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7-31 19:32:07
齊魯網7月31日訊 “別人都喜歡呆在實驗室里,我就喜歡呆在地里面。”
90后何石寶是西南大學的農學碩士,畢業后拒絕了“搶手”的農科院工作,卻一頭扎進了“沒人愿去”的農場,成了別人眼中的“學霸”場長。
何石寶坦言,這個“學霸”場長并不好當。“不僅家人不理解,當地農民也充滿了質疑。”
在大家的眼中,碩士下地干“粗”活,有點兒“大材小用”。但是,何石寶不這么覺得,他希望能將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現代農場闖出一片天地。
理想很超前,但是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當地人擔心我沒有經驗,管理不好這么多的土地。”何石寶不服氣,為此,在去年的小麥播種期間,何石寶與當地農民來了一場“學霸”和“老把式”的較量。
15公斤VS10公斤麥種,同種一畝地,誰能收的更多?
這樣的比拼,當地沒人相信何石寶能獲勝。
雖然何石寶按照科學的種植步驟一步步地播種、育種和施肥,甚至每天早飯都顧不上吃,5點多就趕到地里開始忙碌。但是,何石寶心里還是非常得忐忑和緊張。
沒想到,在收割后,何石寶去年撒下的10公斤麥種,就像施了魔法般意外收獲了600公斤畝產,比種了半輩子地的“老把式”足足多出了近50公斤。
這讓“老把式”既驚訝又高興。從不愿給,到主動讓,當地直接讓何石寶接管了近千畝的農田。
“白天,一份盒飯,一個饅頭,一天天在地里曬著。黑下12點,還在地里盯著,容易嗎?”當地的農民朋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何石寶卻表示,自己從六七歲就跟著爸媽去地里插秧,“自己就是喜歡呆在地里”。
“農業很有前景,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回到這片土地。”正如何石寶說的那樣,鄉村振興需要人才,“人才來了,鄉村才有希望”。
閃電新聞記者 劉暢 見習記者 劉晨 平原臺 王子達 于晶琪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