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正是五谷豐登的收獲季節,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師生代表來到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試驗基地,舉行該校“農業勞動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并走進田間地頭,聽專家講解農業知識、了解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科技,感受勞動者的幸福與光榮
9月29日下午,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早早地在基地等候同學們的到來,同學們看到大片的農田和豐收的糧食興奮不已。
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所長、博士劉成、作物所基地科科長司紀升,山東省農機院辦公室主任劉利明、信息中心楊化偉博士以及東方雙語實驗學校燕園校區負責人于萍共同舉行掛牌儀式。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大豆、玉米、番薯、谷子、高粱等農作物。農科專家、農學博士以及正在勞作的農民伯伯,給孩子們講解了這些農作物的歷史起源、價值用途等相關知識,還為大家演示了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方法,同學們登上無人播種機,體驗了一把小小農機手的感覺。
“狗尾巴草和谷子為什么這么像呢?”“無人駕駛的收割機怎么做到精準收割呢?”“我們平時吃的玉米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口味?”同學們圍住農科專家不停地請教起來。
一株小麥要經歷260天的生長歷程,經歷了四季的交替才能成熟,秋分過后正是播種小麥的季節,農業專家手把手交給孩子們如何松土、開溝、撒種、蓋土、踩實、澆水,把一顆顆種子撒播進泥土中。
從播種、出苗、開花、授粉、結莢、鼓粒、再到成熟收獲,大豆要經過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的辛勤勞動才能端上我們的飯桌。通過專家的講解,同學們感受到勞動者的智慧,也感受到糧食的珍貴。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注重開展勞動教育,力求理論學習和動手實踐相結合。本次農業勞動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揮灑了汗水收獲了知識,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了勞動的幸福感和光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