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17-02-08 15:41:02
2月5日上午,濟南市民馮先生向本報反映自己10歲的兒子因玩手機游戲購買裝備,短短的4天時間里竟然花掉了2000元。而就在前幾日,本報剛剛報道了市民鄭女士10歲的兒子春節期間用手機玩游戲4天花掉了2萬多塊錢。
PC互聯網時代,防止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已經有很多措施,比如網吧要審核身份信息等。但到了移動互聯時代,怎樣防止孩子沉迷于移動端游戲?面對這樣一個新課題,有專家呼吁,除了家長把控、學校教育,游戲運營商應通過技術性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
【事件】購買游戲裝備4天花了2000元
“我昨天本想在淘寶上買書,可是等到用支付寶支付的時候,突然提醒我余額不足。”馮先生稱,“我心想怎么會余額不足呢,支付寶是和工商銀行的卡綁定的,卡里明明還有2000多元錢。”覺得不對勁之后馮先生趕緊去銀行查賬單,一查發現自己2000多塊錢竟然是被網絡游戲公司給收走了。之后,馮先生就回家問孩子怎么回事,才得知孩子玩手機游戲時曾購買過游戲裝備。
“我查看手機發現購買游戲裝備是從2月1日開始的,1日到4日先后購買過5次游戲裝備。”馮先生稱,“有三次都是一次性支付600塊錢,還有兩次分別是180多塊和140多塊。”
馮先生稱一開始覺得很奇怪,自己又沒告訴過兒子銀行卡和支付密碼,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后來一查才知道原來財付通有小額免密碼支付。
馮先生還告訴記者,兒子都是玩QQ游戲,因為他沒有賬號,所以都是用自己的賬號登錄。
他告訴記者,孩子平時經常在家里用自己的手機玩游戲,“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玩的,會玩的時候就玩了。”馮先生稱也不是無限制性的讓孩子玩手機,有時候會作為一個獎勵性的措施,“他不愿干什么事情的時候,你告訴他聽話可以玩手機,立馬就聽話了。”
【調查】絕大多數兒童玩手游
近日,針對這種現象,本報記者設計了一份關于“兒童使用移動端設備玩游戲情況”的問卷調查。
在參與問卷調查的100多個家長中,有86%的家長表示孩子玩過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的游戲,而沒玩過的只占到百分之十幾。
“現在家里都有手機以及平板電腦,放在那孩子肯定就會去拿。”劉女士稱。劉女士是濟南人,有一個8歲的孩子。她還告訴記者,孩子一般拿手機不是看視頻就是玩游戲。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30%的孩子一有時間就會拿起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玩游戲,有17%的孩子只在周末時間玩,有20%的孩子表示只在假期玩,很少玩的孩子只占到32%。
家住在歷下區的翟先生表示,自家孩子今年4歲半,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就教孩子玩過手機游戲,“那時候小,夜里醒了哭鬧,叫他玩游戲就不鬧騰了。”
一般會在什么情況下允許孩子玩移動端設備游戲呢?35%的家長表示孩子主動想玩的時候,還有29%的家長是其他理由,有18%的家長表示有時候忙,覺得孩子打擾到自己,這時會主動讓孩子去玩,還有16%的家長在希望或者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把游戲作為給孩子的一種獎勵措施。
對于孩子玩游戲家長是如何看待的呢?26%的家長認為影響視力最好別玩,25%的家長認為玩游戲上癮,影響學習。15%的家長覺得是孩子的一種娛樂方式。11%的家長覺得玩玩可以鍛煉腦子的靈活度,4%認為玩玩沒關系,還有6%的家長有其他看法。
過半兒童一玩手游就超半小時
說起每次孩子玩手游多長時間時,劉女士稱,孩子小根本沒什么自制力,如果你不去主動制止,他會一直玩。
從問卷調查結果看,39%的孩子會持續玩30分鐘到1個小時,24%的玩15分鐘到30分鐘,15%的孩子會玩1小時以上兩小時以下,12%的孩子會玩10-15分鐘,8%的玩2小時以上。
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在玩游戲時間上,一次玩30分鐘以上的占一半還多。
濟南的王女士有一個四歲的兒子,她稱兒子每次一玩手機游戲就很入迷,不制止就玩好久,“說他不聽,不讓他玩的時候又哭又鬧,想別的辦法也沒用,只好打他兩下子才聽。”
許多父母在制止孩子玩游戲的時候都會遇上同樣的問題。調查數據顯示,47%的家長會選擇以耐心說服孩子,26%的家長會嚴厲喝止,還有8%的家長會直接將手機或者平板搶過來,只有1%的家長選擇以打罵的形式制止。還有18%的家長選擇其他方式。
高女士稱,“孩子都是跟著大人學,我和老公一般不玩手機游戲,孩子放假的時候剛跟著小姨學會的。”高女士住在天橋區,兒子今年三歲多。
如果家長不愿意孩子被移動端設備綁架,會采取什么好的應對措施呢?“轉移注意力,找他愛干的事情。”高女士稱。從我們調查的數據來看36%的家長認為應該陪孩子外出玩耍,33%的家長認為應該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18%的家長認為應該陪孩子看書,2%的家長認為應該陪孩子玩積木類的兒童游戲,還有8%的家長采取其他措施。
專家說法
游戲運營商應通過技術性手段設防
為此記者聯系了山東大學社會學系的王忠武教授。王忠武稱,處在信息發達時代,移動端設備的普及確實好處非常多,但付出的代價也大,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
王忠武稱,孩子迷上手機等移動端設備游戲,除了時代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父母影響,“很多都是跟著父母學,一些父母在家里自己就抱著手機不停的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
王忠武告訴記者,玩手游有利有弊,需要有度。但是因為兒童身心都未發育成熟,自控能力差,所以需要父母合理的把控。首先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以身作則,“好多父母在家拿著手機玩自己的,孩子就在邊上做作業,這樣孩子會覺得不公平,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你可以拿著本書在旁邊看或者看著做作業。”
第二,王忠武稱,還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干凈的信息環境,這就需要社會和家庭共同努力。“有些游戲畫面本身就不太健康,家長在孩子玩游戲的時候應該適當的過濾一下。”王忠武稱,“社會也應該多倡導網絡信息安全,對移動式客戶端游戲進行適當的把控。”
也有專家呼吁游戲運營商有更多擔當,在游戲中通過技術性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如要求玩家提供身份證號碼或相應的身份證明,同時游戲后臺應進行一些技術跟進,對連續的大額消費等可能出現的未成年人購買行為進行甄別和提醒。“這既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對游戲商家的保護。”
外地案例
貴陽一市民遭手游吸金13萬多元
記者上網搜索發現全國各地類似的事件已經發生過不少。
2月7日,據瀟湘晨報報道稱,大年二十九,寧鄉的周先生和妻子忙著準備年貨,妻子的手機放在一旁,他們8歲的兒子小明(化名)就順手拿過去玩起了游戲。大年三十,周先生發現卡里的錢少了6100多元。隨后,他查詢,得知了這筆錢的去向。原來,小明在玩“部落沖突”時,通過母親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充值。
2016年10月13日,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稱,貴陽市民賀永春把手機給14歲的兒子青青(化名)用了一個月后,與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存款少了13萬多元。經過報警、查賬等一番折騰,她才明白,這些錢被兒子通過120余筆交易,購買了3款手機游戲的道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