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4日訊 8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濰坊市推動非遺保護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有關做法。
近年來,濰坊市聚力搭建“黨建引領、傳承弘揚、聯營發展、文旅融合”四大平臺,推動非遺保護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成效顯著。
搭建黨建引領平臺,解決“誰帶頭”的問題
聶家莊非遺特色村落
發揮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探索“黨建+非遺”模式。一是突出支部引領。高密市昌盛泥塑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是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實行“黨支部+合作社+產業協會”模式,現擁有黨員5名,積極分子6名,先后培養黨員傳承人31名,帶動周邊5000余名群眾就業。二是實施頭雁工程。探索“支部引領、匠人授藝、群眾參與”的人才培育模式。全市230名各級黨員傳承人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產學研實踐基地進行技能培訓,全方位培養復合型全能人才。三是堅持支部培養、導師幫帶。實行把民間藝人培養成非遺傳承人、把非遺傳承人培養成黨員、把非遺傳承人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三培養機制”。先后評選市級非遺工坊90家,其中13家擁有黨支部,黨員超過350名,培育大批非遺帶頭人。
搭建傳承弘揚平臺,解決“誰來干”的問題
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綜合傳承教育實踐基地
實施非遺人才培養計劃,破解后繼無人的難題。一是推廣帶頭人制度。通過評先樹優和經費扶持,鼓勵鄉村非遺項目帶頭人進行技藝傳承、技術培訓。建立各級規范化非遺傳習所110余個,實施“百鄉千人培訓計劃”,培養生產經營人才和技術骨干6000余人。
由“傳習中心”設計制作的楊家埠大觀園春節民俗文化燈會燈組
二是構筑階梯式人才培養機制。以培訓、競賽等推動非遺隊伍職業化發展。目前,濰坊市共有國家級傳承人7名、省級54名、市級353名、縣級1724名、從業者10萬余名,傳承梯隊不斷優化。
搭建聯營發展平臺,解決“怎么銷”的問題
2023夏季非遺購物節系列活動在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綜合傳承教育實踐基地舉辦
建立協同機制,構建產銷平臺,解決鄉村文創產品銷路窄、從業者收入低的現狀。一是發展鄉村非遺合作社。通過傳承人+生產基地、旗艦店、線上商城等方式,已發展風箏等非遺合作組織100多個,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二是建設非遺特色村落(社區)。分類策劃培育,拓展一批鄉村產業新業態,形成一批鄉村品牌。先后培育建成高密市聶家莊等非遺特色產業村、特色旅游村、研學村60個,受益群眾超過20萬人。三是幫扶非遺企業。聯合當地銀行為非遺企業量身定制了“非遺傳承貸”,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保障。目前,已為同文堂筆莊等13家非遺企業授信2070萬元,用信1620萬元,幫助經營困難非遺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搭建文旅融合平臺,解決“路徑單”的問題
年畫研學活動
推出一批具有非遺特色的旅游線路、研學產品,活躍了鄉村旅游市場。一是打造特色非遺線路和景區。先后推出“多彩民藝、秀美山村、尋古探幽、漁鹽耕讀”四條具有鮮明非遺特色的旅游線路;打造楊家埠大觀園等40余個特色非遺景區、研學空間,每年接待游客超過2000萬人次,研學學員100多萬人次。
楊家埠大觀園全景
二是大力推進非遺進景區。以政府購買服務、旅游企業與傳承人合作等多種方式,將非遺項目植入全市23家4A級以上旅游景區內,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沉浸式感受非遺的迷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