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4日訊 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青島聯通團委積極響應號召,組織帶領各團支部于3月5日組織團員青年深入社區街道,聚焦反詐宣傳、智慧助老、網絡服務三大主題,開展“傳承雷鋒精神科技賦能志愿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聯通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贏得社區居民廣泛贊譽。
反詐宣傳進社區 守護群眾“錢袋子”
“阿姨,接到陌生電話要求轉賬,一定要先聯系家人核實!”在青島市嶗山區翡翠云城小區,青年志愿者小王手持宣傳單,耐心講解防騙口訣,并現場演示“國家反詐中心”APP的舉報和預警功能。
活動現場,青島聯通嶗山團支部聯合社區網格員設立“反詐宣傳流動站”,通過“案例剖析+互動問答”形式,用通俗語言揭秘“冒充公檢法”“刷單返利”等高發詐騙套路,發放宣傳手冊,指導居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向居民揭秘“冒充公檢法”“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等高發詐騙套路。“這種‘接地氣’的宣傳方式,讓我們更能提高警惕性了。”居民張阿姨連連稱贊。
除線下活動外,青島聯通還發揮技術優勢,推出“反詐知識線上課堂”,通過微信公眾號、社區微信群推送反詐短視頻、情景劇。同時,志愿者團隊與社區合作建立了“反詐聯絡員”機制,定期收集居民反饋,動態更新宣傳內容,形成了“線上+線下”立體化宣防體系。
智慧助老暖人心 服務“不停機”
“以前用手機只會打電話,現在學會了提前掛號,以后看病可方便多了!”在市北區臺東營業廳的“銀齡課堂”上,72歲的李奶奶在志愿者指導下,第一次獨立完成線上掛號。
在市北區臺東營業廳和開發區香江路營業廳,青島聯通青年志愿者化身“數字導師”,為老年人量身定制教學方案,從智能手機基礎操作入手,詳細講解語音通話、視頻通話、掃碼支付、線上掛號等功能,以“一對一”“手把手”教學,幫助老人更便捷地與家人溝通,享受數字生活。活動期間,志愿者發放防詐宣傳資料80份,還組建了“銀齡學習群”方便老人后續交流。
針對老年人“學了就忘”的痛點,青島聯通推出“智慧助老”長效計劃:營業廳定期開設“銀齡小課堂”,設置專屬服務席位,并提供遠程指導。臺東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年輕人不僅傳授了技術,還傳遞了溫暖,讓老年人真正跟上了數字時代的步伐。”
上門測速解難題 架起“連心橋”
“李阿姨,您家網速慢是因為路由器位置遮擋信號,調整后下載速度提升到1000M了!”青島聯通數字化支撐中心的青年技術骨干組成“網絡義診小分隊”,攜帶專業測速設備,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上門網絡檢測服務。通過專業設備對網絡信號強度、帶寬速率等指標進行全面檢測,針對發現的問題,如路由器擺放不合理、網線老化等,現場制定解決方案,有效改善居民網絡體驗。
“我們不僅要修好網絡,更要讓用戶用得舒心、安心。”智家工程師趙工表示。這一服務不僅解決了居民的實際需求,更通過技術賦能拉近了企業與社區的距離。
從反詐宣傳的“精準滴灌”,到智慧助老的“長效陪伴”,再到網絡服務的“技術硬核”,青島聯通團員青年以“釘釘子精神”將志愿服務做實做細。青島聯通團委負責人表示:“學雷鋒不是‘一陣風’,我們將打造‘常態化+專業化’志愿服務體系,讓雷鋒精神融入日常。”
未來,青島聯通計劃將志愿服務與5G、物聯網等新技術深度融合,拓展“智慧社區”服務場景,同時聯合更多社會力量,形成志愿服務合力,持續推動城市文明進步。踐行雷鋒精神,“聯通紅”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