、王瑩瑩等人以獲提成。李承利糾集被告人劉少榮、王世濤、李世民等人交叉結伙作案,在搬家過程中將被害人的家具、物品裝車后,以不給錢不卸貨或者將貨拉走相要挾,坐地起價,向被害人索要高額搬家費用,在濟南市長清區、市中區等地交叉結伙作案31起,敲詐勒索數額68440元至3500元不等,逐步形成了以李承利、劉少榮為糾集者,王兆飛、劉振群、陳生超等人為成員的惡勢力,以及以張猛為糾集者,王兆飛、王瑩瑩、蘆肖等人為成員的惡勢力,在搬家行業內以軟暴力手段從事敲詐勒索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濟南市長清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劉少榮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十三萬元,對被告人李承利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九萬元,對其余被告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九個月至拘役三個月不等,并判處相應罰金。對被告人劉少榮等人作案用廂式貨車二輛、手機十七部、廣告貼予以沒收。責令被告人劉少榮等人退賠各被害人的經濟損失。
平陰:探索“一核五治”鄉村社會治理新路徑 破題掃黑除惡“后半篇”文章
平陰縣安城鎮東毛鋪村,是平陰山水水泥公司駐地村。2017年,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掃黑除惡打霸治痞”專項斗爭后,平陰縣委果斷出手,一舉打掉了把持村級政權,稱霸一方的張學文惡勢力犯罪集團。為做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后半篇”文章,創新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平陰縣在東毛鋪村探索推進“一核五治”社會治理創新,經過三年努力,推動東毛鋪村逐步實現了由亂到治、由治到興和長治久安,走出一條彎道超車的鄉村之治新路徑,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一個可學習、易推廣、能復制的社會治理“東毛鋪模式”。
1、主要做法
“一核五治”的要義,是以東毛鋪村黨支部為領導核心,推進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激發內力、凝聚合力、系統集成、共建共享,推動東毛鋪村由亂到治、由治到興,計劃2020年建立成熟定型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社會治理新機制,三年內打造成為市級以上的鄉村振興和法治建設的示范樣板村,走出彎道超車的社會治理新路徑。
(一)一“核”領導
在東毛鋪村的所有村級事務運轉中,始終不渝地強化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筑牢黨建主陣地,確保村黨支部成為組織核心、思想核心、決策核心、行動核心。2018年初村“兩委”換屆,縣、鎮靠上幫包指導,選強“領頭雁”,配齊村干部,政治素質高的復轉軍人葛方建全票當選村支部書記,打造“黨建強、本領強”的好班子。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力,改造提升黨建陣地,完善村級組織功能,打造成為帶領村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硬核堡壘”和“定海神針”。
(二)五“治”融合
一是“政治”強統領,凝聚治理合力。
堅持以“黨建帶社建”,在全村開展“三亮三增”活動——支部掛牌亮核心、增強向心力,干部掛牌亮身份、增強號召力,黨員掛牌亮承諾、增強先鋒模范作用,形成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群團組織為紐帶、社會組織為依托的基層群眾工作體系,真正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優勢。建立“黨建+N”工作模式,黨員干部和優秀團員包掛網格(胡同)、項目、貧困戶、幫教對象,推進黨建e平臺、智能公章系統正常應用,村級事務順利運轉。
二是“法治”強保障,增強治理定力。
深化政法干警下基層“與法同行”活動,定期開辦法治大講堂,培養“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打造法治驛站、法律圖書角,統一規劃設置村主要街道門頭牌匾,書寫“法安天下、德潤民心”等法治文化標語,打造法治宣傳一條街,讓群眾時時處處學法,學法知法用法守法成為村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村法律顧問主動融入村級事務管理,積極為村集體重大決策、重要合同“診脈把關”,幫助基層群眾、困難群體“依法維權”。注重建立社區矯正安置幫教銜接機制,鞏固提升管控幫教效果,主動伸手拉一把,幫助原涉黑涉惡刑滿釋放人員回歸正常生活。推行“一單式+矛調超市”工作法,群眾訴求辦理流程分為寫單、辦單、評單三步走,同時從警務助理、法律顧問、網格員、威望人員組成的矛調超市中自主選擇人員進行調解辦理,確保群眾訴求有人管、規范辦、不出村。村民江某風向村里反映鄰居江某松房檐過長,導致雨水灌入庭院,影響生活,兩家關系一度緊張。村調委會及時幫助江某風填寫了“一單式+矛調超市”申請單,穩定其情緒,讓其在村里的調解超市中,挑選了信得過的調解員兼警務助理江德國為其調解、辦單。經調解,江某松出錢硬化了江某風家的屋角土地,雙方握手言和,對江德國的評單結果均為滿意。
三是“德治”強教化,促進治理能力。
