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4-23 22:36:04
首例國產生物降解支架植入術于2019年3月27日在山東省立醫院順利完成。這標志著山東省在冠心病介入治療領域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躋身于國際領先水平。
患者男性,54歲,因反復心絞痛10余年,曾輾轉多家醫院就診。此前,患者的心臟先后已植入支架10余枚,療效不佳。今年3月份以來,患者心絞痛癥狀突然加重,痛苦萬分。由于患者心臟上能搭橋部位的血管均已植入支架,已無法再做冠狀動脈搭橋術。患者感到非常絕望,經多方打聽,抱著一線希望,來到山東省立醫院找到崔連群教授。崔教授立即為患者安排了相關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右側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80%。因患者體內已有多枚心臟金屬支架,如果繼續植入支架,不但血管完全失去生理彈性,而且有很高的支架再狹窄發生率。經過仔細討論和縝密分析,崔教授決定為患者行冠脈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術,并做好了三套備用方案。山東省立醫院領導及心內科苑海濤主任協調人力、設備處于完好的備用狀態,手術由崔連群教授坐陣指揮,蔣世亮、孫海慧副主任醫師實施,一切準備到位后,手術于2019年3月27日12點10分開始。
由于生物降解支架類似于塑料的性質,支架的支梁比較厚,支架預載后的直徑較大。植入難度大。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切割球囊,高壓后擴球囊充分地預處理。時間在一秒一秒地過去,手術在緊張而準確地進行著。手術的每一步都凝集著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承載著患者的生命,承載者患者家屬的希望,承載著醫院領導和全國人民的重托。這手術承載的壓力太大太大。經歷了緊張的72分鐘后,一枚3.0*24mmNeoVas可吸收支架成功地植入患者的心臟病變血管內。患者心臟堵塞的血管立刻恢復了血流,患者的衰弱心臟迅速恢復了活力。患者激動地說:“我的胸口不疼了,就像打開了一扇窗戶一樣亮堂,太感謝你們了。”
業精于勤,成竹在胸。百密無疏,萬無一失。崔連群教授帶領山東省立醫院團隊,從2013年前就與美國雅培公司合作研究生物降解支架獲得成功,并為40例患者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均獲成功。之后,又參與樂普公司可吸收支架研究,成功為30 例患者植入可吸收支架,手術均獲得成功,后期隨訪效果均很理想。在這一領域,崔連群教授和他的助手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可吸收支架經過支撐期、降解期和康復期后支架完全消失,實現了血管彈性功能的恢復,完成了從“血管再通”到“血運完全重建”,降低了急性、亞急性和極晚期血栓的發生風險,使患者獲益更大。而且由于可完全降解,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后,不需要擔心未來的血管重建問題,對于可能需要的再次進行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沒有過多地影響。同時,由于不含金屬材料,生物可吸收支架不會影響患者進行CT、MRI等多項檢查,無疑為患者帶來了新的福音。
圖1.生物降解支架的照片
圖2.裝載好的生物降解支架
3圖3.專家團隊在討論手術方案
圖4.手術現場
圖5. 患者植入生物降解支架前的狹窄血管。血管腔嚴重狹窄,血流嚴重緩慢。植入生物降解支架后的血管,血管腔明顯擴大,經測量,血管腔恢復正常,并恢復正常的血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