平陰縣最早的地下黨組織活動、第一批共產黨員,均誕生在東毛鋪村。平陰深挖這一紅色資源,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結合道德大講堂,評選最美黨員、道德模范等精神標桿,升華全體村民的思想意識境界。同時借助好鄉賢群體的力量,以鄉賢榜樣的力量,帶動村民樹立良好家風,塑造起充滿“正能量”的鄉風文明。涌現出了參軍時天安門前受閱,退伍后志愿巡山的朱俊遠等6名老黨員日行40里路守護大山,抗疫期間最多達96人的志愿者隊伍為全體村民守夜站崗,監測卡口上入黨積極分子江國強捐了行軍床再捐電暖器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刷爆了村民的朋友圈,凝聚了全村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四是“自治”強基礎,激發治理活力。
老黨員、老干部、老族長等“五老”牽頭起草村規民約,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范制定實施,注重發揮村規民約自治功能,將垃圾不落地、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等要求融入村規民,使村規民約真正成為維護農村公序良俗、促進村民自治的“硬規范”和“硬約束”。村“兩委”推出積分制管理辦法,與全體村民福利待遇掛鉤,用小積分撬動大治理。做實做優網格,全村劃分兩大網格、18個片區,確保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抗疫期間,所有信息摸排、宣傳、服務等基礎工作,通過兩大網格、18個網格信息員,實現了即時通知到位、數據反饋。一以貫之落實“146”村級治理體系,發揮一單四議六平臺的作用,細化編織村級事務權力清單,做到村級重大事項實行“黨支部提議、‘兩委’商議、黨員審議、村民決議”的四議決策程序,用好六個運行平臺,規范農村干部用權行為,真正將農村“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推進協商民主。開展村民說事、鄉賢參事等活動,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民主氛圍。積極與山水水泥公司搭建協商平臺,倡導村企共贏,目前全村近200名群眾通過村辦勞務公司直接在山水公司工作,40多戶群眾通過維修、餐飲等服務行業間接受益于企業發展。
五是“智治”強支撐,打造治理動力。
東毛鋪村大、人多、事務雜,規范建設村級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高標準設置“四室”,打造運轉規范、指揮高效的“最強大腦”。攝像頭擴點增面全覆蓋,全部接入村綜治中心,與鎮綜治中心及派出所互聯互通,實現雪亮工程實戰化和全村社會面治安狀況“一網收盡”。深化“網絡+網格”兩網融合,網格事項全部網上辦理。研發東毛鋪村“一碼通”網格信息管理系統,登錄該平臺,網格員可以實現網格內所有居民信息一覽無余,居民群眾可以實現有訴求時一鍵直達網格員,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2、初步成效
以2018年初村“兩委”成功換屆為起點,經過近三年的探索,“一核五治”社會治理模式在東毛鋪落地生根,收到了“黑惡除、民心聚、大發展”的喜人效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黨的領導地位全面加強。
2018年初村“兩委”換屆,政治素質高的葛方建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干部10人,其中支部7人、村委6人,3人為交叉任職。通過黨員活動常態化、民主議事規范化,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全面加強。“兩委”班子雁陣拱衛,黨員干部握指成拳。抗疫時期,黨支部一聲令下,全體黨員干部義務堅守監測卡口,帶動起最多96人的志愿者隊伍;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200多人受益于企業發展;黨支部牽頭破解長期存在的新增人口沒有土地問題,279名群眾受益。現在,村民有事有困難主動找支部的多了,村級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與日俱增。
(二)黨群干群關系全面改善。
社會治理的根本之策是增進民生福祉。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始終如一地把惠民生、辦實事作為村級工作的重中之重。清臟治亂扮靚村莊,黨員干部帶頭清理河道樹株29000多棵,硬化綠化道路4800米,改廁245個,改造危房10戶,新建文體廣場3個,村莊有了生機活力。鄰村互助有口皆碑,協調破解皂火村占用東毛鋪土地修建水池問題。群眾對黨員對干部,質疑的少了,點贊的多了。
(三)安全感滿意度再創新高。
“一核五治”社會治理,使大量小微矛盾在基層化解,避免了發酵和上交,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再創新高。自2018年以來,東毛鋪村連續三年的警情分別為17起、8起和9起,案件發生率連續兩年為零,市民熱線也呈逐年下降趨勢,且均無舉報、投訴村“兩委”干部的警情和熱線。事實充分說明,要實現社會穩定,功夫要下在基層。
(四)村企共贏開創嶄新局面。
倡導“山水發展我發展、我與山水共發展”理念,黨支部領辦勞務合作社,為駐地企業配套服務,實現村企共贏。今年3月,平陰山水啟動投資15億元的三期熟料項目,包括東毛鋪在內,項目區內的283座民墳僅用25天就全部遷完,為施工搶出了1個月時間。疫情大形勢下,今年平陰山水公司業績不降反升,上半年實現產值5.35億元,同比增長10.8%。受益于企業大發展,今年村辦合作社將帶動村集體收入達到100萬元,真正實現村企合作“一家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